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力老师:我坚信,我们都能到达心中的那个“彼岸”!

 昵称60624765 2021-01-31

如果问我历史上最喜欢那个年代,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大航海时代,在那个充满了机遇,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危险的时代,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也造就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我来自全世界最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但是我一直都对大海充满了向往。

只要心中有方向,

永远都可以抵达彼岸

在去南极的旅程中,我们经历了这一生最刺激的旅行,度过了全世界风浪最大的德雷克海峡,让我最难忘的是在这次航程中遇到的一位传奇的船长。

这位船长爷爷长得有点像《泰坦尼克号》里面的那位船长,所以在第一天登船的时候,我心里就莫名地有点儿慌张,因为这次是跟我心爱的人一起出来旅行,我可不希望在这艘船上变成“凄美的绝唱”。

但是当他说自己有40年的航海经验的时候,我就一下子就放心了。船长平时工作很忙,但是他在旅行中安排了一天的开放日,大家可以去船长室里面参观。

得知可以进船长室,我无比激动,虽然也许我老婆不知道我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亢奋。在我脑海里想象的船长室应该像电影里面那样有那种巨大的轮舵,应该还会有这个大副在叫喊着“左舵!”。

结果没有想到,进去之后我发现人家船长其实在那坐着啥都不用干,只需要观察四周的方向,而大副在用iPad指挥船前进的方向……

工作人员看我的表情仿佛就在跟我说:没想到吧?咱们现在已经变得这么先进了。

虽说船内的设备让我有一点点失望,但是跟船长短暂的聊天却让我印象深刻,船长跟我们几个参观的人说:

“亲爱的朋友们,我和大家一样,年轻的时候也总以为人生的一切都是规划好的,我在芬兰出生长大,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因为水手,但是长大以后才发现,跟行走在路上的旅行相比,人生其实更像一场航行,因为并没有任何人会给你规划好道路,而在航行过程中却能够体会到那种最原始的冲动。

我后来想,这船长说的话太对了,我们所有人都觉得人生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所有的线路都已经规划好了,每一两公里都会有一个里程碑,最终跑完42.5公里。

这样的人生当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如果你把人生当做是一场马拉松,当作线路规划好的,非常按部就班的目标来使前进,可能就失去了很多人生乐趣。

但是,如果你能把人生看做是一场航行,不管往哪个方向前行,最终能抵达目的地就OK了,即使在海上短暂的迷航也不用彷徨,只要心中有方向,永远都可以抵达彼岸。

没有长期目标,

我们就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我们可以把人生当做是在大海上的航行,可能我们就没有那么焦虑,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即使像泰坦尼克号那么大的巨轮在海上航行,也只不过只是一叶方舟,随时都会被大海淹没。

人其实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把目标定得再清晰,最终可能还是会有大风大浪影响我们未来的方向。

但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可以做两种选择,一种是随波逐流,把一切主动权都交还给大环境;

另外一种,就是选择自己去掌舵,去和风浪搏斗,与大自然共处。

相信我的读者或多或少应该是第二种人,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将命运抓在自己手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生的终极目标。

这终极目标就像灯塔一样,也许不一定能够迅速给我们指明方向,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灯塔,没有这个终极目标的话,哪怕导航设备再精良,我们都只能在海上随波逐流。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很多人一生中最最迷茫的阶段是上大学之后,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几年,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到大学都好像是在进行人生的马拉松,就是在跑一个阶段,跑一个里程碑,一圈一圈地跑,然后在大四毕业的时候,到达了一个岔路口。

有的人选择面朝大海开始真正的航行,有的人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海上的风浪,还需要再跑去一圈马拉松。

这些人可能是逃避式地考研,甚至有的人逃避似的读博,但这里我不反对那些真正为了探索大海而去读研或者读博的人,但是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很多人就是在逃避。

为什么20-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最迷茫的,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跑马拉松的模式调整成去航海的模式。

当然,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敢开始自己的航行,一直就在岸边等着,有些人可能继续选择一直在岸边走非常稳妥的路……

不管怎么样,希望我们都能有一个人生中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大到改变世界,为祖国效力,小到让自己家人生活幸福,让自己身边的人能够感到温暖……

