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姿势对,灯下可观玉!

 邵钰toto 2021-02-02

有人说,行家说的“灯下不观玉”其实就是因为

灯下聚光难观玉石之润。

这句说的意思就是,灯下聚光难观玉石之润。本应有的温润感,实物与图片落差较大。

为何“灯下不看玉”?

灯光下看玉,如果灯光太强,玉石反射的光也强,灯光较暗,玉石的反射光也会灰暗。强光会掩盖玉石的温润,更会挡住玉石的瑕疵使人不易察觉

如果灯光偏色,玉石本身的白度也会大受影响,一块玉石泛冷光,但若灯光偏暖黄,拿到其下看玉,玉就是偏暖调了,本来没有泛黄的玉也抹上了蒙蒙的淡黄之色。

每一块和田玉都是有结构的,而且基本上料子都有一个所谓的“阴阳面”,通常玉料的阴面更为疏松,阳面通常更致密,而和田玉的“结构”,就是通过光线来“相”的,而且与看白一样,通常不会在灯下看结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玩家都喜欢在阳光比较好的日子“相玉”。

阳光下的玉石,不仅更直观清晰地看到表面的一些明瑕,甚至某些角度能看到玉石的内部结构,结构较明显的,肉眼在光线下也能看到。

不得不说玉石在聚光灯下能拍出很美的意境,可是却也失去了本应有的温润感,实物与图片落差较大。

(上图为某宝和田玉照片)

这个“磨皮”有点太过分了~

(上图为买家收到的实物照片)

完全两个颜色好吗?这根本就是欺骗消费者了呀~

但是“灯下不观玉”就真的对嘛?

现在用实践来告诉大家,其实灯下观玉也是可以的~

不过,

上面那种打光打到六亲不认的,大家请自动忽略~

自动忽略中····

如何正确打灯看和田玉内部?

光源、玉石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强烈的光线直射眼睛,如何看得清玉石?通过打灯,我们发现和田玉的结构大有不同:

籽料,典型的毛毡状交织结构,颗粒缜密细小,排列规整;

山料,稀释牛奶状,伴透明度较差的细小团块;

青海料,煮的不太好的粥样状,类似细糖物;

俄料,煮的比较好的粥样状,团块状云絮结构纹理;

韩料,醪糟汤生米粒状结构,粗大分明;

其实,灯下,阳光下,打灯都可看玉,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透光看会更易看到玉石的完整度与瑕疵度,侧光看更易看到玉石的润度,致密度,细腻度等。

一块玉石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

就是能不能过灯,

很多朋友打灯都是拿着一块和田玉,从背面透光打灯过来,

这么打灯即使是有瑕疵,也什么都看不到的

(如下图)

这么打灯为的是看玉肉里面的杂质裂纹,

那么正确的打灯姿势是怎样的呢?

看细度打灯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和田玉里

经常说的细度~

细度就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颗粒,

所谓的肉粗肉细说的就是这颗粒的大小。

(↓↓参见示意图↓↓)

颗粒物有大有小,

颗粒大的就是肉粗,颗粒小的就是肉细,

能过灯的料就是细到几乎无法肉眼看到颗粒了。

(上图为肉粗和田玉)

(上图为肉细和田玉)

细度好不好的

有些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有些则需要打灯来看。

那么怎样的打灯姿势才是正确的呢?

视线要垂直于观察面,强光手电斜射于观察面,

与目光成45°夹角,这样打灯可以把肉质的细度

看的很清楚。

那么对于业内常说的

“一细”、“二细”、“过灯”

具体要怎么分别呢?

 二细 

就是肉眼难见颗粒,打灯可见颗粒;

 一细 

就是肉眼打灯都难见颗粒;

 过灯 

就是肉眼打灯均无颗粒。

看结构打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一细、二细呢?

主要是玉石里面结构颗粒之间的间距原因。

间距越大结构越明显,颗粒状就越明显

(看实物类似絮状物)

颗粒之间的间距紧密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我们说的过灯无结构

打灯的正确姿势~

打灯结构明显

打灯无结构

看结构的打灯

跟看细度的打灯方式略有不同,

视线要斜射于观察面,强光手电也斜射于观察面,

与目光成大概为90°—120°夹角,

这样打灯才能看清和田玉的结构。

细度和结构是影响和田玉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块好的玉应该是料子细腻过灯无结构的。

所以在选择和田玉时不必过分追求产地,

玉质的好坏才是玩家首要考虑的。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看看,通过实验证明灯下还是可以观玉的,

不过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感兴趣的朋友赶快拿起你手里的玉石实验一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