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词牌格律及名篇集锦一、“祝英台近”词牌简介 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燕莺语”“宝钗分”“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始见于《东坡乐府》,元高拭词入“越调”,此调大概是源自唐宋以来民间流传的歌曲。辛弃疾词有“宝钗分,桃叶渡”句,名《宝钗分》;张辑词有“趁月底重修萧谱”句,名《月底修箫谱》;韩淲词有“燕莺语,溪岸点点飞绵”句,名《燕莺语》。 祝英台是指人们熟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人物。相传东晋穆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一起上学三年,二人情同手足,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一直不知道祝英台为女子。毕业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为女子,前往求婚,但祝英台已经被许配郧城(今浙江宁波鄞州区)马文才。梁山伯心情忧郁而死,葬于郧城西清道原。次年,祝英台嫁马文才,驾舟经过梁山伯墓,风涛阻舟不能前。祝英台登岸在梁山伯墓前痛哭,忽然间梁墓裂开,祝英台跳入墓内,梁墓随即闭合。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作蝴蝶,成双成对地飞舞而去。丞相谢安听说后,奏封义妇冢。“近”:是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又称为“近拍”,是将旧有的曲调,另翻新腔,其长短、字数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因此,调名本意即为歌咏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一种“近拍”形式的杂曲。调名本意也决定了此调宛转凄切的格调。 祝英台近以程垓《祝英台近·坠红轻》为正体,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主要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等。 二、祝英台近格律说明 祝英台近词牌句读格式比较统一,都为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前段句式结构为“三三五、四五、六四七”,前两个三字句,格律为“仄平平,平仄仄”,通常用对仗。后段句式结构为“三六五、四五、六四七”。前后段第八句的七字句都为上三下四句式。 各家的不同在于押韵的多少和位置,还有一体为押平韵。另外祝英台近忌用入声部韵。 (一)正体格律及例词 正体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以程垓《祝英台近·坠红轻》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坠红轻,浓绿润,深院又春晚。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睡起厌厌,无语小妆懒。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可堪三月风光,五更魂梦,又都被、杜鹃催攒。 仄(平)[仄]。 怎消遣。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人道愁与春归,春归愁未断。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闲倚银屏,羞怕泪痕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断肠沈水重熏,瑶琴闲理,奈依旧、夜寒人远。 《钦定词谱》:吴文英“剪红情”词、“问流花”词、“采幽香”词,张炎“水西船”词,汤恢“宿酲苏”词、“月如冰”词,李彭老“杏花初”词,俱如此填。若史、韩、张、刘、辛、岳六词之押韵异同,陈词之另押平声韵,皆变格也。 (二)变体一格律及例词 变体一为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此体与程垓词句读等相同,仅前段第七句押韵与程词不同,比程词多押一韵。以史达祖《祝英台近·柳枝愁》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柳枝愁,桃叶恨,前事怕重记。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红药开时,新梦又溱洧。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 仄仄仄、仄平平[仄]。 便老去、越难回避。 仄平[仄]。 阻幽会。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应念偷翦酴醿,柔条暗萦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可堪竹院题诗,藓阶听雨,寸心外、安愁无地。 苏轼“挂轻帆”词,黄机“试单衣”词,张炎“路重寻”词,无名氏“剪酴醾”词,都是前段第七句押韵,后段第七句不押韵,与此同。 (三)变体二格律及例词 变体二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此体句读等也与程词相同,仅后段第七句押韵与程词不同,后段比程词多押一韵。以韩淲《祝英台近·寒食词》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仄平[仄]。 试思忆。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 仄仄仄、平平平[仄]。 却又在、他乡寒食。 王嵎“柳烟浓”词,高观国“拥红妆”词,李彭老“杏花初”词,俱于后段第七句押韵,而前段第七句不押韵,与此同。 (四)变体三格律及例词 变体三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此体前后段第七句都押韵,比程词多押二韵。以张炎《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 平仄仄、仄平平[仄]。 犹梦到、断红流处。 仄平[仄]。 最无据。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 平仄仄、仄平平[仄]。 终不似、旧时鹦鹉。 张矩“柳绵稀”词,与此同。 (五)变体四格律及例词 变体四为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四仄韵。此体前段第二句押韵,比程词多押一韵。以刘过《祝英台近·笑天涯》为代表, 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 笑天涯,还倦客。 仄仄仄平[仄]。 欲起病无力。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风雨春归,一日近一日。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看人结束征衫,前呵骑马,腰剑上、陇西平贼。 仄仄[仄]。 鬓分白。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只可归去家山,无田种瓜得。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空抱遗书,憔悴小楼侧。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杜鹃不管人愁,月明枝上,直啼到、枕边相觅。 史达祖“绾流苏”词,吴文英“晚云开”词,戴式之“泛杭州”词,蒋捷“花下馆”词,张炎“占宽闲”词、“及春游”词,邵亨贞“普天云”词,皆与此同。 (六)变体五格律及例词 变体五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此体前段第二句、后段第七句都押韵。以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 宝钗分,桃叶渡。 平仄仄平[仄]。 烟柳暗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仄平[仄]。 鬓边觑。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仄仄仄、仄平平[仄]。 却不解、带将愁去。 张元干“枕霞红”词,张炎“带飘飘”词,与此同。 (七)变体六格律及例词 变体六为双调七十七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此体前段第二句、前后段第七句俱押韵。 以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 澹烟横,层雾敛。 仄仄平平[仄]。 胜概分雄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 仄平仄、平平平[仄]。 正霜鬓、秋风尘染。 仄平[仄]。 漫登览。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仄仄仄、平平平[仄]。 历历数、西州更点。 赵长卿“记临歧”词,张辑“客西湖”词,无名氏“倚危阑”词,与此同。 (八)变体七格律及例词 变体七为双调七十七字,前段八句三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以陈允平《祝英台近·待春来》为代表,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 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 仄平[平]。 且衔杯。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花残后、人未归来。 三、祝英台近名篇集锦1.《祝英台近·挂轻帆》[宋]苏轼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2.《祝英台近·记临歧》[宋] 赵长卿 记临歧,销黯处。离恨惨歌舞。恰是江梅,开遍小春暮。断肠一曲金衣,两行玉箸,酒阑後、欲行难去。 恶情绪。因念锦幄香奁,别来负情素。冷落深闺,知解怨人否。料应宝瑟慵弹,露华懒傅,对鸾镜、终朝凝伫。 3.《祝英台·燕莺语》[宋]韩淲 海棠开,春已半,桃李又如许。一朵梨花,院落阑干雨。不禁中酒情怀,爱间懊恼,都忘却、旧题诗处。 燕莺语。溪岸点点飞绵,杨柳无重数。带得愁来,莫恁空休去。断肠芳草天涯,行云荏苒,和好梦、有谁分付。 4.《祝英台近·竹间棋》[ 宋 ] 张辑 竹间棋,池上字。风日共清美。谁道春深,湘绿涨沙觜。更添杨柳无情,恨烟颦雨,却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对酒相思、急似且留醉。奈何琴剑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鹃声里。 5.《祝英台近·客西湖》[ 宋 ] 张辑 客西湖,听夜雨。更向别离处。小小船窗,香雪照尊俎。断肠一曲秋风,行云不语。总写入、征鸿无数。 认眉妩。唤醒岩壑风流,丹砂有奇趣。羞杀秦郎,淮海谩千古。要看自作新词,双鸾飞舞。趁月底、重修箫谱。 6.《祝英台近·枕霞红》[宋] 张元干 枕霞红,钗燕坠。花露殢云髻。粉淡香残,犹带宿酲睡。画檐红日三竿,慵窥鸾鉴,长是倚、春风无力。 又经岁。玉腕条脱轻松,羞郎见憔悴。何事秋来,容易又分袂。可堪疏雨梧桐,空阶络纬,背人处、偷弹珠泪。 7.《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宋] 吴文英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8.《祝英台近·晚云开》[宋] 吴文英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9.