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叫229,只为卅九年前的那场壮烈!

 四十八顷氏 2021-02-02

在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大金沟村,今年已47岁的于凤全至今还记得,三十九年前的那一天,他被吓坏了;今年已79岁的韩瑞生至今还记得,三十九年前的那一天,他趴在山梁上,目睹了惨烈的一幕……三十九年前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一天……

那一天,是1980年11月10日——

有人说,那一天真的太难忘了;

有人说,那一天真的太惨烈了;

还有人说,那一天,是永远的那一天!

那么,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凤全 ,47岁 ,大金沟村民】:我当时的记忆当中,晚上黑天就跟白天似的,很大的响声,天就像亮天一样了。当时我还很小嘛,父母就给我们放到那个炕下的,炕席底根儿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在那儿,就在那儿静等静地呆着。窗户和呀、门呀,还有窗户纸呀都被震掉了,给震碎了。后来,等到快(晚上)10点了,陆续的,救火的人员和当地的老百姓就都来了,有认识的,我们都是一个村的。我父母他们一块参与救火,救火到晚上12点多钟,才把火给救扑灭了。救扑灭火以后呀,上级部门就来人了,来人以后火已经灭掉了。

在采访中,于凤全还告诉记者,三十七九年前,他还很小,但却记忆犹新。他说,房子呐,当时我他们那是泥巴房,那泥巴房上面都被那个……咱们想,当时也不知那是什么情况,都打的那个是小洞,有一两厘米深啊。后期是那个听当兵的告诉说,那是子弹打的。他说泥巴和土都能打这么深,他说如果是人的话绝对那可不是能接触闹着玩的。往那房上还有那个洞,就是被子弹打穿儿的。

如是,毫无疑问,三十九年前的那一天,有飞机失事了,一架飞机突然从天上掉了下来,爆炸了,下面的这篇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

              11月10日  天气:晴

今天晚上6点55分发生了飞机爆炸事故,在张木土沟火光冲天,浓烟弥漫,我大队全体基干民兵和很多中年人就都跑去救火了。我背起药箱,先到大队部,有大队会计黄金英,还有村民王成、李珍、药房的调剂金文远等。大队会计让我先别去现场,让我先等着听信儿,有人受伤了,给信儿你再去,有人回来叫你就去,我就在大队部等了一小会儿。不一会儿,公社有个姓王的团支部书记和段岐山,他是大队的民兵连长,来了。我和他们去了供销社,给公社打电话,把现场情况报告给公社。公社又向县有关部门报告飞机失事的情况,火烧面积大约是10亩左右,有见肉体、铁块、子弹等实物。向上报告完毕后,我们回到大队部。接着,县武装部的、公社武装部的和赤峰部队干部都乘车来到现场,保护现场,把飞行员的骨肉拣捡起来一些。

上面的这篇日记就写于三十九年前,日记的主人叫杜金海,今年63岁了。三十九年前,他还是大金沟村里的一个赤脚医生,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那一天,他还在日记里写道:“第二天,也就是11号上午,我去张木土沟飞机失事现场看了一下。这一天去看的人挺多,有我们大队一队、二队、三队、四队,还有西沟的村民和苏家窝铺的,很多人,都来到现场。我们所有去看的人都感到很惊讶,感动心情不无法平静。听说,这是一位36岁的飞机飞行员,还是北京的家,有两个小孩儿,真是很可怜他,又是我国的一个大损失。”

但在当时,却没有一个村民能够探知到这名飞行员的名字。实际上,即使是在三十九年后的2019年7月4日之前,也没有几个村民能够知道这名飞行员的名字!但是,他们记住了,在他们的村旁,有过这样一位英雄,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好人,为了他们牺牲了!

那一天……

三十九年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镇大金沟村还归辽宁省管辖,大号叫当时称“辽宁省昭乌达盟宁城县三座店公社大金沟生产大队”。而飞机失事的地点就在大金沟村的村头,小名叫当地人称“张木土沟”。

【韩瑞生 ,79岁 ,大金沟村民】:我当时还参加扑火去了,他掉下来就是为人民服务了,要不然的话他就掉到营子了。他掉下来的地方就在山顶上,我们就在山下住呀!差一点儿他就掉到营子里了。当时,掉下来的时候我趴在山梁上都没敢起来。他是牺牲了个个儿(自己),救了老百姓了呀,我到现在我也都想着他。那个肉呀崩碎得一嘎达一嘎达地,谁看了都心疼,我也是心疼,那就真是可怜呀啊。火就当时不小呀,都到不了跟前呀,儿。那个炮弹“邦邦乓乓”地响呀啊,只能在火场的外面清出防火道呀,要不就没治了。当时并不知道是飞机掉下来了,到处烧得通红呀,直到后来上面来人了,我们这才知道,那时候天已经黑了。

“那一天,真的是太壮烈了!”

