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肆虐这一年①抗击新冠成与败

 大科技杂志社 2021-02-02

如果评选2020年度关键词,新冠病毒一定名列榜首,它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加深远。新冠疫情过后,世界的面貌还能回到从前吗?

2020开年之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它在人类社会中快速蔓延,打破了社会的正常节奏。一年之内,它在全球感染4000多万人,致死100多万人。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许多多次全球大流行病,每一次人类都被小小的病菌打得伤亡惨重,溃不成军。2020年这一次,人类虽然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社会,但对抗病毒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狡猾”的新冠病毒

我们将这种来势汹汹的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顾名思义,这种病毒归属于我们的“老朋友”——冠状病毒家族。不过新冠病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比它的其他同伴都要更加“狡猾”。

从2020年初直到年底,新冠病毒疯狂肆虐人类社会整整一年,还没有任何消失的迹象,人们不禁想起它的“孪生兄弟”——SARS冠状病毒。17年前,SARS病毒也曾来势汹汹地入侵人类社会,当时我们对这种新型病毒严阵以待,做好了艰苦抗争的准备。奇怪的是,数月后,SARS病毒在感染了几千人、收割了几百人性命后,就“鸣金收兵”了,仿佛从未出现过。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新冠病毒的出现,我们对SARS病毒如此“不堪一击”的原因才有了一些了解。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相同,它们的外套上都有一个个皇冠形状的凸起——S刺突蛋白。病毒靠着这种蛋白与人体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突破了细胞防线,才能进入细胞中。病毒进入了细胞之后,就会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插入到细胞的基因组中,让细胞像一个工厂一样,按照病毒遗传信息的指示,源源不断地复制出更多的新病毒。由此可见,病毒的“战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突破细胞防线(感染性)和杀死细胞(毒性)的能力强弱。在这两点上,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存在一些差异。

尽管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的S刺突蛋白仅存在极细微的差异,在科学家们的火眼金睛下仍然无所遁形:新冠病毒的S刺突蛋白比SARS病毒的多了一个酶切位点。如果将S刺突蛋白比作打开细胞大门的钥匙,因为多了这个位点,这把钥匙“变形”的能力有所提高,与细胞匹配的能力更高。因此,新冠病毒能入侵更多人体细胞。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新冠病毒与细胞的结合又不如SARS病毒稳定,因为新冠病毒与细胞结合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就好比两个绞合的齿轮,如果绞合需要的力量越大,分开它们需要的力量就越小。

这意味着什么呢?与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能入侵更多的细胞,但是它的侵略行动又不那么“强势”,进入细胞相对更难一些,因此感染初期的症状也就不那么明显。这样一来,受感染者不会警觉,进行检测的时候也容易漏诊、误诊,在不知情的时候就把病毒传染给了更多人。由此可见,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更强。

此外,由于SARS病毒与细胞的结合力更大,更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的警觉,它引起的免疫反应也更强烈,这样病毒自身也很难在宿主中存活。而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对缓和一些,免疫系统比较弱的人,就很容易中招。中招后,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能力也不强,病毒存活时间长,整个病症的周期更长。

正是因为新冠病毒更加“狡猾”,这次的“攻防战”拉锯时间远长于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

中国:严防死守,抗疫成功

除了病毒的“攻城能力”外,人类的守城策略同样决定着攻防战的成败。

2003年初,非典疫情爆发早期,由于人们对病毒不了解、信息不透明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和防控措施无力等原因,导致病毒在中国畅通地传播了好几个月时间,全国数十个省市数千人染病。转折开始于2003年4月,政府开始披露非典疫情数据,疫区强制隔离,全民防控非典,这才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到了6月病毒在中国境内完全消失。

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中国政府很好地吸取了非典的经验教训,实施了堪称“教科书”式的防控措施:坚强的领导核心制定并保障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全民同心配合并支持防疫工作落实到位,高新科技助力防疫抗疫。武汉封城76天、举国宅家月余时间,最终成功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链条,让新冠病毒在中国基本绝迹,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先战胜新冠病毒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疫情伊始,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在前、冲锋一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在武汉封城期间,举全国之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中央财政直接拨款超千亿,医疗技术设备、医用防护物资、生活保障物资、基本生产资料等,源源不断被运往湖北。

