分享

我与太和殿的不解之缘(一):亲历太和殿大修

 清风322 2021-01-31

我与太和殿的不解之缘(一):亲历太和殿大修

 

20037月,我从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很幸运地被招入了故宫博物院工作。我之前参观过故宫,对这座古代的宫殿建筑群充满着神秘感和敬畏感,却不曾想到自己竟然成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员,而且所作的工作正是古建筑保护。时值故宫博物院刚启动整体维修工程,每年通过近1个亿人民币的经费投入,来完整、彻底地对部分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位于故宫C位的太和殿是故宫整体维修的最重要工程。根据计划,太和殿的大修前勘查设计、施工方案论证、施工工程开展及修缮完工,所有的工作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完工,时间非常紧迫。2003年底,我被安排到了太和殿项目组,参加了太和殿大修前的勘查与结构评估工作,平生第一次接触太和殿。

在故宫博物院内有结构力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极少,于是我很快受到了重视。我和同事们勘查发现,太和殿三次间正身顺梁出现较为严重的榫头下沉问题,且与榫头相连接的童柱卯口出现开裂(图1)。我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古建筑大木构造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查询木材相关的文献,并结合自己在做硕士论文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顺梁的力学分析模型。基于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我发现榫头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屋顶传给顺梁的重量过大,导致榫头局部受力破坏而产生。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我提供了几种可行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结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种方案的优劣。经过专家论证,工程最终采用了龙门戗支顶的方法加固顺梁(图2)。加固后的顺梁至今完好。此外,我还开展了太和殿明间藻井下沉原因分析、太和殿西山挑檐檩大挠度(弯曲)潜在危险分析、太和殿山面扶柁木支顶加固分析等多项结构分析工作,完成了数项结构评估分析报告。

1  正身顺梁榫头下沉照片

2  顺梁采用支顶法加固后的照片

2006217日,施工人员开始为太和殿搭设施工脚手架,标志着太和殿大修施工正式开始。太和殿大修俗称百年大修,因为这是自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以来,太和殿首次进行大规模修缮。修缮的内容可谓非常全面:屋顶部位主要包括重新做灰背和瓦顶(图3);梁架部位主要包括采用传统支顶方法加固开裂、变形的木构件;立柱部位主要包括采用传统墩接和包镶方法加固糟朽的柱根;墙体部位主要包括采用剔凿挖补的方法修补酥碱、断裂的砖;地面部分主要包括修补廊子内局部风化的金砖地面等。此外,整座建筑的外檐彩画重做,恢复到清中早期的合玺彩画样式。太和殿大修工程在2年后顺利完工。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有2年多的时间参与了太和殿的大修前“体检”工作,科学地分析了它的核心受力骨架的主要力学问题,提交了可行性的分析报告和加固方案,并多次在现场为太和殿“把脉”,而我的技术报告从安全角度为太和殿大修提供了重要的施工依据。

3  太和殿屋顶施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