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大圈喂母猪,怎样让猪吃均匀呢?

 养猪老刘LDW 2021-02-02

我们都知道,妊娠母猪养在大圈和养在定位栏里,是各有利弊的;养在定位栏的母猪明显缺乏运动,导致产仔时难产率增加,而且母猪利用胎次减少;而养在大圈,除了占地面积增多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母猪采食不均匀,从而导致母猪肥瘦不一,不论是对胎儿还是对母猪,都是不利的。

如果能让养在大圈的母猪达到采食均匀,那就比养在定位栏里优势增多了,这也是养猪人多年的一个难题。

开始的时候,人们采用定期调群的办法,将膘情好的猪放在一起降低饲喂量,膘情差的母猪放到一起增加饲喂量;但这一方法,会出现频繁地调群打架现象,对妊娠阶段的母猪,特别是肚子里的胎儿非常不利;以后,人们逐渐放弃了这种做法。

有人开始在大圈里安装半定位栏,吃料的时候,一头母猪一个栏位,使采食均匀度明显改善;但这种方法,却因为半定位栏占用了地面面积,使得同样的地面面积,饲养的母猪数明显减少。

采用智能化母猪饲喂系统,不论是母猪运动,还是均匀采食,都是非常理想的;但这种方法却需要在建场前提前进行规划,而且会大大增加成本,一般的猪场无法使用。

有人开始试验定点饲喂模式,但这种模式更适用于定位栏,因为定点饲喂最大的改善是增加了母猪的运动,对于已经有足够运动量的大圈饲养并非最佳选择。(这种方法另有文章讨论)

现在能够操作而且也能达到采食均匀的一个办法是减少饲喂次数;这一方法最早见于加拿大出版的《养猪生产》,他们介绍的办法是在大圈饲养,采用两天喂一次的办法;也就是说,把两天母猪需要采食的饲料量,一次性添加到母猪饲槽中;因为两天的饲料,采食量再大的母猪也不可能一次采食完,这样比较弱的母猪也有吃饱的机会,二者的差别明显减少;他们还有实例,证明这种方法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没有太大的不利影响;但这一方法,在国内实施难度较大,不仅受限于饲料槽的容积,而且一些资深的养猪专家也不赞同这样操作,他们担心会出问题。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一些猪场试探性地采用一天饲喂一次的方法;这一方法尽管没有两天喂一次那样均匀,但也比我们常用的一天两次饲喂的均匀度好得多;再加上根据母猪膘情进行调整,这一方法已经被许多猪场所认可,也取得了不错的饲喂效果。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曾经和一位资深的养猪专家发生了冲突,最后被迫离开那个服务的猪场;几年后,那个猪场的一位场长在聊天的时候,又提起了那件事;他们是在那位专家不在场的时候,自己偷偷地试验了这个做法,最后认为是可行的。

当然,还有一个让猪吃均匀的办法,那就是限质不限量;因为猪胃的容积不会短时间内增大或缩小,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尽管采食量增大,但营养成分不会增多,这样也就达到了采食均匀的目的;这一方法,对于自己有条件加工饲料的猪场完全可以采用,而且原料来源充足,如玉米秸杆、花生壳、树叶等,都是不错的粗饲料,而且还可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锻炼猪的消化能力。

生产上,也可能还有更多的让大圈母猪采食均匀的办法,也希望养猪朋友把自己更好的方法奉献出来,共同为我国的养猪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