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发民】金秋十月冰城行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1-02-02

金秋十月冰城行

金秋十月冰城行

在我的心目中,哈尔滨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就连那汉语拼音都是特殊的。

一提起哈尔滨,我便会想起东北、黑龙江。那里是祖国的最北端。那里有祖国最北边的城市漠河,如今的漠河已经是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了;著名的松花江沿着城市中心穿过,只因松花江沿西南东北方向斜穿而过,因此,街道的布局也多是斜的,让人辨不出东西南北;那里有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的哈工大,那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至今还在全国享有很高地位的985大学;那里的呼兰河是著名作家萧红的故乡,记载着一代才女的爱恨情仇;那里又是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早、受苦最深的城市。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先生演播的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以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诵,跌宕起伏的情节,引起了全国读者的共鸣;那里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太阳岛。每当我想起太阳岛就会想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那力透天空的女高音《太阳岛上》:“明媚的夏日里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迷人……”听的如痴如醉,心儿早己飞了过去;那里还是著名的冰城。近几年来,每年都要举办冰雕展,精美绝伦的冰雕艺术,五彩缤纷的景色变幻,游人们尽情游玩的场景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加增添了那里的祥和欢乐。

每当想起哈尔滨,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第一次哈尔滨之旅。那已是26年前的事了。

我和妻子是1991年“五一”结的婚。七月份高考,大侄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哈尔滨商学院。大哥考虑到我刚结婚,就决定由我和妻子去送,顺便旅游中度蜜月。那时候没有高铁,坐飞机又太贵。我们一行三人坐的是硬座。火车也不能直达,要在北京倒车。从渭南到北京足足坐了14个小时,从下午近二点上车直到次日凌晨四点多才到北京站。

那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除了先买票的人有座位外,其余的人都是站票。沿途各站都有上下车的人,上车的人多,下车的人少,且许多民工背一个很大的蛇皮袋子,里面装着铺盖行李,手里提着手工的布袋子装一些吃的东西。总之,车厢内到处都站满了人,要想过去都很困难。随行的乘客中,条件好的三三两两喝着饮料,抽着香烟,支起牌桌玩起了扑克。有的人站困了就靠在旁边的坐椅上。因为时值九月十号前后,关内的气温还是较高的,加上人多拥挤,让人感到热的难受。我们去时带了两个大的塑料水瓶,三人轮换着打开水,偶尔也玩玩纸牌,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着睡觉了,一路上也不知多少时间在清醒多少时间在睡觉,反正凌晨四点多钟到北京时感到既冷又困。由于早上六点要换乘去哈尔滨的列车,我们谁也没敢出去玩,一直在车站候车大厅等了两个多小时。我还是改不了爱看书报的习惯,掏了些零钱买了些很有看点的报刊回来,好象买了一份《参考消息》,一份名星八卦,一份所谓的《机密內参》。直看得让人入神,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过去了。

早上五点多钟天还末明即洗漱刷牙,活动筋骨,吃点早餐,六点多钟又坐上了直达哈尔滨的特快列车。

北京至哈尔滨124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16个小时多,于晚上10时许到达哈尔滨火车站,由接送的校车直接拉到了学校。

因时间原因,我们在哈尔滨只待了一天就去北京了。

1993年3月,因亲戚的事情我又第二次去了哈尔滨,这次去除了办亲戚的事情外还游览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太阳岛。

人常说:无巧不成书。真想不到我这生还会有第三次的冰城之旅。

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找了个对象是哈尔滨人,这次是应亲家邀请去的。

10月2号下午5时许,我和妻子乘东方航空公司的班机直达哈尔滨。

飞机起飞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飞机好长时间都是在云中穿行,大约四十分钟后,当飞机爬升到六千多米高空的时候,己经上到了云层上,只见运方的天空格外湛蓝,机身下的白云花团锦簇,身后的西方天际,西下的夕阳格外耀眼,当我朝后看时直刺的我睁不开眼,急忙的收回来继续领略眼前的美景,一幕幕乘飞机的往事浮现在脑海里,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晚8点多钟到达哈尔滨机场。此时的冰城气温只有8摄氏度,西装革履的我显然感受到了冰城的寒意。

这次冰城行共三天,主要参观了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太阳岛、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松花江铁路大桥。安排的非常充实。

