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061 LEON:关于成长的终极思考——何为成长?为何成长?如何成长?

 追光者札记 2021-02-02

在后台回复2017LEON送给你一个锦囊

 

如果偷懒,那在战争中是很容易被干掉的,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

在9月3日晚上9点,成长联盟QQ群举行了第5次LeonRun成长论坛暨8月份的月论坛。原本应该安排在8月份,但是考虑到周末大家更好安排时间,就顺延到了9月份的第一个周日。本次论坛主题是《关于成长的终极思考——何为成长?为何成长?如何成长?》,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解读,我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对成长新的认识。这里对本次论坛做一个复盘。

001

为什么会确定这个主题

第三期“100天持续行动训练营”还剩下最后一个月了,一些会员的行动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比如最近坚持写清晨三件事的小伙伴已经非常少了。另外,在一些小组,成员们的行动也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中断,甚至是被淘汰。

归结起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动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支撑自己的持续行动了。而重新思考关于成长的终极问题,去认真想一想“何为成长,为何成长,如何成长”三个问题,也许能够让我们重拾动力和信心。

002

何为成长?

其实关于成长的定义非常非常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解读。这里介绍scalers的定义,并做一个详细的解读。我认为他的定义基本上抓住了成长的几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和特征!

Scalers对成长的定义——

成长是由个体主动发起,以突破局部为导向,持续演进的行为过程。

有几个关键词。

个       体——

当然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自己。是成长的主体和原发点。

行为过程——

这里要注意,成长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过程。并且,要获得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行动过程”的。必须要有所行动,而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

最近我在看《战争论》这本书,从战争的角度去思考成长的问题,其实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为,很多问题放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那么深刻和清晰的理解。比如,面对战争就一定要做好流血冲突甚至牺牲的准备,那同样的,面对成长,我们也一定要做好“流血冲突”的准备。也就是要做好对困难的充分准备,你不要想着舒舒服服地制定个计划,下个决心,看两篇文章就成长了!你必须克服一切阻碍,行动起来,去扎扎实实地做事情!而树立了“要成长就要费尽心力”的观念,那你也就不会再想着偷懒了。如果偷懒,那在战争中是很容易被干掉的,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

主动发起——

意味着要做出选择,承担责任,明确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成长过程中要拿下的山头,就必须要主动去攀登,去经历那些艰难困苦。当然,一定是自己主动认识到了成长的需要,然后也才会主动去做事情。

突破局部——

打破当前的平衡处境,进入新的平衡。有逃离自己舒适区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自身可能都处在一个局部当中,看不到更加多彩美丽的世界。而成长就是要突破这个局部,或者干脆可以叫局限,去触及更加广阔的世界!具体而言,需要突破哪些局部呢?比如,认知、格局、价值观、知识体系、人脉,甚至是自己的活动空间等等。

其实在成长联盟就给大家创造了一些突破局部的途径。比如通过成长联盟去链接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小伙伴,扩展自己的人脉。

持续演进——

我们无法在短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成长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旅途,我们将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并且,想要得到成长就需要一直用力,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

外界环境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大家都在追求成长的时候,如果你停止不前,难么相对而言,你就必将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就要经受现实生活的无情打击!这个性质也决定了成长“互斥性”的特性,你不成长,别人的成长就会让你落后。

另外,关于成长还有一个关键点。成长其实是有一个状态差的要素在里面的。这个状态差跟时间相关。追求成长一方面是一个过程,另外一方面也是持续行动后的时间点与之前的一个时间点之间状态差别的体现,而这个状态差别(简称“状态差”)就是成长的结果。

这也提示我们,只要自己在追求成长的路上,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演进,我们就会有进步,而这段时间的进步就汇集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成长。而其他人想要赶上你,如果他不是特别天赋异禀的话,那起码也要经历这段时间才可以。

而你如果一直保持持续行动,那别人就永远赶不上你,逐渐你就会比其他人有优势。这也是成长“复利性”的特性所在,因为你现在取得的成长能够促进你收获新的成长。

003

为何成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成长?

