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和中国并列的世界帝国,国民融入中国,继承人放弃国家移居中国

 新用户41015886 2021-02-02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聊白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安息虽然也是强国,但是在汉朝面前还是稍逊一筹。首先,安息国境内多山,适宜居住的平原地区不算很多;第二,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安息都比不了汉朝。
直到西汉初年,华夏子民认为世界是由二元构成的,除了华夏外,只有北方的胡人,也就是讨厌而又强大的匈奴。汉武帝和大臣们虽然知道在秦国的西边,应该还有一个大月氏,但仍把其归为胡人。
为了一同打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那个大月氏。没想到张骞这一去就是十年,带回来的消息更是震惊朝野。大月氏已迁往极西之地,而西域纵横数千里,有数十小国,且大多与匈奴敌对,大汉在西域完全可以大展手脚。
在西域的更西之处,还有一个疆域、人口均不亚于大汉的国家——安息帝国,欧洲人称其为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建国于公元前247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要早一些。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
安息帝国起源于伊朗高原,是个奴隶制国家,曾与古罗马帝国打过很多仗。古希腊时代的波斯骑兵以骑射为主,经常败于重装步兵之手。而安息帝国则以强悍的重甲骑兵闻名,冲击力惊人,普通步兵远非其对手。
古罗马帝国多次对其发动远征,大多无功而返,还赔上了好多执政官和贵族。连镇压奴隶起义的克拉苏,也是死在与安息的战争当中,据说他死于衷爱一生的黄金,形状极惨。
安息帝国的位置非常重要,正好处于古丝绸之路上,一端连接汉朝,一端连接罗马帝国,再加其本身拥有的庞大市场,很快就成为连接欧亚两洲的商贸交易中心。
安息帝国在鼎盛时,除了伊朗高原外,还统治着如今的阿富汗、印度西北部,以及两河流域。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强国之一。
张骞第二次再出使的时候,专程到达安息,拜访其君主,达成了开辟贸易通道的协议,丝绸之路就这样繁荣了起来。安息帝国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做起了买卖,凡是过安息境内交易的丝绸商一律需要缴税。
丝绸是当时罗马帝国从中国进口的最昂贵的货物,而且贸易量也很大,安息靠着丝绸交易税大赚一笔。除了丝绸,安息本地盛产香料和香水,还有一些中原少见的水果与动物,汉朝商人路过安息时,少不得买一些香料带回去,安息又能再捞一笔。
看到中国的繁荣后,很多安息民众随着商队来到中国淘金,更有人打起了“移民”的主意。而中原王朝从来不排斥这些外来的商人,安排他们聚居在甘肃一带。
不仅是普通老百姓选择移民,就连安息国的皇亲国戚也会选择到汉朝居住。本该继承大统的安息太子放弃诺大的帝国,将国家交付给叔父,自己则选择出家为僧,献身于传播佛法的大业。
公元147年,这位安息太子万里迢迢来中国弘法。很多安息甘心情愿地跟着太子一起到了中国,并且定居了下来,他们主动学习汉语,积极融入到汉朝的社会生活中去。
为了方便与中国人的交流,他们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安,以纪念祖国安息。这位太子也一样,给自己取名叫做安清,后世也称其为安世高大师。
后来,这位安清和尚苦心悟道,终成一代高僧,不爱王位爱古佛,还不远万里来中国传教,在整个历史上也算是极其难得的。比后世那个皇帝和尚两不误的梁武帝,显然更值得尊敬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安息国民一开始聚居的区域在甘肃,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迁徙谋生,安息国民几乎遍布全国,他们不断生存繁衍,逐渐和中华民族交融在了一起。
现在,我国一部分姓安的人可以追溯到当年安息国的后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鲜卑安迟部或唐朝“昭武九姓”后裔,有不少是当年那些安息人的后代。
安息人大概是中国接待的第一批外国移民,紧随其后的粟特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等等都走上了相似的道路。连最难同化的犹太人,最后都被完全融合,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安息帝国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国家治理水平比汉朝、古罗马要差一些。经过数百年的对抗,安息帝国持续衰落下去,再加上内部争斗日益激烈,终于在公元226年灭亡,取而代之的是萨珊波斯。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