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若是何以琛,她会是赵默笙吗?

 法律研习所 2021-02-02

自顾漫笔下的小说《何以笙箫默》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年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和电影,迅速走进了大众视野。

在中国,这个不是很法治的国度里,人们基于电视和电影对法科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有了一个懵懂的认知,由于主角何以琛的原故,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法科生的未来是光明的,是有能力把控自己的命运和爱情的。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中的何以琛走出小说后,早已经被脱胎换骨,各种光环也不再灵光闪闪。

小说中的何以琛家境贫寒,幼年命运多舛,父母较早离去,在这样的一个极为不利的环境中,何以琛却能排除万难,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知名法学院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法科生。

这一点相比于一些经不起打击从此堕落下去的孩子来讲,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那时,也许用“上帝对每个人是公平的,当一扇窗关闭时,另一扇门也同时为你打开了”这句话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在今天,可能就是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极大挑战。

在大学时光里,何以琛更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赵默笙,而且从赵默笙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

究其原因,何以琛长得帅是一个原因,但这决不是唯一原因。

不然,韩国的整容产业也许早就是绝对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了。这也刚好回应了古人发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的千古感慨。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古往今来,无论多么纯粹的爱情都不仅仅是两个人事,不然也不会梁山泊与祝英台的美谈,更不会有人看到薛之谦和高磊鑫复合后哀叹自己再一次失恋。

同样,何以琛和赵默笙的爱情也因为反腐的大势和家庭的恩仇而不明不白地中止七年,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定为中断。

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爱情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就如果没有说得清楚法何时产生又会何时随着国家消亡一样。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爱情,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有缘怎会不再想见。

七年后,何以琛再次见到了赵默笙。此时的何以琛已经是知名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已经实现了从底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完美蜕变。

不知道,这一荒谬的假象鼓动了多少法科生投身律师行业,期望着有一天成为法官和检察官眼中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站在刁民一边的高级流氓。

最后,却发现成为令人敬仰的大Boss,只是一个美好而虚幻的梦中愿想而已。

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是从来都不会同情弱者。如果同情的话,那一定是在小说里。

小说中,用赵默笙赠于的500美元创业成功的应晖,在本应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时,却放弃了自己所深爱的已经是名义上夫妻的赵默笙。

也许,这是真爱;也许,这是假爱。到底是真爱还是假爱,恐怕无人说得清楚。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真爱一个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对一些付出也不会要求什么回报,甚至有时清楚地知道明明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会一如既往地付出。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何以琛和赵默笙的爱情结果是美好的,也许正是因为曲折,所以才会刻骨铭心,引人入胜。

正是因为此,大多数的法科生可能也会期待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等到自己心中的那个赵默笙或者何以琛。

可这也可能真的是一个期待而已,因为自己不是生活在小说里,没有任何可以引以为豪的光环。

每每接触《何以笙箫默》,经常让人想起一个哲学话题:没有经历风雨的爱情是不值得珍惜的爱情VS平平淡淡才是最为真挚的爱情。

不知道今天的你是前者的支持者还是后者的支持者,对真正的爱情又有什么看法,对法科生的爱情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