阿城是阿勒楚喀的简称,位于哈尔滨市中心东南约40公里处,人口约60万,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大金国时的第一个都城即在此,称金上京。故阿城也属于历史名城。我虽早已知道阿城,但真正参访阿城还是第一次,让我非常感动。特别是儿子对象高中时的母校就在此,可惜的是来时学校基建,没能入内参观,留下了一大遗憾。

位于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我们这天参观的重点。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位于阿城区南郊2.5公里处,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博物馆建筑主轴与次轴交角 120度,暗喻金朝120年的历史;大厅入口处的4级台阶,象征着在阿城主政的4位皇帝。馆内分地上地下两层,是全国唯一展示金源文化历史的博物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设九个展厅,地上五个展厅,地下四个展厅。地上五个展厅,包括序言厅、金上京发展历程展厅、经济文化展厅、金源文化艺术展厅和金代铜镜专题展厅。序言厅正面是金代在上京称帝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吴乞买、熙宗完颜、海陵王完颜亮四位皇帝的石质圆雕胸像,两侧布置十六面金代日旗、月旗,用以烘托金代历史的雄伟辉煌。展厅在显著位置上展示了金代的疆域和上京的辖区。从那斜墩式地图上可以看出金之封疆辽阔,北以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和鞑靼海峡为界,包括库叶岛都在金的版图之内,它为清代的疆域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疆域的缔造做出了贡献。第四展厅为金代铜镜专题展,共展藏铜镜226面,金上京一带发现的铜镜特多,如此丰富,如此集中,国内仅见。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集中收藏和展览金代文物的博物馆。馆藏金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达21件,文物中包括一级藏品30件,三级以上藏品56件。这些文物荟萃了金上京地区的文物精华,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是500多面铜镜,其中以珍贵的金代铜镜和各朝代龙纹镜为主。这些铜镜历史久远,上至战国时代,下至明清时期。铜镜的纹饰也非常丰富,既有具有金代特色的鱼纹镜、鱼化龙镜,也有专供古代皇家贵族使用的龙纹镜,还有海兽葡萄镜、铭文镜等。

参观中,我们叫了导游,一面认真的听着讲解,一面拍下我们喜欢的景物。

这次参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大金历史课,收获颇丰,十分惬意。

4日是中秋节。很难得的一周内喜迎“十一”、中秋双节。早八时五十分驱车前往今天游览的目的地——太阳岛。

1993年去冰城时,我曾游览过太阳岛。当年是冲着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去的。几十年过去了,对太阳岛的印象己经十分模糊了,但对《太阳岛上》这首歌始终没有忘记。

中秋节这天,难得的好天气,阳光非常灿烂,天空蓝的没有一丝云彩且没有风。去太阳岛的人非常多,十点多钟的时候,停车场已经停了好多车,我们找了车位停了车,在景区大门口拍了一些照片,等两个孩子到后买了票进了景区。

当走到一百多米深的地方时,树下的音响里正好播放着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听着听着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即使离开很远了,郑绪岚的歌声好像还在耳际回荡。

如今的太阳岛,已经建设的非常美丽了,到处都是花草,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彩色的,非常好看。当我们上到云水阁的楼顶时,举目四望,湖水非常清澈,偶尔有小游艇从水面中游过,远处的一串白塔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耀眼。亲家高兴的招呼我们每人都照一个单张。我向来喜欢摄影,看到如此美景,也不失时机的拿起手机照了起来。下了云水阁,我们又去游了天鹅湖和松鼠岛。天鹅湖中有数只白的黑的天鹅在水中游弋,并不时的发出:“鹅、鹅、鹅”的叫声,引得周围的游客一阵惊喜,大家不约而同的拿起手机拍照,湖边路过的孩童也在家长的教导下朗诵起了那首著名的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稚嫩的童声、拖长的尾音以及不太准确的发音引来了大家的欢笑声,平添了旅游的兴致。

再往前走就到了松鼠岛。所谓的松鼠岛其实是一块封闭的高地,旁边有一些小溪流,岛上建了好几个人工的鼠窝,里面养了一些小松鼠,爱玩的游客们会买一些鼠食给松鼠吃,特别是那些小朋友,玩的非常高兴。由于地域的原因,太阳岛上的松鼠和我家乡的松鼠长的不一样,家乡的松鼠是金黄的,非常好看,这里的松鼠是黑的且样子也有点不一样。

