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立教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兰州家长 2021-02-01

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此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抗大的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其首任校长是大名鼎鼎的徐向前元帅。

抗大自创办之初,便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我党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军事和干部人才。彭雪枫将军、杨成武将军、刘亚楼将军等都出身于此,胡立教同志也是其中之一。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胡立教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一位军政兼修的全能型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河南省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二书记,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这还要从他参加革命说起。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胡立教出生于1914年,江西吉安人。吉安是赣文化三大支柱之一,自古乃人文渊源之地,曾孕育出一大批名人志士和英雄豪杰。不止如此,这里还是革命老区,素有“将军市”、“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等美誉。

出生于此的胡立教,从小便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和进步革命思想的熏陶下长大的。他在14岁时便投身到了革命当中,并在家乡先后出任了少先队长、儿童团团长、共青团支部书记等职。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30年后,胡立教进入红三军教导队学习。在此期间,他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对共产主义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充分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之后,他又进入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班学习,即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他也是我军较早培养的科技型人才。

此后,他先后出任了苏区中央局电台报务员、红四军电台、红三军电台报务员等职。期间,他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并逐渐从一名报务员升任为报务局副局长。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37年,胡立教进入抗日军政大学二期二队学习。值得一提的是,与胡立教是同期学员的有陈赓大将、杨得志将军、赖传珠将军等诸多开国将帅。

全国抗战爆发后,胡立教被调任为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他跟随新四军南征北战,并在一次次枪与火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军政兼修的优秀人才。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45年后,胡立教进入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并先后出任了情报处处长、社会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职。任职期间,除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外,他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充分提高了山东、华中一带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为我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工作出色的胡立教先后被任命为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在特殊年代期间,由于种种原因,胡立教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也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可这并没有浇灭他的革命热情,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顽强斗争。

1973年后,胡立教被组织重新启用,并被调往河南省任职,主持河南省的重建和经济发展工作。任职期间,他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民情,并根据实际情况,为百姓解决问题。他还十分注重河南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多次深入边远地区进行调研考察。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1977年,胡立教正式出任河南省委书记。不久后,工作能力出色的胡立教又被调往上海任职,并于1981年出任了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另外,胡立教还曾当选中共十三大中顾委委员。期间,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倾囊相授给新一代青年干部,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他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原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2006年7月3日,胡立教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胡立教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从战乱贫困到和平富强,他见证了祖国由弱到强的历史征程,并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发展呕心沥血,奉献了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他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向胡立教同志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