《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宋] 吴文英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10.《祝英台近·问流花》[宋] 吴文英 问流花,寻梦草,云暖翠微路。锦雁峰前,浅约昼行处。不教嘶马飞春,一奁越境,那销尽、红吟绿赋。 送人去。长丝初染柔黄,晴和晓烟舞。心事偷占,莺漏汉宫语。趁得罗盖天香,归来时候,共留取、玉阑春住。 11.《祝英台近_倚危栏》[宋]褚生 倚危栏,斜日暮。蓦蓦甚情绪。稚柳娇黄,全未禁风雨。春江万里云涛,扁舟飞渡。那更听、塞鸿无数。 叹离阻。有恨落天涯,谁念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悉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12.《祝英台近·带飘飘》[宋]张炎 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曾□被、生香轻误。 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 13.《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宋]张炎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犹梦到、断红流处。 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终不似、旧时鹦鹉。 14.《祝英台近·余老矣,赋此为猿鹤问》[宋]张炎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15.《祝英台近·耕云》[宋]张炎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16.《祝英台近·寄陈直卿》[宋]张炎 路重寻,门半掩、苔老旧时树。采药云深,童子更无语。怪他流水迢迢,湖天日暮,想只在、芦花多处。 谩延伫。姓名题上芭蕉,凉夜未风雨。赋了秋声,还赋断肠句。几回独立长桥,扁舟欲唤,待招取、白鸥归去。 17.《祝英台/祝英台近·柳边楼》[宋] 蒋捷 柳边楼,花下馆。低卷绣帘半。帘外天丝,扰扰似情乱。知他蛾绿纤眉,鹅黄小袖。在何处、闲游闲玩。 最堪叹。筝面一寸尘深,玉柱网斜雁。谱字红蔫,翦烛记同看。几回传语东风,将愁吹去,怎奈向、东风不管。 18.《祝英台近·惜多才》[宋]佚名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19.《祝英台近·别李择之诸丈后途中寄此》 [宋]戴复古 泛杭川,临尘水。几日共游戏。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20.《祝英台近·杏花初》[宋]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21.《祝英台近·载轻寒》[宋]李彭老 载轻寒,低鸣橹。十里杏花雨。露草迷烟,萦绿过前浦。青青陌上垂杨,绾丝摇佩,渐遮断、旧曾吟处。 听莺语。吹笙人远天长,谁翻水西谱。浅黛凝愁,远岫带眉妩。画阑闲倚多时,不成春醉,趁几点、白鸥归去。 22.《祝英台近·柳烟浓》[宋]王嵎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 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莫谩被、春光僝僽。 23.《祝英台近·荷花》[宋]高观国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24.《祝英台近·落花深》[宋]史达祖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25.《祝英台近·柳枝愁》[宋]史达祖 柳枝愁,桃叶恨,前事怕重记。红药开时,新梦又溱洧。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便老去、越难回避。 阻幽会。应念偷翦酴醿,柔条暗萦系。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可堪竹院题诗,藓阶听雨,寸心外、安愁无地。 26.《祝英台近·蔷薇》[宋] 史达祖 绾流苏,垂锦绶。烟外红尘逗。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便愁醺醉青虬,蜿蜿无力,戏穿碎、一屏新绣。 谩怀旧。如今姚魏俱无,风标较消瘦。露点摇香,前度翦花手。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地、肯留芳袖。 27.《祝英台近·试单衣》[宋]黄机 试单衣,扶短策,沙路净如洗。乍雨还晴,花柳自多丽。争知话别南楼,片帆天际,便孤了、同心连理。 镇萦系。谩有罗带香囊,殷红斗轻翠。一纸浓愁,无处倩双鲤。可堪飞梦悠悠,春风无赖,时吹过、乱莺声里。 28.《祝英台近·剪酴醾》[宋]佚名 剪酴醾,移红药,深院教鹦鹉。消遣宿酲,敧枕熏沈炷。自从载酒西湖,探梅南浦,久不见、雪儿歌舞。 恨无据。因甚不展眉头,凝愁过百五。双燕见情,难寄断肠句。可怜泪湿青绡,怨题红叶,落花乱、一帘风雨。 29.《祝英台近·晚春》[ 宋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30.《祝英台近·水纵横》[ 宋 ]辛弃疾 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31.《祝英台近·柳绵稀》[ 宋 ] 张矩 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一种秾华,天香渍冰露。嫩苞叠叠湘罗,红娇紫妒。翠葆护、西真仙侣。 试听取。更饶十日看承,霞腴污尘土。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莫孤负、莺歌蝶舞。 主要参考资料:
|
|
来自: 诗草苑 > 《诗词格律及名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