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培兴:最美好的记忆

 百姓文学社 2021-02-01

文/苗培兴


最近,老有这么一首歌,不经意间,在我的耳边响起。歌中唱到:“春天的花开了,老师我想你。你的恩泽如绵绵春雨滋润我心底。夏天的蝉叫了,老师我想你。你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穿越人生的悲欢离合,老师我想你。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老师老师我想你,我想你,你是我最美好的记忆……”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美,像大海的潮水,此起彼伏,绵绵不绝,撞击着我的灵魂,在我的心海掀起一阵阵的波澜,让我动情、伤感、回忆一六九年初,我上小学二年级。刚一开学,我们就换了一个音乐老师,叫王安梅。王老师是位很年轻的女老师,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有点像新疆人,动静之间洋溢一种异域的风情。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很明亮,特别出彩。王老师的嗓音很清脆,歌唱的很好听,性格也很开朗,无论做什么事都如她的嗓音干脆利落。王老师的脾气还很好,对学生很和蔼,就是严肃起来,那脸上也像隐含着笑意。

我一开篇便写下了这么一大段赞美的语句是不是有点虚呀!不虚,一点儿也不虚,是真的这么好。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很喜欢她。她是我们心中的女神,就像朝阳,永远那么明亮,朝气蓬勃,温暖和煦。

我上学的学校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子弟学校,规模不小,设中小学各个年级,有三个校区。当时我所在的校区是主校区,最大,分前后两个院。那个时候我们上音乐课都是用落地式的风琴。风琴比较大,也比较重,每次上课都得有三四个男生从办公室抬到教室里。可就是在这抬来抬去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小男生获得了一种别样的快乐和温暖。

当时,办公室在前院的东头,我们的教室在后院的西头,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几个小学生抬一架风琴,而且还不能磕了碰了着实是比较吃力的。可是,我们这些小男生却都争着抢着去抬,一点儿也不觉着累,反而觉着很美。为什么?因为每次抬完,王老师就会在我们的头上摸一下,说声真棒!就是这声真棒,让我们这些小男生觉着自己真的是特别地棒,能很神气地在同学们面前美上一整天。

当然,我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至于这种美感、这些往事,即便是在现在,当我们这些已到退休年龄的老同学聚会时,还是会被常常提起。而且,很明显,提起的时候,那说话的语调也比往常温和的多了。

我是幸运的,王老师注意到了我。

我在班上坐中间位置的第三排。每次上音乐课,我都很兴奋。我总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抬头挺胸,目不转睛地看着王老师。王老师每教一句,我就会大声地学唱一句,最后,我总是那个最先学会歌曲的学生。那次,下课了,王老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喜欢唱歌吗?我使劲地点了点头说,喜欢。你的嗓子不错,放学后到我的办公室来吧。

从此,我开始跟着王老师学习唱歌,开始了我整个学生时代的歌唱。王老师把一种美感,一种用音乐表达的人类最高级别的情感律动的美感,最初植进了我的灵魂。让我从蒙昧,到认识,到理解,到融合,到自觉,并开始走向自新。

王老师教会我唱的第一首歌曲是《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那个时期,每天放学以后,我都会到办公室里,站在那架米黄色的风琴旁,站在王老师身旁,伴着美妙的琴声跟着王老师学习唱歌。王老师从识谱、旋律、情感的处理,到发声、咬字、呼吸、站姿、动作等等等等一点一点地教我。不厌其烦,一丝不苟。每次练完,王老师就会摸摸我的头说一声,不错,挺棒。今天就练到这里,快回家吃饭吧。

至今,我都爱恋下午的时光,爱恋夕阳,爱恋夕阳下舒缓的风、淅沥的雨、飘落的雪。一直认为,夕阳下的这段时光最美。

我第一次登台演唱是在这年的国庆节。

当时我在后台,望着台下那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心里特别地紧张。我求助似地望着王老师。王老师摸摸我的头问,害怕吗?我说,害怕。王老师弯下腰来握着我那双紧张的有些发凉的手说,不要害怕。你不要看下面的人群,也不要想他们。你就当他们都是花园里的花朵。你就微微地目视右前方,想边防线上站岗的解放军战士,想他们手握钢枪,威武雄壮地站在国旗下站岗的样子就不紧张了……该我上台了,王老师再一次摸摸我的头鼓励我说,去吧,别害怕,你是最棒的。

站在台中央,我照着王老师的话去做,一点儿也不看下面的人群,只微微地扬起头,目视着右前方,一边听着前奏一边在脑海里想着边防线上站岗的解放军战士。真的,我一点儿也没害怕。透过那排高高的白杨树的树梢,我真的看到了手握钢枪的解放军战士。他们身披万道霞光在高扬的五星红旗下威武站岗的雄姿让我激动,让我振奋,让我纵情高歌……

我平生第一次有了成功的经历。这一次经历很重要,它让我明白了自信,也获得了自信。而这种自信伴随了我一生,让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胆怯,都信心十足。

之后,王老师又教会了我许多歌曲,还有一首阿尔巴尼亚歌曲:《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这是一首为欢迎即将来我们济南访问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而准备演唱的歌曲,是一首构建在隐隐的悲壮色彩下的,即豪迈雄壮,铿锵有力,而又饱含欢快跳跃特色的歌曲。那时我才十来岁,根本理解了不了这些相互矛盾的概念,更找不到这种感觉。王老师便循循善诱,不断地启发我的想象力,帮我捕捉歌曲的这种感觉。记忆里,王老师的要求特别严、特别高,从发声、强弱到表情、动作一遍一遍地给我做示范,真是费尽了心血,还带我到济南少年宫的礼堂里彩排了几次。可是很遗憾,那次,霍查没能来我们济南。但是,王老师的这份心血却没有白费。她让我对歌唱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对音乐的感觉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似乎真的如王老师所言,我可以通过想象嗅到远方的气息。从此,音乐真正融入了我的灵魂,成为了我一生的最爱,成为了我今后鉴赏,诸如: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一切无声艺术形式的一种思维方式。我用音乐的律动美感来欣赏她们,总览鉴别其美学意义。

无疑,这种思维方式是音乐赋予的,是王老师的教导授予的,是王老师在一次次的教我唱歌的过程中植入我灵魂的。王老师在对我进行音乐启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启蒙了我的美学心智。

感恩,王老师!

……

今年是我的退休之年。回首往事,感慨良多,许多美好让我怀念,而跟王老师学习唱歌的这段美好则是我最最怀念的。恰如歌中唱到:“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老师我想你,你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作者简介:

苗培兴,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小说、散文、诗歌体裁。作品散见《山东文学》《当代小说》《散文选刊》《海外文摘》《天下泉城》《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山东工人报》等报刊杂志并多次在国内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和被收入文学书籍出版。其中,散文《遐园秋思》、《仙风道骨珍珠泉》分获“曲水亭杯”(2015年)、“我与泉水的故事”(2020年)散文征文比赛一等奖;散文《生命的春天》被选为2019年、2020年高考语文精选测试卷、模拟卷现代文学阅读与分析题;短篇小说《和盛斋》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8)》;诗歌《您的名字叫妈妈》入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长篇小说《八年官司》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主        编:刘云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