新冠肺炎防疫作战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配合。许多人不惧危险、不惧牺牲,工作在抗疫战场的前线: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连轴工作的建筑工人、维护秩序的安保人员、派送物资的快递小哥……他们构筑起了最牢靠的人民防线。在严格的隔离措施中,更多的人们对相关政策都报以理解和支持,自觉自愿宅在家中,以牺牲自由为代价阻断病毒的传播。

高新技术的运用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接触并减少了病毒的传播。2020年1月31日,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共同搭建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网络平台,更多传染病学专家可以通过网络会诊参与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2月3日,首批5G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智能运输机器人和5G巡逻温测机器人发往武汉和上海的医院。机器人可以代替医护人员完成部分危险的工作,比如看护、测温和消毒等,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运输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有效缓解了疫情重灾区的运输压力,还能够完成疫情监控、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

仅用时四个月,中国就战胜了新冠病毒,正是上述每一个措施的成功实施保障了中国在这次与新冠病毒的“攻防战”中的最终胜利。

欧洲:不同策略,不同后果

就在我们以为新冠疫情就要过去,为人类首次高效快速打败新型病毒欢呼的时候,猝不及防的事情发生了,新冠病毒蔓延到了全世界。然而,尽管中国的范例就放在眼前,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完美复制的。

欧洲各国就像非典时期的中国,对新冠病毒的不了解和不重视让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英国可谓是消极抗疫的典范。在抗疫初期,政府推行“群体免疫”策略,专家们认为新冠肺炎就像流感一样,人们可以靠自身免疫力抵御疾病,而群体中80%的人患病后痊愈即可保证全部人获得免疫力,大家完全不需要担心。在这样的不作为政策下,首相约翰逊“光荣”成为全球第一个中招的国家元首,鬼门关前走一遭。

与之相比,德国政府对新冠病毒重视得多,他们非常关注中国疫情并及时通报,大量进行核酸检测排查病例,严格隔离疑似病例,但德国民众似乎并不买账。由于并未实行严格的封城措施和欧盟各国出入境自由度高的原因,德国民众在疫情重灾区——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地自由出行,再加上从其他国家输入了大量感染病例,3月开始,德国的患者激增。

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终于开始认真抗疫。英国政府改变了“宽松”的应对措施,实行严格的“新冠隔离法”,违规者将接受法律制裁。西班牙采取了全国封锁措施,首都马德里甚至将私人医院国有化,并动用了军队的力量实施封锁。意大利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公民实行了几乎全部的封锁,只有超市和药店向公众开放,还有宵禁和旅行限制。德国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佩戴口罩规定、私人聚会以及购买酒精限制……欧洲人民的努力没有白费,疫情陆续出现了拐点,开始缓和。

美国:混乱的抗疫模式

面对疫情,资本主义至上的美国露出了真面目。在疫情发展时期,美国政要们的头等大事,不是全力救人,而是全力救市,把主要精力财力用在稳定市场上,为了保经济也一直没有发布一个公开的应对疫情的计划和战略。

而且作为联邦国家,美国大部分行政权力掌握在各州和地方政府手中,包括防疫抗疫政策也不能完全由联邦政府决定。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如同“精神分裂”一样,不同州和不同市县之间采取着截然不同的防疫策略:明尼苏达州允许私人测试公司在路边进行病毒检测,而佛罗里达州却设置了严格的检测条件;纽约州发布了“最严旅游限制令”,马里兰州等地的海滩,假期时依旧人山人海;加利福尼亚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州的许多市县的私立学校纷纷停课,公立学校却照常开学……各州防疫措施不同,州与州之间也没有旅行限制,造成了疫情一波又一波在美国各地蔓延。

再加上前期准备不充分、医疗物资有限和组织管理不力等原因,尽管拥有最完备的医疗体系、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雄厚的物质储备,美国疫情完全失控也不可避免。

当然,除了发达国家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没能控制疫情,与他们的医疗水平落后脱不开关系。有能力的无决心,有决心的无能力,也许就是其他国家抗疫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吧。

21世纪是全球化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新冠疫情中独善其身,只有全人类通力合作,才能真正战胜新冠病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