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病例做11次核酸检测才呈阳性,到底是为啥?|核酸检测|新冠病毒

 聆听100 2021-01-31
近期,多地有关疫情的报道中
“确诊病例曾多次核酸均为阴性”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首先,你要知道——
任何一次病毒感染后的首次核酸检测检出率
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新冠病毒也不例外
导致早期检测阴性,后面才出现阳性的因素有很多:
1、检测结果主要是受病毒在病人体内的排毒水平的影响
部分新冠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早期排毒水平并不高,体内病毒浓度很低,超过了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限,导致无法检出阳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在体内的排毒水平持续增加,在后期采样检测时则呈现阳性。
2、检测结果与病程有关
早前《新闻1+1》节目中,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对此现象表示:感染者从感染病毒到开始排毒,专业上叫“强隐期”,而无症状感染者从感染病毒到开始排毒,专业上叫做“前隐期”,也可以叫实验室检测筛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期间,检测很多次都可能检不到阳性,但到前隐期末就会检出阳性,“这个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检测结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采样部位、采样量、样本保存、运输条件以及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等。不过,为指导各医疗机构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国家印发了《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以进一步规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标本采集、标本管理、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等工作,保证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
所以,在出现病例后,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反复多轮检测更显得有必要。这也是对初次检测阴性的疑似病例,仍需按照诊疗方案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严格观察的原因。
市民:会不会有很多病例因为早期检测阴性而导致漏诊呢,好怕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解读核酸检测结果,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或)流行病学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又有临床症状,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不能简单地判定未感染。此外,新冠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也可作为疑似患者筛查的有效补充。广大市民无需恐慌!
相关阅读
福建核酸检测价格下调
1人1检测降低至每人次80元
近日,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调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临时项目价格。该通知自2021年1月5日起执行。
从2020年3月起,我省前后四次下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新冠病毒核酸1人1检测项目价格由原来的每人次95元降低至每人次80元
新增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和5混1检测项目价格:
10合1混采检测每人次15元
5混1检测每人次30元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和5混1检测适用于相关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大规模人群快速筛查时收取。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收费项目为疫情期间临时收费政策,疫情结束后自行废止。
来源:广东疾控、福建医疗保障
编辑:糙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