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会有很多自己的回答,比如为了做更好的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赚更多的钱,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保持竞争力.....其实,我们要保持不断成长,才能做到人老心不老。因为如果我们不成长,就意味着我们在凋亡。而这个凋亡可能比人面容的衰老来得更加可怕。

今天我们换个思考方式。

我问下大家——你给自己最近1个月的持续行动打多少分?其实就是问问大家,你对自己是否满意?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但是我们却懒得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然后时间久了,就习惯自己这幅样子了,就安于现状了。

其实,面对是否追求成长这个问题,我们确实也是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不成长,什么都不做,安安心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该吃吃该喝喝,把自己安排地舒舒服服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有很多这样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比如那些整天打麻将喝酒吹牛的人,他们也活得很逍遥自在呀。

但是,毕竟我们跟那样的人还不一样,对吧?

你如果选择安心不成长,那前提就是你别什么时候看到身边人的进步和努力,再反观自己这副样子,想要成长进步的心绪又被撩起来了。于是,你下决心开始行动,力图有所改变,但很快,你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无法专注,觉得无聊,没办法坚持。然后又会对自己说,成长似乎不适合我,于是就停止了行动的步伐。这样“停止-开始-停止”的过程,会让你非常痛苦和焦虑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过好自己的生活,谈什么成长,太费劲了。何不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

其实,正像你会被别人的成长进步撩动心弦一样,其实你自己也是有成长进步的需求的。并且这个需求还是刚需。只不过这个刚需可能你现在暂时还没有意识到而已。这就是成长“普适性”特点决定的:每一个认为自己不需要成长的人,迟早会发现成长的需求一直都存在

心理学有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主动去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成长就处于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当中。并且在解决了基本生存之后,成长的需求会愈加显现,只是发现早晚的问题。比如,之前我说的那种选择不成长的人,每天过着酒足饭饱,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终究他会过腻这种生活,觉得毫无意义。于是他会发现自己也是需要成长的。

不断追求成长,这是人的特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人类社会能够不断进化和发展,其实也是基于每一个人自身的成长的。

004

如何成长?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回顾成长的定义,就能找到思路。主动发起,突破局部,持续演进。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成长的需求和方向,主动发起行动;然后,不断去突破自身局限,增加知识,阅历,升级价值观,与更多和自己成长方向相关的人链接;最后,持续行动,不断追求进步,优化迭代。

因为每个人的目标方向都不一样,所以我在这里也不提供什么如何成长的方法。其实追求观念的升级比寻找更好的方法要靠谱得多。因此,这里我基于自己的实践和认识,给大家提供一些成长路上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

1.成长进步的方向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确定行动方向和目标。并且一定要基于目前已经拥有的资源和平台,基于自己已有的成长。同时,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成长目标。

就拿我自己来分析,我现在在尝试通过成长联盟做社群,用公众号在尝试新媒体,但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不可能给自己设定成为一个“知识网红”或者“网络牛人”的目标,根本不现实。相反,我现在在做的持续行动训练营,写的一些公众号文章,分享的一些知识和观点,这些都可以应用到自己目前的工作当中。毕竟自己在教育行业,这些事情都是有很大价值的。而如何把这些事情通过与工作和事业相结合,从而产生真正实际的价值,才是我现在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同样,我希望大家也能在追求成长进步的时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要把每天看书阅读,学英语,练口语,练书法孤立对待。一句话,你的成长进步一定要体现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上,通过这些成长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好的改变。

2.要让我们的持续行动产生真正收益(目标管理)

我们既然要持续行动,那就给自己设定好目标,通过持续行动去努力达成。而不能每天持续行动,却一事无成。这是最大的讽刺,也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这里具体可以参考第4次成长论坛的内容。

3.当然,对于如何成长,最终极的方法就一个——持续行动!

一切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相信通过持续行动都可以解决!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持续行动”,为什么发起“100天持续行动训练营”的原因所在。

只要你保持持续行动,没有方向,那就做出方向来(注意方向是做出来,不是找出来的);遇到困难,那就用行动碾压困难;遇到情绪波动,那就通过行动去打破所谓的消极情绪(你会发现,你之所以会有消极情绪,是因为你行动出了问题)。

所以,持续行动就是最大的技巧!

005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

· 成长都是孤独旅程,只是一路上正好有你

人从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只是在成长联盟,我们正好相遇为伴,在此我们要感谢缘分。

· 成长必须脚踏实地,略过去的关口都要还

你不可能具备你没有做过事情的经验。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 成长一直是持久战,穿越荆棘回望才美丽

主动发起、突破局部、持续演进的行为过程。就跟我们出去远足一样,经历了奔波劳累,翻越了山川河流,我们才有机会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