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家乐审美”乾隆皇帝除了爱瓷器,还爱玉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最近有一档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火了,它从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切入,为观众讲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第一期节目中,好多朋友被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给逗乐了。其实,他除了对瓷器的谜之审美,以及喜欢在书画上随便盖章题字,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玉石。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乾隆皇帝在玉石收藏道路上的“打眼”经历。

上:元 赵孟頫《人骑图卷》

下:P掉乾隆皇帝的盖章和题字的效果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翠鱼式盒,盒内刻有乾隆御制诗《咏痕都斯坦玉鱼》:“痕都精制器,盘碗见多余;琢玉样呈别,梦鱼巧识初。分无形迹露,合任泳游嘘。设欲远方寄,此中应置书”。从诗的内容可知乾隆皇帝以为它是痕都斯坦所制,材质是和田玉,但其实是它是翡翠。

清代 翠鱼式盒,原名“痕都斯坦玉鱼”

相较于我国本土就有的和田玉,翡翠是舶来品,乾隆皇帝认错也是情有可原。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考证,西汉时始有关于翡翠的记述,但考古发掘未见相关证据。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翡翠在清代时确已进入内廷。清代中晚期开始,翡翠逐渐与和田玉平分秋色。

清代 白玉双蟹

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清代翡翠身价迅速上涨的现象:“记余幼时,云南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盖相距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数百年乎。”其中,“云南翠玉”指的是翡翠,“真玉”指的是和田玉。

清 翠花蝶叶式佩

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敬玉、佩玉的传统。传统的玉石审美偏重玉石的质地多于颜色,因而温润和田玉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等到了清朝,满族的审美风尚和西方思潮的传入都在影响着清代人对于玉石的审美取向。乾隆时期,国力鼎盛,经济繁荣,追求奢华美艳的潮流席卷朝廷上下。翡翠颜色艳丽而丰富,一下子就吸引了乾隆皇帝的眼球。

清代 翠翎管

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都有混淆翡翠与和田玉的时候,其实两者最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光泽。翡翠通常具有玻璃光泽,而和田玉一般只抛光到油脂光泽,外观更为细腻、柔和。说白了,翡翠要的是像玻璃一样的透亮,而好的和田玉就好在像羊油一样温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