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王朱棣智取宁王朱权

 四十八顷氏 2021-02-02

在如今的宁城县境内几乎已经没有了明朝宁王朱权的任何蛛丝马迹了,但现在生活在那里的许多人又都能够说上几句与宁王有关的一些往事。由此可见,这位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对本地的影响之深。

《明通鉴》记载,“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可在后来的一系列军事与政治的角斗中,善战的燕王不但迫使善谋的宁王去山西结庐学道,还将他们的侄子赶下了龙椅。

而这一切,又都是他们的父亲或祖父朱元璋种下的祸根!

父亲的安排

应当说,朱元璋不但是个好皇帝,更是一个好父亲!

说他是个好皇帝,是因为他把初建的大明治理得不赖,尽管还没有达到国泰民安的成绩,却也是顺风顺水,将最后的几个“老朋友”也进行了“非常妥善的安排”:能杀的就杀了,不能杀或舍不得杀的都退了“二线”……一切都是那样的看似天衣无缝!

说他是个好父亲,是因为他也像现在的很多父母一样,打碎了牙往肚子咽,自己受多少苦都不算苦,只要自己的三十多个儿女们能吃喝足穿暖就行了。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为了能够保住朱家的天下,这个当过和尚的布衣皇帝还煞费苦心地安排自己的诸子到全国各地做藩王,以求江山永固。

为此,这位朕还规定,如果遇到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臣,甚至可以发兵“清君侧”。

如此看来,原来天子也是普通人一个,只是身份决定了地位。为此,他在刚刚当上皇亮的那一年就把那个老实巴交的朱标立为太子。作为长子,跟着父母过了不少的苦日子,又是大老婆所生,当然要高看一眼了。

他还给自己的第四个儿子以适当的兵权,希望这样做能给那个太子儿子送上一个贴身的保镖,毕竟是亲兄弟嘛!

这位太子的四弟叫朱棣,是个极具军事天赋的人!

朱棣的生母不是皇后,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女子所生,算是那个生殖力极强的父亲的“无心插柳”吧!尽管,在后来,他举起至高无上的权杖打碎了与自己出生有关的那一段历史,但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原本就是由碎片缝合而成的。

于是,这个身份相对卑微的四皇子从小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他只能是臣子,不可能是皇帝。他必须学会服从,强迫自己服从,还要知道如何地叩谢坐在自己头顶上的那个牌位。尽管自己也是王,是燕王,可这又能如何呢?父亲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八个女儿,如果不是最小的弟弟朱楠早早夭折,那就会有二十六个王!这是父皇的例行公事,也是父皇疼爱他们的惟一的方式。而他在父亲的眼里连四十四分之一都不到,父亲还有二十多个养子!

这就是一位父亲抑或是一位作为父亲的皇帝的安排。

这个皇帝兼父亲的人对自己的安排心安理得而又如释重负,心满意足!

相信,在属于老皇帝的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是心情舒畅的,是可以难得地、发自内心地微笑一两下的。

叔叔的借口

如果历史能够按照老皇帝的意图发展就好了——朱棣是朱标的好弟弟,国家的保卫者。或许,这位弟弟还会用自己的所有才能来辅助哥哥成为一代好皇帝,他本人也能成为一代好臣子,做个忠臣。

但当老皇帝的嘴角刚刚想笑一两下时,又僵住了,因为他的长子死了,朱标的命太薄!

在这里,历史又被这个“老和尚”的“暗箱操作”改变了它原本的轨迹:长子没当成皇帝,就让长子的儿子当吧!这,也算是一种“隔辈儿爱”吧!

于是,朱元璋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爷爷选择了孙子。

如此一来,那位皇四弟可不干了!如果论资排辈的话,还能让人心理平衡一些。哥哥虽然无能,可那毕竟是哥哥呀,长兄如父嘛!但如果让一个还不到十五岁的毛头小孩子骑在自己的头上拉屎,这可太说不过去了吧。这个既无战功又无政绩的小孩子有朝一日就要高高在上,而自己这么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却要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地行三拜九叩之礼……一想到这些,朱棣就感觉自己五内俱焚,他的心不甘了!