说这话的叫张文善,今年78岁,时任大金沟生产大队大队长。他说:“事情发生后,我们是给邮局打的电话,让邮局把情况再向上汇报,因为那时候的通讯可没现在这样发达,没有电话呀。打电话时已经是当天晚上八点开外了,他们(指军方和有关部门)到来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了,都十点都多了。因为这其中有个差岔头儿,飞机是在喀喇沁旗方向从雷达屏上消失的,所以以为出事地点在喀喇沁旗,没想到在宁城啊。而来宁城时又走差道了,以为是在存金沟。当他们来了,我们才知道这是飞机失事。当时还不时有炸弹爆炸,但谁也没数呀,过后估计有三四十声吧。它那个炸弹还有没炸的,是带子母筒的,应当是机关炮弹,还有一个成箱的,没有炸,被军队的人拿走了,响的那个是半箱。”

据张文善和韩瑞生推断,从现场爆炸情况后,失事的飞机应当是带实弹飞行的,飞行员是为了躲开村庄才没有跳伞啊。对此,于凤全也可作证,他说:“灭掉火以后,我小那时候那还是一个孩子,灭掉火以后,那儿都不让去嘛啦,部队有两个人天天陪着我们玩儿嘛,觉得很好玩儿。他捡来那种小子弹,拣来几个子弹告诉我们,这叫子弹。他说再遇到这种东西是不能玩儿的,要交给家长,怎么去处理这,就给我们讲解这些东西。还把那飞机上的一些个危险的残骸还拿给我们看,因为我还有妹妹和姐姐嘛,当时都在,便把这些东西给我们看,说这东西是不能玩的,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危险的。在那个事后以儿后,部队的人走了以后啊,我们都出来了,事的现场我们都可以来了。来了以后还能陆续地发现一些,就是飞机残骸陆续都有的是,就是这周围,差不多一两里路地的范围内,都能随时拣捡到飞机上的铁啊铝啊这些东西这些金属,还有甚至说是,。因为是冬季,包括还发现了烈士的一部分遗体,还被发现了。因为当时他肯定是没有被取走,不可能被拾净就是,就是咱们那时还小,也不知什么叫害怕,感觉就是满山遍野的就是,随便就能拣到这些飞机上的铁啊铝啊这些金属,就是那种现象。”

当年,于凤全家距离出事地点只有几百米,中间只隔了一条深沟。而且,于家是住在山上的独一户,其他村民全住在山下,但直线距离也不过半里地。“我们家中距离这儿(指出事地点)真直线距离两百米,就是中间有个沟嘛,那个沟是很深的,如果绕这个沟过来就有三四百米,就在那前面对着就是。”于凤全指着远处的一个破房框子说,那里是他儿时的家。

据记者了解,三十九年前,大金沟村有村民220多户,870多口人!!。

那么,这位为了大金沟村民而牺牲的英雄到底叫什么名字呢?魂归何处?三十九年已经过去了,村民们的呼唤还在,寻找还有!

这一天……

这一天,2019年7月4日,大金沟的村民们终于知道了那个英雄的名字——魏志尧!因为,魏志尧的妻子、儿子和亲人来了,来到了这个三十九年前就应当来的地方。于是,很多疑问有了答案——

魏志尧,1945年5月出生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公社周口村生产队,高中文化,父亲叫魏友,哥哥叫魏志远,母亲早逝。1964年8月,魏志尧于北京房山县选飞入伍,1965年在某部加入共青团,1967年6月在第二航校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1968年6月按期转为正式党员。1977年,魏志尧被任命为空军航空兵某部中队长;1978年荣立三等功,11月任命为副大队长,1980年11月10日在飞行训练中牺牲。魏志尧的妻子叫芦玉华,未改嫁,为魏志尧养大了两个儿子:宇翔和宇宁。现在,宇翔和宇宁都已成家立业,有了儿女。此次是宇宁陪伴母亲来到了大金沟,宇翔因女儿高考报志愿而未能同行。此次同行的还有魏志尧的外甥魏建军和侄儿魏洪东。