出了松鼠岛,我们一行行走在花草丛中,亲家也想着各种办法采用不同的角度,分单个和多组合的给大家拍照,玩的极有兴致。

大约30分钟后,亲家提议我们上到观光大道上去看看。所谓观光大道其实是松花江支岔边上的防护堤,宽十多米,堤的一边是太阳岛景区,一边则是松花江支岔,堤上绿树成荫,有的高大参天,有的则是灌木丛丛。大堤的路面上铺着红色的塑胶,不时的会有小情侣或一家三口骑着多轮单车从上边经过,有的骑到我们身边时还会客气的让我们给他们拍照留念,我们总是尽力的做好,他们也总会客气的说声谢谢。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善意与和谐,让我们感觉到生活到处都是美的,更加增添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大道的另一侧简直是另外的一种景像了。湖水清澈,碧波荡羡,水边的芦苇丛一人多高,在风的吹拂下随风飘荡着,洁白的芦花随风摆动的姿势十分好看,整齐洁白的芦花反射着美丽的阳光有时刺激的人争不开眼,看到这样的美景,过往的人谁还愿意错过这样的景致,纷纷摆着各种姿势尽情留影。

我们一行六人显然也被这样的美景感染了,每人都拿着自己的手机拍着自己理解的美景,理想的画面。亲家显得更忙了,除了自己创作外,还要组织大家拍照留念,偶尔再给其他的游客照照相,显得忙碌而充实。

至此,美丽的太阳岛就参观完了,整整历时四个小时。我们离开时己是下午一点半钟了。

5日早餐后,我们六人打了二辆车直接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俄国人于1907年建的,距今已经整整110年的历史了。出于对宗教的敏感,我一般是不喜欢去宗教场所的。这次应主人邀请,我们还是细心的观看了一番。刚一到免不了照一些照片。妻子照的特别认真,旁边的人也邀妻子给他们照相,此时,一群鸽子绕着教堂的顶部逆时针转了好多圈,妻子总是要等到鸽子飞过来的时候再照,也深深的感动了游客,游客连说谢谢。随后我们又去参观教堂北侧的喷泉广场,那时,正好有喷泉喷出,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进教堂参观去了。

圣索菲亚大教堂通高53.3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始建于1907年,最早为全木结构,现存建筑是1923年重修历时九年于1932年建成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儿子买了票后,我们就进入了一楼大厅。这里已没有了俄罗斯人的一点点痕迹了。也许是长假的原因,参观的人特别多。一楼的大厅墙壁上悬挂了数百张老照片,讲述着哈尔滨开埠以来的历史变迁,我真为哈尔滨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工业成就感到骄傲。

从教堂出来后,参观了中央大街、哈尔滨抗洪胜利纪念碑后,在江边照了几张相,就去参观哈尔滨铁路桥了。

该桥最早为俄罗斯人所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巨变,最终回到人民政府手中,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铁的发展,在老铁道桥的东边新架了一座新桥,这座老桥己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辟为博物馆,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看完大桥,想想这桥已有百年历史,再想想在河上建桥之艰难以及过去技术条件的限制,我真为过去人们的智慧所折服。

参观完大桥己是下午一点多钟了,亲家领我们去“张家包”店吃张家包。

张家包已有百年历史,在哈尔滨非常有名。我们步行过去,到时已二点多钟了,店里人很多,楼上楼下的桌位全占满了,我们抽了一个号C15,前面有二位需等待,大约需要14分钟。约14分钟后真的微信叫到我们了,时间分毫不差,让我们感到很好奇。

亲家为我们点了六个莱,其中的一个莱叫“锅包肉”,是用面芡加鸡蛋挂到里脊肉上油炸的,黄亮亮的,油而不腻,非常好吃,我一个人就吃了五块。我们点了16个张家包子都没有吃完,只好打包带回家了,算是了却了主人的一桩心愿。

这就是我的第三次哈尔滨之行,既参观了哈尔滨的著名景点,又吃了哈尔滨的名小吃,玩的非常愉快。

我的三次哈尔滨之行都与亲情有关。第一次送侄子上学,第二次为亲戚办事,第三次因儿子的婚事,每次都离不开亲情,因此,我将哈尔滨之行定为亲情之旅。

这就是我的哈尔滨情节。

虽然离开了哈尔滨,离开了孩子们,离开了哈尔滨的亲人们,但我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还在想着哈尔滨的美景,这几天美好的经历,亲家一家细心周到的安排。

这无疑是我今生最愉快的一次旅行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赵发民,生于1962年,临渭区丰原镇人,1980年蒲城师范毕业,1987年陕西教育学院进修。爱好:读书、写作、散步。《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