十七岁那年,朱棣娶了大明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二十一岁的时候,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古之燕地,今之北京。

表面看,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但也正是在这种顺利的假相之下,年纪轻轻的朱棣已饱尝了人世间所有的冷暖与悲凉。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荣耀总是由成功者高高地举起。而所有的成功又只能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哪怕是你的至亲

他是伴随着父辈点燃的战火长大的,到了燕地之后,更是经常争尘染战衣,跟邻居蒙古人打起了交道。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学会成功,在经历无数次的胜利与失败之后,朱棣终于发生了质的蜕变,他从一个战争的旁观者和参与者,化蝶成了战争的控制者、决策者。而那残酷的杀戮和遍地的骨骸更是冷却了内心剩余的那一点点儿热量。

此时,太子却在舒适的暖阁里读着孔孟之书,学着为君之道;太子的儿子也在锦衣玉食,万般宠爱。

这一切,如何让人心甘呢?!

如今,太子死了,太子的儿子又成了太子!所以,如果说此前的朱棣只是抱怨或心存野心,那么现在的他就真的有了动手的打算。

可是,叔叔要夺侄子的权力,更确切地说是臣要夺君的权力,这事儿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或借口吧!

侄儿的忧虑

一个人安心地走了,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安心走的是老皇帝朱元璋,忧虑的人是新皇帝朱允炆,那个被称作“建文帝”的21岁小青年。

因为这个小皇帝在高高的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就猛然发现,自己的头顶上还有九轮太阳!他们是他的九个叔叔: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尤其是那九轮太阳,更是炙手可热,他们因为要守护边界而拥有了太多的“例外”,而这些“例外”就是与朝廷讨价还价进而分庭抗礼的基础和理由!

其中,燕王和晋王的势力最大,他们各自带有十多万军队。但这两位还对另一位感到胆怵,那个九王中最生猛的宁王朱权!此人“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看似兵力没有燕王和晋王多,可他手下却有一支当年最为强大的武装——元朝归顺大明的蒙古兀良哈部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的八万骑兵!这支骑兵英勇善战,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国际快速反应部队”。

有这样一群如狼似虎的叔叔们在一旁虎视眈眈,坐在龙椅上的小侄儿能安心吗?就在小皇帝寝食难安的时候,有两个自以为是的书呆子出现了,一个叫黄子澄,另一个叫齐泰。

他们出的主意是:削藩!先下手为强!

于是,刚刚登基一个月,小皇帝就在对付叔叔们的棋盘上抢先下出了干净利索的几手:先把周王变成老百姓,流放云南;把代王迁到蜀地,看管起来;第二年,又“大义灭亲”地给岷王安了个“不法事”的罪名;最为惨烈的还是湘王朱柏,当他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时候,干脆把孩子老婆叫到一起,自焚了。

真是干净利索,毫不留情,好棋!好棋!

小皇帝如此的犀利,既是藩王又是叔叔的朱棣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了,不得不反了!

此时,另一个历史人物出现了,他也是一个和尚,真是缘分!这个和尚叫道衍。在他没有当和尚之前,他是一个叫姚广孝的读书人。与建文帝手下的那两个书呆子不同的是,这个读书人被历史唤做“政治家”,更为难得的是有个善终!

道衍和尚送给燕王朱棣一个很好的造反理由:靖难!清君侧!清除君王身边的那几个奸臣,诛齐、黄!

如此理由,可够“堂皇”的吧,这可是先帝留下的!

可当朱棣真正走上这个棋盘,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自己的战斗力虽强,但数量上有限,得找个得力的帮手和稳定的后方才行。

可这个帮手是谁呢?

四哥的来访

是啊,到底该让谁来帮自己一把呢?

宁王朱权和他的那支“国际快速反应部队”,还有那一大片地盘!

只是这些部队已经明令归宁王指挥,想要染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解决了宁王。

《明史·诸王列传》记载,大宁为“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军事巨镇。

宁王的封地在大宁,其统治中心就是今天的宁城县大明镇。朱元璋令宁王朱权掌握强兵猛将,镇守北边军事要塞,为的是防备元朝皇室卷土重来。

但此时此刻的宁王早已没有了“不负皇恩”的豪情满怀,他的心情十分的不爽—— 在这场削藩的斗争中,宁王也未能幸免,小皇帝对这个能争善战的叔叔也不放心。在对燕王动手的同时,也把手伸向了宁王。

只是,宁王并不想反!他虽然不愿意服从,却从没有反叛的企图。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入,确实存在着兔死狐悲的悲凉。

这一点,恰恰被朱棣恰到好处地利用了!