【魏建军 ,60岁  ,退伍战士】:我叫魏建军,烈士是我的亲姨夫,当时我也在这个部队吧当兵,同在部队服役,但当时我是一个后勤兵。我对我的姨夫是有印象的,每年部队不都有探亲假嘛,他就会到我们家去,去看看去。我感觉他是一个挺活跃乐观的人,我听我姨说他年轻时挺喜欢文艺的,你看以前不是野营拉练什么的嘛,他在说快板书,负责搞文艺。我还看过这样的一张照片呐,当时他负责搞文艺正说快板书呐。其他的嘛,他办事特认真,办事儿挺认真的,那个笔记吧都特别的工整,这我都见过,还有就是部队的纪律和政治觉悟都特别的高,要不然你说也做不出来这种舍小家呀顾大家呀的事来。

我是一九七九年参的军,我到部队一年多,他就出事了。唉,应该是出事以后的第二天,应该是我姨先知道的。后来吧,我的战友吧,我就感觉他们跟我关系有点不对劲儿,平常你说都大家都说说话聊聊天吧的,但那天都突然都像变了一样儿,都坐在我身边呆待着,就好像就怕我出现什么事儿似的。然后别人就告诉我说‘你去你姨家一趟吧,说到那儿瞧瞧去。’我问什么事儿,他们又说没事儿没事儿,就是去看看去呗,还派了一个战友陪着我去。早上去的,当时也没告诉我怎么回事儿。

到了我姨家,看到有很多人,就知道出什么事了,那个楼上都是人,而且那个飞行员住在一起的那个地方,那个都是飞行员们的家属。好多人看到我,有的就流泪了,就知道我是这个亲属。他们都说你来了,我说嗯,到现在我也没想到是这种事儿!唉,以为是受伤了,没想到是牺牲了。但当我一进门,就知道出大事儿了。我不是叫建军嘛,我姨一见到我就哭着说,军儿啊,天塌下来了。当时,我还安慰说,没事儿吧,这事儿还没确定呀。但是当时已经确定了,我还在安慰我姨,我姨就晕过去了。当时我姨家的两个弟弟还很小的,大弟弟还在正上幼儿园。后来,部队通知家属,要我跟着来赤峰,也是为了照顾我姨。但当时没有让到现场,怕家属情绪太激动,只到了赤峰的机场。然后,部队里的领导跟家属介绍了情况。我记得追悼会应当大概是出事后的四五天到一周后开的,也是在赤峰机场的礼堂开的。

“终于知道他的名字了!”

这一天,大金沟的村民们奔走相告。

这一天,大金沟的村民们还确定了他们早已有的猜想:据军方介绍,当时塔台的确给魏志尧下了可以跳伞的指令。但魏志尧却说,下面有村庄,不跳了!还有一个细节更加的令人震撼,那就是军方在分析这次事故时,发现飞机的风速管是完好的。这说明,在那样危急的时刻,魏志尧还曾想过将飞机拉升,还在想着控制飞机!

这一天,魏宇宁终于第一次跪在了父亲魏志尧的牺牲地,流着泪说:“爸爸呀,你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了,这里是您的第二个故乡吧。三十九年了,终于来这儿看您了。您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大金沟的乡亲们到现在也没有忘记您,家里人也想念您。当初,您舍弃我们,心里也挺怪您的,我们还那么小,就没有父亲了,但是现在我理解您了。”而魏志尧的结发妻子芦卢玉华却因山高林密再加上年老体弱,没有能够爬到丈夫的最终玉碎之地,只能站在半山腰,遥望着那个伤心之地,一遍又一遍地念叨道着:“我当时就想呀,快给我一颗子弹吧,我想陪我的丈夫而去呀。”有一个村民也跪在了魏志尧的牺牲之地,他说他要代表大金沟一、二、三、四、五队的老百姓给大恩人磕个头!

这一天,大金沟的乡亲们还知道了魏志尧烈士的呼叫编号为“两两九”,——229!

这一天,请呼叫两两九,呼叫229号飞行员,只为三十九年前的那一场壮烈!

    配图由烈士家属提供,图一和图三为烈士遗像,图二为烈士证书,图四为烈士家属合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