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缓(阴)

 牧牧970 2021-01-31

​缓(阴)

缓脉,去来小快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柳梢(滑伯仁)。缓脉在卦为坤,在时为四季,在人为脾。阳寸、阴尺,上下同等,浮大而软,无有偏胜者,平脉也。若非其时,即为有病。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不微、不弱者,即为胃气。故杜光庭云: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贤推定五般土。阳土须知不遇阴,阴土遇阴当细数。详《玉函经》。

『体状诗』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相类诗』见迟脉。

『主病诗』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浮沉大小区。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者蹒跚足力迂。浮缓为风,沉缓为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虚,缓弱气虚。《脉诀》言:缓主脾热口臭、反胃、齿痛、梦鬼之病。出自杜撰,与缓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