在一番精心的谋划之后,他决定率领自己的军队到宁王的属地去走上一遭。

皇四哥的忽然到访,让这位皇十七弟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他命令自己的军队做好准备,如有意外,就让这位四哥得到点儿教训。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宁王那颗警觉之心得以平抚:这位王兄把军队部署在城外,单枪匹马地进了城。

一见面,朱棣就摆出了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痛斥建文帝对他的迫害,并表示自己已经无处可去,只好来找兄弟当中间人向朝廷求情,赦免自己,顺便在这里吃上几天的饱饭。

很多时候,看似强大的人总喜欢对看似弱小的人表现出一点儿慈悲之心的,这是天性,比如现在的假乞丐之流行!

朱权欣然答应了朱棣的请求。

其实,宁王也有自己的谋划:这位一向号称藩王中最强的哥哥原来也不过是个软蛋,靖难靖到一半就准备投降了。中间人要做,可朝廷的脸子是阴是晴就不关自己的事儿了。

一切进展顺利,朱棣内心狂喜,是得寸进尺的时候了。他仍然是一副可怜相地向弟弟提出了另一个请求:自己的部下都在城外,多有不便,能否允许手下部分官吏进城,也好安排相关事宜。

当然,大批军队是不会入城的!!

宁王在得到如此保证后,又同意了。因为他相信,一群不带武器的人翻不了天。

可让这位宁王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一群不带武器的人带来了比武器更具威力的另一种武器。

兄弟的合作

金钱,大量的!

这就是朱棣让人带进来的另一种武器!

接下来,朱棣在弟弟家就呆得更加的安心了。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和宁王聊聊天儿、打打牌,再也没有提出过其他任何的要求。

这样的客人自然是受人欢迎的!但意思意思也就够了,时间长了也会让人烦。更何况,谁愿意让一个反贼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呢?

朱棣再一次显示出把握时机的天赋。就在朱权内心迫切地盼望他离开的时候,他主动提了出来了。

如是,主人当然是大喜过望,表示要亲自去郊外送行。

在郊外,这对兄弟无论真情还是假意或者各怀鬼胎,可戏还是要演下去的——

宁王(满面歉意):可惜我没有能帮上皇兄的忙儿。

燕王(笑容满面):既然如此,皇弟和我一起去靖难如何。

宁王(由晴转阴):如大哥需要什么可以直接说,靖难之事就不要再提了。

燕王(由晴转阴):我确实需要你,不但需要你,还需要你的朵颜三卫和你所有的一切,你跟我一起走吧!

宁王至此终于明白了,他的一切都没了,他的手下早已被哥哥收买,成了甘心情愿推磨的鬼!

人真是靠不住呀,以善谋著称的宁王就这样被另一个善战的燕王挟持了,一同踏上了靖难之路。

这一下,那个小皇帝可傻了眼,从龙椅上往下一瞧,竟然没有几个能带兵打仗的。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全让爷爷给“收拾”了,剩下的都是些“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们!

结果,几个回合下来,当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就被四叔给轰下了台,连其后事都成了历史悬案:一说自焚而死,一说也当了和尚。

几百年后,这段故事被一个伟人总结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至于那位宁王朱权嘛,朱棣称帝后也算是格外开恩了,没有兔死狗烹,而是把这位皇十七弟和他的子孙们安置到了江西。

到了江西南昌的朱权也挺知趣儿,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寓公,最后干脆结庐西山,做起了道士。他没事儿的时候还喜欢品品茶、唱唱戏、弹弹琴。最终,学道学出了八卷《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品茶品出了一本《茶谱》,唱戏唱出了一部《大罗天》,弹琴弹出了一把“中和”琴。

宁王所制“中和”琴,即是历史上所记载之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到现在已有500多年了。

如此看来,这位著述甚多的宁王朱权尽管没能当上皇帝,却比那位当上皇帝的燕王朱棣更让人有念头儿。这或许就是宁城人民至今还会念叨起那位江西道士的原因吧。

结尾是句俗话,那就是“常在江湖漂,哪有不该刀”。朱棣绝不会想到,朱权的五世孙朱宸濠也会来个“君子报仇,百年不晚”。这就是发生于1519年的“宸濠之乱”,因为朱宸濠也袭封为宁王,所以又叫“宁王之乱”。

打败宸濠的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全能的大儒,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