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双缝实验与易学的几个相关概念

 gm63 2021-01-31

 经典的杨氏双缝实验(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Thomas Young1773—1829

双缝实验最先是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设计与研究成功的。1801年,为了了解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动,他设计了杨氏双缝实验。上图是实验的示意图。光源在上边的狭缝处发出光波,同时到达中间两个狭缝,根据惠更斯原理,这两个都可以看成波源,它们发射出子波,在空间两子波相遇处振幅叠加,到达屏幕F处显示出来的是光强。由於光强与振幅平方成正比,因此在屏幕F上能看到明暗相间的条文,这些条文称为干涉条纹。

量子双缝实验与易学的几个相关概念

量子双缝实验与易学的几个相关概念

量子科学家用双缝实验证明电粒子具有旁通性,可以同时穿越两个孔洞,一分为二。

能一分为二的特性是易学上阴爻的特性。阴爻一画分为两段,表现的是偶性,偶为双,就是双通性。易经说:“坤含万物而化光”,光子化光的特性与坤化光的特性是相同的。坤之所以能化光的特性是因为旁通性,因为有旁通所以坤为偶数。易学上阴数为偶,阳数为奇数。阳爻一条直线,是表现其奇数的特性。阴爻一条直线分为两段,是表现其偶数的特性。但是奇与偶说到底是表现有没有旁通和相杂,这是阳与阴的本质区别。

从现象来说,因为坤能化光,因此坤的时间必在北方,这是先天八卦坤之地。光是从黑暗而来,易学的子丑北方是也代表时间在夜晚。“坤含万物而化光”则能阴生阳而从黑夜变成白天。反之,乾阳不能化光,因此阳极要生阴,从白天变成夜晚。

坤含万物而化光的特性是因为其藏阴而化阳。乾化阴的特性是因为其藏阳而化阴。用太极图鱼眼与鱼之间,阴生阳,阳生阴的因果关系,就能很好的理解量子干涉现象。那么量子干涉现象就包括阴决定阳和阳决定阴——两组因果关系。阳生阴死,这是易学对阴阳的根本定义。生:出现。死:结束。如此生死就有量子概率波。

阴生阳和阳生阴,产生量子概率波的波顶与波谷。这种特性就是易学上的“乾坤定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因此先天八卦乾阳是天,处在南方尊位。而坤阴处在北方贱位。北面称臣,南面做皇帝,这种尊卑之分是由易学的天尊地卑和乾南坤北,乾王坤臣,这些易学概念定下的规矩。因此量子波的波顶是乾,波谷是坤

因为坤能含万物而化光,那是阴生阳,生阳是新生,因此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守母天下有始”。这些概念就是爱因斯坦所讲的量子纠缠具有预定性和确定性。阴生阳,现象必然会变成阳,这是预定为阴,结果就确定为阳。

上图从S1S2F,光子的传递变化用河图来理解。S1是一个孔,单个路径,这是河图的天一。S2变成两个孔,双个路径,这是河图的地二。F就是天三和地四。天一和地二是经,天三和地四是纬。经与纬十字交叉,互相影响,这种影响就是量子双缝实验得出的结论“量子干涉”。比如子午是经,卯酉是纬。易学上这四者有互相的干涉作用。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子破卯,卯破午,午破酉,酉破子。寅申巳亥,也是这样的经纬十字结构。寅申冲,巳亥冲。寅刑巳,申巳刑,申亥刑,寅申巳三刑,寅亥合。它们之间也有干涉。辰戌丑未也是如此,辰戌冲,丑未冲,丑未戌三刑,也有干涉。

这种干涉是阴阳一体产生的现象。如同太极鱼眼和鱼这对阴阳的关系一样。这种作用关系就是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即是活的又是死的猫理论”。阳生阴死,那么当阴阳协同作用,不就是即是活的又是死的?但到底是活还是死是由藏什么显什么决定的。因此薛定谔的猫理论说:需要观察者,只有观察能决定这猫是死的还是活的。那么什么样的观察决定猫是活的?什么样的观察又决定猫是死的呢?科学家没有定论,而圣人对此有定论。

《鬼谷子》说:“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六韬》说:“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夫民动而为机,机动而得失争矣。故发之以其阴,会之以其阳,为之先唱,天下和之,极反其常。莫进而争,莫退而让。守国如此,与天地同光。

圣人守之以阴化之以阳,因为阴生阳,阳为生。而阳生阴,阴为死。阴阳的靶向性不同,会决定是永生还是永死。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万物永远走向死亡败坏,因此易学预言说要:“乾坤再造”,圣经说要有:“新天新地”,因为天地的物理法则会因为人类发现生与死的奥秘而有改变。我们就能创造一个一切走向永生,不再走向永死的世界。

守阴才有这样的美好结果,所以老子《道德经》尚阴,尚柔,尚雌。《鬼谷子》如此,《六韬》也是如此概念。守阴是创造平安吉祥的观察,所以说:“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其宝固大矣;因其常而视之,则民安。易经也是如此观点:《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阳动阴静,这是守坤阴。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这一章,就是讲守雌,守黑,守辱,是人成器的关键。圣经说:要成为上帝可用的器皿,成为一个空的器物,道才能降在器中,也即虚无自心,如同空的器皿才可以装物品。圣经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降也即神降,成器是让自己的心成器,让神与自己的心合一。神是父神,是阳。阳为始,阳为生。神是自有永有的主,是第一因,第一因是始。但要得到这个因得守雌,守黑,守辱,这些都是易学坤的象。坤为雌,为母,为女,为阴,为黑,为辱。

    如此守,是因为阴生阳的靶向性具有预定性和确定性,会把我们带向无极,带向返老还童,带向朴素之德。返老还童是永生。无极是去除了太极的无常,一切苦难都会结束。朴素是德行具足,人心变善。这些,是有待科学家从量子理论中继续发现的一种物理特性——阴阳的靶向性关系。也即时间是走向衰老死亡,还是走向返老还童,不但影响命运也会影响个性善恶。发现易学的这个奥秘,能改变时间和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