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金】一位老知青的记忆 七绝组诗(新韵)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1-02-02


一位老知青的记忆     七绝组诗(新韵)

"中国诗词”同题《知青》

一位老知青的记忆     七绝组诗(新韵)

       《下乡》

当年旺盛豪情满,

毕志红心蕙质真。

坦荡欣然乡里去,

欢歌好梦坐风云。

       《在乡》

雁落平沙留素影,

茅屋寄住也清欢。

七年寂寞荒郊外,

姐弟辛劳伴雨眠。

       《离乡》

号令一声如浪卷,

成群结队作工人。

多情自笑春风得,

立业成家半世勤。

       《晚年》

七十暮岁夕阳近,

雨雪寒江骏骨优。

老凤儿孙皆奋进,

痴翁翰墨写风流。

       《返乡之一》

暮岁归乡寻故地,

茅屋已换小洋楼。

孩童相见生疏去,

老酒一壶醉梦悠。

       《返乡之二》

梦远萦怀常念旧,

乡亲絮语在昨天。

凝情领略冰壶意,

共度纯真未忘泉。

       《乡愁》

质朴乡亲难割爱,

春风化雨润心田。

从师父老人生路,

砥砺前行不怕难。


随笔     关于"知青"

  "知青",一个时代的符号,是历史的沉彩。

  现今的90后,因为没经过知青的风风雨雨,所以很难懂她。我儿子四十出头了,他总觉得知青岁月,只是父母辈梦呓的故事而已。外孙女七岁,她问我"啥叫知青下乡"。而中国诗词本次同题《知青》,顿时激起我对往昔的追念。那时的"知青",现在多是翁妪,"新初三"们也六十五、六岁了,而"老三届",竟然白发苍苍,步入老迈。

但从未听到他们的抱憾,他们无怨无悔,与坐地农民一样,同受艰苦磨砺。苦,当然是难言的苦,而在苦中他们将青春献给了广阔的天地!他们中当教授、当老板,固然有,但凤毛鳞角。而上百万的知青,却将汗血洒在了边疆,抛在了北大荒,流进了厚重的土壤。

现在,应记住他们的血色浪漫,记住那段艰苦岁月中经受磨练的年轻身影!

中国诗词此次的同题《知青》,是一个光彩而接地气的主题,是令人永不忘怀而充满正能量的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王世金,笔名草根吟叟。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人。七十二岁老夫。平生酷爱古典诗词曲赋,亦笔耕不辍。多年来,在《中华诗词》等纸刊及网媒发表诗词曲赋、散文随笔及论文等三百余首(篇)。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协《诗刊》子曰诗社社员、东方文明传播会辽宁分会会员、大连市及瓦房店市诗词学(协)会会员。老夫庆幸是在组织的人,有纪律约束。为防老年痴呆症,坚持每天舞文弄墨。喜欢粗犷并兼容婉约,携诗词同醉,简单生活。抒平民乡愁,品世间百味,老牛耕地,望诗意远方。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