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蟾记忆丨安平:天蟾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cxag 2021-02-02

CHAN

TIAN

2021

上       京

天       蟾

2021,新春,历时近三年的修缮,1000余个日夜的期盼与守候,终于迎来了重逢的时节。“天蟾”是无数名伶绝代芳华的见证者,是世代梨园文化沉浮跌宕的亲历者,是弘扬戏曲精神继往开来的传承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当代戏曲人正站在历史与当下的交汇点,回眸过往,展望未来。

我们将持续推送“我的天蟾记忆”专栏。本栏目将邀请十余位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家代表为我们分享他们与“天蟾”的难忘记忆与精彩故事。

    安平

   An Ping 

Q1

您第一次在“天蟾”演出是什么时候?哪出戏?

请您聊一聊当时的心情


我第一次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是1990年,三十年前了。那次是天津京剧院首次来上海巡演,当时我和李经文、张幼麟等一起演出,我们在天蟾连演了五天。我参演了《坐寨盗马》《除三害》《嘉兴府》,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来上海演出,记得王正屏老师亲自来剧场看戏。

第一次在天蟾演出的心情挺复杂,既紧张又激动。我主演的《坐寨盗马》文戏、武戏均有繁重的技巧,是经典的花脸重工戏。武戏《嘉兴府》我也不经常演,来上海之前就只在天津演过一次。上海的戏迷非常热情,为了看我们巡演,不少观众半夜就守在剧场门口排队买票。面对这么多懂戏、痴迷京剧的观众,我们很感动,身上也倍感压力。作为演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一定要拿出对得起观众半夜排队的精彩演出,决不能辜负这份热情。巡演最终圆满落幕,这次在天蟾的亮相也为我之后作为人才被引进上海奠定了基础,就此与上海结缘了。


Q2

分享一下您所经历的(或听说过的)

有关“天蟾”的往事、趣事或轶事?

那是1998年,我刚来上海没多久,和熊明霞等在天蟾逸夫舞台演了剧院当时的重点复排大戏《铡判官》。记得台下坐满了观众,当时还给安排了加座,谢幕后我们又返场加唱,气氛特别好。这么一台大戏唱完,我换了三身水衣,散戏后身体挺疲惫,偏赶上外面倾盆大雨,出来后迟迟打不上车,我就这么在剧场门口等了近两小时,当时就冻感冒了。棘手的是,第二天还有一场《铡判官》的演出,剧院和家里人都为我的身体状况担心,我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第二天下午坚持去医院吊水,也许是太累了,竟然就睡昏了过去。醒来一看表快六点了,七点一刻戏就要开场!可把我急坏了,眼看就要误场!马上冲出医院,偏偏又是大雨打不到车,门口只有一辆警车亮着灯,时间刻不容缓,我跑过去向那位民警同志说明了情况,向他寻求帮助。感谢那位民警,他把我送到了剧场。进了后台也顾不上吃饭,我赶紧勾脸,后台许多人一起帮我穿彩裤、厚底,然后我一路小跑着赶上场,快到台口才发现急的髯口都忘了带,赶紧回去拿,总算是有惊无险。登台的那一刻,看到台下坐满了观众,有这么多人在等我,再累再辛苦也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呀。虽然病未痊愈,我仍然竭尽全力圆满完成了演出。至今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我也始终铭记当年的教训,一定要预留充足的时间候场。

Q3

相比其他剧场,您觉得“天蟾”对于中国戏曲和京剧什么特殊意义?

它在您心目当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天蟾逸夫舞台是南方极具代表性的戏码头,它是享誉全国的一个以京剧为主打的演出舞台。梨园行有这么一个传统,想要在南方打响名号,就必须唱响天蟾。每个来上海的演员,都会把首次在天蟾演出视为一件很神圣的事。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天蟾逸夫舞台凭借良好的口碑积累了旺盛的人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京剧观众,营造了痴迷戏曲的文化氛围。
 
我特别喜欢天蟾逸夫舞台,对我而言,它是一个“特靠谱”的存在。全国的剧场我去过很多,最爱的还是天蟾,规模不算最大,但气场实足,这源自剧场深厚的艺术氛围和人文底蕴,更离不开它日积月累的观众缘。这么多年,无论我演传统戏或新编戏,只要一走进天蟾的后台,我心里就踏实了。我在天蟾的演出都特别圆满,演起来得心应手,我很享受与剧场间的这份默契。我亲历天蟾的数次修缮,这次的工程很庞大。之前试演的时候我特地跑去参观,惊喜地发现演出后台以及演员的化妆、休闲区域都有所改观,变得更温馨舒适了,我对开台演出愈发期待了!

Q4

对即将全新开台的天蟾逸夫舞台

您有什么想要说的话?

我在此祝贺百年戏台喜焕新颜,衷心希望它为我们京剧演员、京剧推广事业焕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我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天蟾逸夫舞台会成就更多的梨园好角儿,吸引越来越多的京剧追随者。

“回天蟾·看好戏”

2021天蟾开幕演出季 现已开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