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厨房用品,不锈钢产品便于清洗,价格又不贵,而且不易生锈、储存方便,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器皿工具。 但近年来,随着不锈钢餐具的需求量增大,一些劣质产品也出现在市场上。 劣质不锈钢餐具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如何鉴别挑选优质不锈钢产品呢? 不锈钢,也叫不锈耐酸钢。顾名思义,它既不会像普通钢一样生锈,也能耐得住酸碱盐等化学介质腐蚀。

不锈钢材 来源丨搜狗百科 不锈钢主要由铁、铬、镍组成,还有少量的碳和其它微量元素。 不锈钢“不锈”和“耐腐蚀”的秘诀在于其含有一定量的铬。铬与其他元素一起在不锈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材料与空气的接触。这层膜特别薄,透过它可以看到钢表面的光泽,所以不锈钢看上去总是很亮。 有趣的是,即使不锈钢的表面遭到破坏,裸露部分会和空气中的氧反应,进行自我修复,重新形成'富铬钝化膜'。这就是不锈钢餐具不易生锈且耐酸碱的秘密。 
来源丨爱装网 不锈钢按材料组织结构分为三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三种不锈钢因铬和镍含量不同,所以耐腐性大小和应用类别也不相同。 我们熟悉的304不锈钢就属于奥氏体不锈钢,也叫18-8钢,意思是含铬量18%、镍8%,多用作普通厨房餐具;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还有316不锈钢,它的含镍量比304更高,碳含量更少,耐腐蚀性也更高,添加了钼元素,当然成本也更高,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外科手术器材等。 
来源丨知乎 所以,不锈钢虽好,但也不是随便找来块不锈钢都能用来制作餐具炊具。 我国对于与食物直接接触的食品级不锈钢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符合国家强制标准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的不锈钢才能被称为食品级不锈钢,该标准对不锈钢产品中的砷、镉、铅、铬、镍五种重金属的在特定测量方法下的迁移量上限做出了限制。 
来源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劣质不锈钢容易析出超量的重金属元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例如,过量的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并且会引发呼吸系统病变,出现水肿、出血的现象,更有引起癌症的风险;铬在人体的蓄积也会导致腹泻和腹部不适,引起人体过敏性皮炎或湿疹;铅中毒会对身体内的很多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面对市场上品种琳琅满目、质量良莠不齐的不锈钢餐具,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很重要。 不锈钢碗 来源丨某购物网站 >>>>查看外包装是否标注材质和钢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规定:不锈钢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注不锈钢类型,即不锈钢种类和牌号。例如304或430等不锈钢牌号。
建议不要选择标有“优质不锈钢”、“高级不锈钢”等语义含糊不清的产品。 >>>>不要相信“用磁铁检验真伪”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称,304等奥氏体不锈钢是无磁或弱磁性的,因此可以用磁铁来检验真伪,可以被吸铁石吸起来的则是劣质产品。其实,不锈钢可能会因冶炼造成化学成分波动可能出现磁性,但这不能认为是冒牌或不合格。 >>>>看外面是否有瑕疵 选择表面呈现哑光、光滑光洁、色调柔和且无缺陷的产品。 >>>>购买正规产品 不要贪图小摊小贩手中的那些价格低廉的“不锈钢”制品。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高质量的不锈钢产品本身生产成本就比较高。
地摊上的那些几块钱的东西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那些轻飘飘的不锈钢产品。 在挑选好合适的不锈钢产品后,也不可认为是万事大吉了。即使是质量合格的不锈钢产品,使用不当的话也是有可能造成产品寿命缩短和重金属离子析出等安全问题。在使用不锈钢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可存放醋、盐等
不锈钢餐具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液体,也不宜盛放橘汁之类的酸性果汁,因为这些食品中的电解质可能与餐具中的金属元素发生反应,破坏钝化膜,易溶出有害金属。 >>>>不可熬制中药
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加热时可能与餐具中的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有毒物质。 >>>>不要用强碱性洗涤剂清洗 例如小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这些强电解质会与金属元素发生“电化学反应”,溶出有害元素。 >>>>避免空烧 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的老化、脱落,使其使用寿命缩短。 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对待每天都要接触的不锈钢炊具和餐具时要格外上心,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在平时使用时也不能过于随意,保护好这些不锈钢厨具,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点击图片查看:火遍全网的“安瓶”是智商税吗?为什么像护士注射用的小玻璃瓶? 点击图片查看:贴上就能信号满格?“手机信号增强贴”是黑科技还是“黑”买家? 点击图片查看:两个掏鸽子窝的工程师,竟误打误撞得了诺奖!|小球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