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载器一号”,空射火箭“新人”又来抢商业发射订单

 开朗的ET 2021-02-01
远望智库联系方式

来源:中国航天报   作者:于远航

1月17日,美国维珍轨道公司的空射小型运载火箭“运载器一号”发射成功。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商业运载火箭家族增添了一名新成员,而且其新颖的发射方式也将为未来的航天运输带来更多的可能。


风雨过后见彩虹


     


此次首飞成功的“运载器一号”是一枚两级液体空射火箭,采用RP-1煤油和液氧的推进剂组合。火箭全长21米,重约30吨。火箭一子级直径1.6米,采用一台推力32.7吨的牛顿三号发动机;二子级直径1.3米,采用一台推力2.7吨的牛顿四号发动机。该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0公斤,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公斤。

载机投放的发射器一号运载火箭点火成功

“运载器一号”在完成地面准备之后,挂载在一架绰号为“宇宙女孩”的改装型波音747飞机左侧机翼之下。机上乘有4人,其中两人为飞机乘组,另两人为火箭工程师。之后,载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3时38分从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起飞,将火箭携带到高空发射。

按照程序,载机在14时59分,在飞到加州外海海峡群岛附近的太平洋上空时,以超过25度的角度拉起,从10.7公里的高空把挂装在左机翼下的火箭投放出去。

火箭在5秒后让一级牛顿三号发动机点火工作,时长约为3分钟。第一级随后分离,接着二级牛顿四号发动机开始工作,时长约6分钟。火箭整流罩在二级点火后约20秒抛掉。二级关机后,火箭经过46分钟的惯性飞行后,“牛顿四号”二次点火工作5秒,最后把有效载荷部署到高度近500公里的轨道。

“运载器一号”一路走来颇为不易,从开始研究到如今发射成功已经经历了14年,其间经历了载机更换、试飞推迟、跟一网公司打官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诸多波折。

本次任务的代号为“发射验证2”,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不是“运载器一号”的第一次试飞了。在2020年5月25日的首次入轨发射尝试中(即代号为“发射验证”的任务),一级火箭发动机在点火后几秒便关机了,导致发射失败。

为了确定故障原因,维珍轨道公司请来大量专家开展独立调查,其中包括原宇宙神和德尔塔火箭的总工。在8月份,维珍轨道公司宣布了故障调查结果,认定是由于一级液氧推进剂管路破裂,导致了发动机关机。

本来维珍轨道公司计划在去年12月中旬就进行该火箭改进后的第二次发射,但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去年,受疫情影响,维珍轨道公司完全重组了业务运营,并对设施进行了一些重大改变,以应对疫情冲击,还一度有高达90%的员工都被迫待在家里。

从航空向航天跨界


     


说起“运载器一号”的东家——维珍轨道公司,大家一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载机成功投放发射器一号运载火箭

维珍品牌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于1970年在伦敦成立了一家小型的邮购公司,取名为“维珍”。1984年,布兰森迸发了创设一家飞越大西洋航空公司的念头,成立了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简称维珍航空。当年6月,维珍航空得到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机正式投入服务。1984年6月22日,维珍航空完成了伦敦到纽约的首航。发展至今,维珍航空已成为排在英国航空公司之后的英国第二大国际航空公司。此次发射使用的“宇宙女孩”波音747飞机原来就是维珍航空的。

2004年6月,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创办的莫哈韦航空航天探险公司,研制了载人航天器“太空船一号”,成功进入距离地面103公里的太空。受此激励,布兰森创立维珍银河公司,谈判获准使用“太空船一号”的技术,建造了世界上首架投入商业服务的私人飞船“太空船二号”,开启太空旅游的大众市场。维珍银河公司是第一个公开卖票的商业太空旅游公司,预计今年能够实现首次商业飞行。

仅仅是亚轨道飞行还不够,早在2007年,维珍银河公司就开始研究空射概念。

2012年7月,维珍银河公司公布了其运载器一号空射型航天发射系统设计,火箭拟与太空船二号载人亚轨道飞行器共用同一架“白衣骑士二号”载机。2014年9月,维珍银河公司宣布修改后的设计方案。2017年3月,维珍轨道公司从以载人亚轨道飞行为主业的维珍银河公司剥离出来,专门从事空射运载火箭研制,开展小型卫星发射业务。其总部和火箭工厂均设在美国加州长滩,现有正式员工约500人。

筑就更广阔的通天之路


     


“运载器一号”是全球首个成功飞行的空射液体火箭,创造了航天界的新纪录。尽管早在1990年4月5日美国就已经成功发射了飞马座小型空射固体运载火箭,近年来又开展了ALASA、“快速抵达”“平流层发射系统”等空射项目研究,但“运载器一号”是真正可以商业应用的。

载机携带的发射器一号运载火箭

前轨道科学公司(现属诺·格公司)的飞马座火箭尽管已经飞过44次,但一直靠美国政府的业务来养活。“飞马座”从美国宇航局拿到的最近一份发射合同价格高达5600万美元,而“运载器一号”的报价仅1200万美元。

相对于地面或海上发射的火箭,空射运载火箭有许多优点。

一是机动性好,不受固定发射地点的限制,可在载机航程范围内的任意点实施发射,从而可以大大拓展发射点选择范围。

二是反应快速。空射火箭无需依赖复杂的地面发射设施,发射准备时间短,而且通过灵活选择发射点可避免发射时遭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增加了发射窗口的宽度。

三是发射成本相对较低。火箭从空中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载机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节省10%~15%的能量,在相同的起飞重量下,比从地面发射具有更大的运载能力。据统计,与传统陆基发射相比,空基发射可节约发射成本高达30%。

无论如何,发射微小卫星的一种新选择诞生了。空射运载火箭将使地球上更多的地方适于航天发射,目前“运载器一号”火箭就已经规划了5个全球发射点,分别位于美国、英国和日本。可以说,人类通向宇宙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