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临终赐死一人,让乾隆稳坐60年江山,独背千古骂名,他是谁?

 qiangk4kzk8us4 2021-02-01

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就要从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说起了。

在中国历史上,皇上和太子或儿子的关系,历来非常奇妙。皇上老了,还死抓着权力,儿子头发都白了,却还是太子,如何能相安无事?这种现象有许多,最著名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

就说太子二阿哥胤礽,他是公元1674年出生,结果在1675年,就被康熙立为太子了。也就是说,他刚一岁时就确定了太清接班人地位。可哪料这太子一当就是近四十年,以至于胤礽多次抱怨:“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这可不是小编胡说,而是明明白白记录在史册中的。因此,也难怪康熙“烙大饼”一样,对胤礽是两立两废,他这句话,分明有“咒康熙早死”的意思。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皇上的儿子却太难当。在权力面前,父子反目,毫无骨肉亲情的悲剧一再上演,“九子夺嫡”为何闹得那么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熙想要点体面,存一点亲情,奈何儿子们汹汹,搞得一地鸡毛。

好在康熙顶住了,选出了一位合格的接班人,这就是雍正!若无雍正,也就不会有康乾盛世,这几乎是公认的。

雍正恰好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用他13年的玩命奋斗,连接起来“康乾盛世”,他却似乎深藏功与名,被忽略了——只因他的“药”下得太猛!当然,康熙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给雍正留下了一个大难题,这就是以八爷为首的“八爷党”。

早在“九子夺嫡”期间,雍正就知道八爷的厉害,自太子和大阿哥出局后,八爷一度碾压雍正,搞得雍正灰头土脸。虽最终险胜了八爷,可八爷党成员,十四阿哥胤禵,却又站了出来。这胤禵可是雍正的亲弟弟。

于是,又搞得雍正是上不去下不来,毕竟皇上最需要“体面”的,但雍正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最终也顾不得体面了,几个兄弟圈禁的圈禁,流放的流放。故而雍正堪称是吃尽了“兄弟们的亏”,他深知兄弟阋墙的危害。

他虽不敢,也不能指责老爸,可这杯“兄弟的苦酒”实在是给了雍正,刻骨铭心的伤害。须知雍正虽是皇上,同时也是当爹的,所谓最苦莫过父母心。凡父母遭受的苦难,都不希望子女,再重演一遍,这是人之常情,雍正也是如此。

雍正,共有10个儿子,分别是:弘晖、弘昐(fēn 日光)、弘昀、弘时、弘历、弘昼、福宜、福惠、福沛、弘曕。

咱只说几个重要的。

嫡长子弘晖8岁病死。次子弘昐早夭,故而未被排序。老三弘昀10岁时病死。

八子福惠,据乾隆回忆,最被雍正喜爱,甚至乾隆都坦言,若是他能活下来,自己能否接班都是个未知数。

除了这四人外,如今被熟知的便是:弘时、弘历、弘昼。

弘昼是著名的荒唐王爷,老早就用实际行动表示:天下大事跟我没一毛钱关系,皇位算个球!

因此对于雍正来言,就剩下了弘时、弘历这两个儿子,可担大任,但皇位就一个,给谁?

最终给了弘历,也就是著名的乾隆皇帝。

这里先辟个谣,说康熙一见乾隆就惊得放下酒杯,纯属过度解读。当时由于康熙被九子夺嫡闹得疲惫不堪,因此雍正这才请他来雍王府放松。儿孙绕膝,对老年人来言从来都是最大的愉悦。所以,这才让乾隆前来。

康熙是当爷爷的,见到亲孙子,他可能还端着皇上大哥的架子吗?自然连忙放下酒杯,眉开眼笑看着宝贝大孙子——没啥大不了!但这一幕,却给了乾隆深刻印象,所以他才追忆爷爷康熙时,说了这么一句。哪料却被过分解读,以至于成了“雍正隔代指定乾隆”的证据。

康熙连自己儿子都搞不定,哪还有啥闲心隔代指定乾隆?

因此乾隆能接班,一则是他的确出色,二则就是,他哥哥弘时犯下了大错,被雍正给“削除宗籍”,随后便离奇死掉了。

这就是本问题的答案,雍正临死前赐死的那个人,便是弘时!不过,笔者强调一下,弘时是否是被雍正赐死,未有定论,但笔者却是支持这一说法。

而关于弘时被削除宗籍,却有定论,那就是跟八爷党关系过密!

站在雍正角度来言,这可谓是屈辱!先是亲弟弟,如今是亲儿子,也难怪雍正最终不要“体面”了,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因此,雍正的新政唯有乾隆能执行下去,这是对大清有利的事。故而弘时就必须要死,决不能留给乾隆处理,康熙留下八爷党的教训太深了!

雍正这个爹,当得太苦,亲手除掉亲儿子弘时,自己背上千古骂名,却让乾隆安稳当皇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