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域神鹰》

 cheneh630306 2021-01-31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祝战友们,中秋节快乐!

《雪域神鹰》

文/泉志

(原汽车第77团警卫员刘志泉)

(一)出发

1979年,18岁,上线

敦煌一一格尔木一一西藏

甘青藏汽车团,援藏运输任务

算我一个。

柳园、西宁或某仓库,集结装车

七月,八月,九月,黄金季节

分梯队进发,援藏的车队象一条巨龙

搓板路,车轮与凹凸路,艰苦与磨炼交织

前行击起的泥水,溅上朵朵白云

沦陷的车轮,被战友脱下羊毛大衣,救出

(二)诱惑与考验

青藏高原,金色的八月象一个少女

阳光与红裙,蓝天与云朵,天路与雪山

现实并不乐观,官兵一齐上路

棉衣与大头皮鞋,依然一身包裹

一站又一站,紫色的嘴唇急的上火

满车白糖,是诱惑,也是考验

落差的高原,羊群象一块块移动的石头

均匀的分散在山坡草地,如诗如画

一阵狂风乌云密布

缺氧的汽车象一头牛,慢慢吞吞

被恶劣的气候拆腾的神魂颠倒

撑不住了,原地爬窝

副连长和老班长,治病救车

我的车辆紧赶慢赶,到夕阳西下

才追赶上浩浩荡荡的车队,我的战友

车上的援藏品,青一色的上海货

凤凰、大前门、牡丹,眼睛看得发瓷

高原的明月触手可及,我为车辆与商品站岗

月夜闻着雪莲花的芬芳,我与星星诉说相思

明天将到达拉萨

将满载的货物交与藏民同胞

藏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与青藏线紧密相连

厚朴的藏胞,用一步步虔诚的叩首

将身躯与灵魂,拓在令人神往的大地

车轮滚滚,这是践行忠诚的天路

向着

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

二十一个兵站,一站又一站,风雪兼程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牦牛

车队驰骋,黄沙弥漫,在搓板路旁边

藏胞脖子,悬挂着熊掌、牦牛尾巴

来吧,请掏出你枪夹里的子弹,一切归你

战友摇头,车,风一样的驶过

我枪膛里的子弹,只能用作训练与杀敌

政治合格,纪律严明

才无愧于

战士的称号

(三)永远向前

坑坑洼洼,颠颠簸簸,拚搏与坚强

车队掠过沙尘暴,战友的胃开始下垂

强烈的紫外线,将战友的皮肤撕裂

一场又一场雪崩,死神凶相毕露

780多名英雄青藏兵的忠骨感天动地

高原再高,我们永远都是打不跨的钢铁运输线

环境再苦,我们也要向党和人民递交满意答卷

高原再险,我们也要时刻让祖国感到骄傲

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

雄伟的车队在云海、在山涧、在雪山缓慢爬高

死亡之海,干旱之海,狂风暴雪象魔鬼

张开血盆大口,随时吞噬战友的意志

抛锚的军车在唐古拉山风口,换一个钢板

战友的双腿被寒流冻伤留下终身残疾

啊!青藏高原,你让生命止步

而我和亲爱的战友们却一往无前,砥砺前行

白色是慈爱,红色是奋斗,金色是信仰

青藏线上的汽车兵,向着

生命中的布达拉宫,前进

每一次征程,我的车身就多添了一条哈达

信仰的力量,驱使我们一趟又趟

来来往往

(四)高原之父

西部没有雕像,你就是西部的雕像

慕忠生一一青藏高原高之父,也是

天路之父。从2.5万峰骆驼到10辆卡车

从2000名筑路大军到1283公里青藏公路

格尔木(噶尔穆)一一望柳庄、十八间陕北窑洞

杨树林,戈壁滩上的农场,这些都是

高原之父的陕北情怀

兵城有回忆,重温将军诗:

“头枕昆仑肩,脚踏怒江头

零下三十度,夜宿陶儿久

上盖冰雪被,下铺冻土层

熊罴是邻居,仰面看星斗”

您用铮铮铁骨建成了举世瞩目的输油管线

五三O工程建成,您亲自为官兵颁发了纪念章

五三0工程建成,开创了高原地质科研之先河

您用热血铺筑了中国西部的两条大动脉:

青藏公路!青藏铁路!

虽然你没亲历2006年青藏高原的通铁盛典

但,你看到了,你不但看到,而且

也听到了,你把忠骨永远的留在了深爱着的青藏高原

男儿有泪不轻弹,将军雄风不轻言

慕将军,你永远站在这片为之奉献的高地:

望柳庄、雪水河、西大滩、不冻泉

五道梁、风火山、开心岭、沱沱河

万丈盐桥………陪伴战友,感动来人

(五)忆首长

(1)蒋荣祥

你,解放战争的军功章

只写着四个字:战斗勇敢

那时的你只有十六岁

当战友的热血

染红了你的军装

头也不回的冲向

硝烟弥漫的战场

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

你象一棵胡杨,把根深深地

静静地扎进大漠,敦煌

莫高窟、七里镇、玉门关

目睹你,带领铁骑穿越青藏

你和你的汽车官兵们一起

将进口的“道奇”

换装为自己的“解放”

祁连山的积雪,是少女,更是魔王

母亲河一一党河水库,也未逃脱

五十年一遇的汪洋而绝垻

当泛滥肆虐的洪水吞噬璀璨的敦煌

你在转业的前十天,依然

指挥着千军万马,打了一场

军民团结抢险救灾的硬仗

翻阅汽车兵史册的壮丽画卷

在敦煌、在七里镇、在官兵、与

敦煌人民心中,都能记得

一个汽车团老团长的名子:蒋荣祥

(2)王致远

跟着慕中生将军

踏入茫茫雪原

住着象延安窑洞一样的营房

过着“早穿棉衣午穿纱

抱着火炉吃西瓜”的生活

你高大魁梧的身躯

是山东人厚重挺立

黝黑的皮肤粗犷如画

把军人的钢强,淬火为

高原的虔诚

盘腿座在床头,我听你讲

爬雪山过草地,马帮铃铛挺进西藏

前方战斗传捷报

后方雪域飘红旗

喜!喜!喜!

一生志高远雪域雄鹰一往无前

终身献高原铁骑驰骋英雄丹心

手捧雪莲花敬英雄

格桑花遍地献忠魂

在梦里,看见你

浩荡铁骑鸣长笛

雪寒化悲泪

英明铸丰碑

三界之外云与路

战友永远是手足

(3)张啸峰

青海湖,日月山

戈壁红柳孜乐天

赤诚耿耿报祖国

青春年华如长烟

忠心守边关

云岗旁,卧虎湾

磨砺重振一身胆

德能勤绩挑一肩

叱咤风云艺当先

后字“二五三”

军人身,定无所

海河之滨故事多

汽训大队育英才

军交学院谱新歌

曲弯不言说

————————————————

编辑:青藏线老兵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