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新用户07039177 2021-01-31

我从少年时代起学画时,就深研传统,并同时研修传统儒释易道等国学基础。在国画上继承传统,是帮助我们解决笔墨技巧问题,而通过临习大量前贤作品,就能打好笔墨基础。学习国画,传统永远是方向,永远是艺术的主流,方向出错了,中国画也就毁了。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现在的国画圈,在以“金钱为信仰”的大环境导向下,画家们也都得了焦虑症。尤其各行各业在倡导“创新”的口号下,都在思索怎么出名,怎么向台湾某人那样用个特殊方法,一夜成名,一炮走红。现今有很多我们说不清楚,看不惯的东西,也不方便讲的东西,我也从来不看一些媒体对那些炒作成名的官员画家们晦涩的文章,也不想在这上面去浪费时间。中国画是全面修养,我从老师那里掌握的知识的厚度还不够,还要从历史上各时期的前贤大师那里去吸收一些厚重的东西,增加沉甸甸的感觉。只有对传统去深刻感悟,才能有资格具备成为未来大师级人物的条件。自古以来,中国画家的成就都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我的绘画成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把大唐鼎盛时期阳刚大气的文化特征,与传统的国学知识融为一体,形成玄禅意趣的自我风范。几十年来,我在绘画上讲究独特的骨法用笔,在临古基础上反复的琢磨,怎样才能创造出自己的表现语言,扎扎实实的学习传统,扎扎实实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全面提升自己。作为画家,我清楚中国画没捷径可走,只有把现实生活和自己修养结合起来,把传统笔墨和生活真实结合,才能成就自己。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人是社会的产物,当整个社会风气如脱缰野马不顾一切地向“钱”冲刺的时候,我们能渴望那个行业,那个个人独善其身?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是进步,而是退化。而我从小是学《易经》的,所以我不想退化,一直保持在自己选择的绘画之路上独善其身,从没受时风影响污染。当今一些画家不愿去下深入传统,扎根传统的苦,不愿去学传统的国学知识,而是整天想着怎么和西方接轨的问题,总想有一个窍门快速成名。当台湾某人的办法在中国大陆泛滥时,一些无知的人叫喊出学传统永远成不了大家,不要学传统,不要临古人。这些人对传统一知半解,根本没深入传统,传统的理论基础也不具备。总是想用自己的能力改造中国画,但苦于不知怎么改变,完全是用西方的方法。中国画没有扎实的基础永远突围不出去,所谓“创新”,是把中国画离传统越来越远的方式去发展,而不是在传统前提下的融合西方一些先进理论来创新,完全是瞎胡闹。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吴冠中先生生前跟我讲过,中国美协、书协、国家画院这些组织不应存在,这是些滋生落后的温床,这些主席、院长并没真实服人的真水平。不以实际水平而以官衔论英雄这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奇葩现象恐怕在世界上只有......。热衷于争夺这些职务的书画官员,并不是有什么本事能耐能繁荣书画艺术,而是借此平台谋利,由这个权利平台打造出所谓“大书画家”现象,这是权力化的荣耀,是权力通向财富的“通行证”。只要到这些组织当官就能发大财,而以舞文弄墨名正言顺的发大财,权力充当了中国文化落后的掮客。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对于中国画,我的观点,走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功到自然成。研究《易经》的人都知道,人无论干什么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会洞察易变。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头脑不清醒时,缺乏警觉,就无法洞察《易》的变化。当一个人能主导自己的想法观念,控制自己的情绪,降低自己的心,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无论做什么事,坚持下去,一旦坚持到意识升华蜕变,就知自己有多强大。只有战胜自己内心的人才有可能破茧成蝶。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作为画家,我自小就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不迎合市场随风炒作,而是一直为着自己心中的艺术高度向古人探索笔墨。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文理念,它造就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超凡脱俗的绘画格局。艺术需要长期的脚踏实地,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做梦灵感,所以自古以来真正的成功者都是一直在坚持传统的理念者。搞艺术,这山望那山高的心态要不得,搞艺术必须要有日本这个民族的匠心精神才行。匠心,是日本人终生的信仰,在日本人字典里,“匠”是意为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以极致的工艺打造零件。举目日本这个国家,百年以上的企业有几万家,而我们中国仅几家。他们做事专注、极致,直到今日,不少日本企业仍在坚持手工打磨零件。反观我国,中国一些企业沉不下心来,渴望一夜暴富。一听炒房来钱,马上就去炒房,不安心做事。骨子里就缺乏日本民族的那种匠人精神,日本人做事不急不躁,认真踏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他们注重传统的精神让人敬畏。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只安心自己的事情,对外界的事不闻不问,没有中国人那种普遍浮躁的心。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我们的祖先从唐代发明出宣纸,至今已1500年,它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绵延着华夏民族的万古文脉,以它独特的秉性,铸就我们民族不朽的千年魂。古代流传至今的书画,历经千年墨色依然亮丽生动传神,显然是传统宣纸赋予它无限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使中国书画与它结下不解之缘。而如今宣纸已不复存在,建国后一次次“创新”,一次次改革,到最后完全由宣纸变成书画纸。90年代前还能找到以青檀皮加沙田稻草制作的纸,尽管工业化速成制造的,但起码比今天的全是书画纸强的多。时至今日,宣纸已完全退出市场,由书画纸代替了。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在外行人看来,这种与传统宣纸一丁点关系没有的书画纸,根本分辨不出什么是宣纸,什么是书画纸,反正也能写写画画,也叫宣纸。而这种宣纸创作的书画仅五十年光景,以五十年对决几千年,我不知这种所谓“创新”也好,“改革”也好,这不是倒退这是什么?一直不明白,创新为什么不从进步角度出发,偏以毁灭传统去追求落后为代价。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书法作品

再说,颜料矿物石色在中国有两千余年历史,它是从青金石、绿松石、孔雀石等矿物石中磨取出来,它最大特点是历经千年永不褪色、变色、掉色,永久性鲜艳如初。但今天也不复存在,普天下全是化学色,而化学颜料几十年就掉色、褪色、变色,与矿物石色相比较,一个鲜花,一个塑料花,不可同日而语。现今那些化学色颜料,冠以“中国画颜料”,希不要侮辱我们老祖宗的声誉好吗?遗憾的是,现在的众多中国画家,很多画了一辈子画,化学色与矿物石色根本弄不明白,有些一辈子也没用过矿物石色,用都不会用。更分辨不出什么是宣纸,什么是书画纸的画家也遍地都是。

成忠臣:国画“创新”不应以毁灭传统为代价

△成忠臣书法作品

这里我随便说一句,我从没用过化学色,书画纸,我曾用很长时间专门研究过几年,对这些东西会鉴别。九十年代以前,都是在各地文物公司寻找,以后又满古玩市场联系古玩商寻求。现在我们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并称要弘扬光大,这里我想讲下,振兴传承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以真正宣纸、矿物石色颜料为载体的古老传统,而不应是素描改造中国画,以书画纸代替宣纸,以化学色代替矿物石色这种所谓中国画来发扬、传承,这样一种振兴传统文化还是不要为好。没有传统因素载体的振兴,只是欺世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