这些长期目标都是有意义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长期目标并不是短期目标简单的叠加,而我们的人生其实并不是线性增长的,很多时候大部分的成长都是非线性成长。

非线性成长的核心就是要在某个有长期远大意义的事情当中,取得一次偶然的突破。

比如,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当你明确了某一个方向以后,一开始可能会行驶的比较慢,甚至有风浪让你偏离航向,但最终我们总会到达彼岸。

所以,简单地将短期目标叠加并不等于长期目标,而有一个长期目标会更有好处。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一开始没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或者说一个具体的长期目标而感到焦虑,因为毕竟很多时候这个长期目标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鲁迅也是开始学医,后来才发现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才决定弃医从文,但他最终的长期目标都是救人,只不过一开始是用学医的方式,后来决定用写文章的方式。

这么看来,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一个长期目标,那个深藏在我们内心中的,那个始终在深夜里让我们辗转反侧的东西,那些让我们白天起床的理由……

如果现在没有这个长期目标也没有关系,慢慢找;如果自己找不到,那就多和那些有长期目标的人聊,说不定自己就能够在某个瞬间找到自己长期终极目标。

抱最好的希望,

做最坏的打算!

那么,当我们有了这个长期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当前的大环境到底是怎样。

就好像当我们在大海上确定了大概要往哪个方向行驶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让这艘船适应风向,我得知道现在海洋是风是往哪个方向吹,但不应该是风往哪吹你就往那儿跑,而是利用这个风向,让自己更好地到达自己的彼岸。

对于我来说,自从我父亲意外去世后,我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影响到更多人,于是我选择成为一名老师。

后来发现当线下课的老师影响力会比较少,于是我希望在线上授课,当知识付费的风刮起来之后,我又开始做知识付费类似的工作;短视频兴起后,我也希望结合短视频来吸引更多人……

我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影响到更多人,但我利用了时代的红利去打造这个目标,我相信很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可能都是一样。

马斯克很早之前就说过,他的终极目标就是希望人类在多个星球能够生存,这个终极目标当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是通过一项技术一项能力去慢慢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有了大方向,然后我们就要知道该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帆。

其实还有一类目标最容易被我们忽略——我们要有改变的世界大目标,但同时我觉得还有一个及时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小目标。

那个船长说过,很多时候他是没有办法预测明天的天气,但他绝对可以预测船上哪一个设备会坏掉;他不能预测水流的方向,但是他可以预测某一个船员他接下来的表现会怎么样。

所以当我们朝着那个终极的人生目标去前行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及时调整,每一天,每个月都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对内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说要立刻有回报,要明天就改变全世界,而只是为了能够一点点改变自己。

比如,在接下来的21天,尝试着每天早起;在接下来的60天,尝试着每天喝三升水,当我们完成这些微小的目标,绝对会让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也会让自己一点一点地获得最终的成功。

最后,我想再跟大家聊聊我的这次南极旅程,我们最后从南极大陆返程的时候其实遇到过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况,是因为天气比较寒冷,海面有可能会全部冻成冰,虽然我们原本是计划要多玩两天的,但是不得不提前回来。

在返航途中,我们的船很多次都离海上的浮冰非常近,差点被撞到了,但是那个船长非常的冷静。我问船长:“你怎么这么冷静?万一我们的船真撞了怎么办?”

我以为这船长会跟我讲一些特别牛的故事,说一说自己曾经冒险的经历,但是他后来只是说:“小伙子,其实我早就已经计算好了最坏的情况会怎么样,已经提前跟周围的三艘船都打了招呼,也给管理局进行了报备,如果遇到最差最危险的情况,大概会有几个不同的救援队回来救我们……所以你们看起来非常危险的事情,对我这种高手来说,其实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所以,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终极目标,知道自己要去为了做到最好去努力,但是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彻底崩溃。

我经常会把一句话写到我的笔记本上:

“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世界如此复杂,我们化繁为简,所能做的也不过抱着最好的希望,去做最坏的打算,而我就是在不断地告诉自己,朝着最好的目标去努力,但是要做好最坏打算。

而我,始终坚信,做好这一切,我们都能够到达——

心中的那个彼岸。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你觉得能实现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