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女人一台戏,精彩

 第十放映室 2021-02-02
如果要给2020年的国产剧写份年终报告的话,以下几行文字,绝对值得标红:

一是,职场剧逐渐摆脱“国剧洼地”的魔咒,总算耐看了不少。

二是,女性群像剧的走俏。

而今天要聊的这部剧,恰好是二者的强强联合——

《正青春》


单看海报,你就能发现本剧的阵容也是real豪华。

大满贯视后殷桃、真·浪姐左小青、气质美人刘敏涛,还有当红小花吴谨言


用时下最流行的彩虹屁话术说,就是挺适合组个女团的。

开个玩笑。

与其熬夜打投、一路苦等三个月,好不容易熬到营业团综上线,结果还得边看边抠镜头。

那咱直接看姐姐们组团飙戏,不香吗?


01.

女性剧的走红,离不开性别议题在社交网络的强势。

这无疑是当下最具“热搜体质”的话题之一。
关于“何为独立女性”的讨论,更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以新的姿势返场:

收彩礼算不算独立女性?家庭主妇算不算独立女性?让孩子冠夫姓算不算独立女性?

先是各路情感博主负责挑起话头,引来路人网友也加入混战。

大家你争我吵,又辩不出个所以然来,有时还会沦为鸡同鸭讲。

最后的成果,就是本月提前完成kpi的微博继续笑纳流量。


没办法,在动不动就被重拳出击的舆论环境里,谁敢、谁有资格说TA拥有“独立女性”的最终解释权?

反正我不敢,而且大可不必。

再说了,讨论尚无定论,又不妨碍眼尖的观众们揪出几个错误示范

比如,《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

离婚前,她是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

离婚后,她摇身一变,成了职场一枝花。

嗯,我相信,一个只懂买买买的全职太太之所以能迅速振作,一定是因为她的天赋异禀,精于业务。

而不是因为闺蜜和男友随叫随到,处处帮她救场、扫平障碍。


再譬如说,《流金岁月》里的朱锁锁。

远远望去,摆脱“捞女”人设的她,被精心地包装成现代白领。

掰开内里,巧了,她也攥着玛丽苏剧本。

你要问她凭什么能升职加薪?

答曰,一靠运气,二靠男人。

入职前,仅靠颜值,就有销售经理主动抛来橄榄枝;

入职后,又有老板秘书范金刚亲传经验,为她的职场生涯保驾护航。

大boss叶谨言更不必说,先是为她豪掷千金挽救蒋家,后来又辞职接手谢宏祖的公司,堪称360度无死角的精准“扶贫”,让人直呼专业。


女孩唯有物质傍身,才算实现人格独立。

即使物质的供给者,仍是男性。

纵然编剧有心挽尊,这两部亦舒改编剧中输出的价值观终究是难以满足这届观众了。

相比之下,《正青春》倒是提供了某种更靠谱的方向。

走路横冲直撞,说话大大咧咧,在男友面前总是迷迷糊糊,像个傻白甜。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立马火力全开,敢在领导面前大胆开麦。

初来乍到的职场后浪章小鱼(吴谨言饰),在入职SW的这段时间里,与身为工作狂的另一个自己,相遇了。


干销售这行的,最怕的就是拉不到客户,完不成领导的任务。

章小鱼也不例外,但她更怕输掉凌潇潇(张楠饰)的业绩battle。
刚进公司,互看不顺眼的两人就杠上了。

你搞定公司前台,我就拿下网红直播,销量为王;

你跑十家专柜,我就猛攻一家连锁,以一敌十。

你出招,我拆招,搞的火花四溅。


???

难不成职场内卷化已经夸张到这种地步了?

倒也不是。

起初,小鱼是憋着一口气,想把凌潇潇刷下去,谁让对方仗着海归背景,老嘲讽她的学历。

后来,则是为了坐稳总监助理的位置,证明她有资格留在精英扎堆的大公司。

是的,她的职场初心不是升职加薪,而是证明她能行。


林睿(殷桃饰),纵横职场多年,是SW公司内销售一部的顶梁柱。

和章小鱼这样的乐天派不同,她每天要操心的事可就多了。

那,最令她感到心烦的是什么?

是销售二部的方静抢在她前头,签了大单子;是她有心栽培的章小鱼业务上又出了茬子;还有公司旗下的代理商不给力,关键时刻给她使绊子。


相比起恋爱新手章小鱼,“卑微”、“黏人”、“患得患失”这些词在她的人生字典里,统统不存在的。

感情问题到她这儿,基本排不上号。

由于三观不合,她向相处多年的男友提出分手,对方气急败坏地开怼,“你的公主梦该醒醒了。”

言下之意,就你这把年纪还要挑挑拣拣?
结果,林睿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满不在乎地表示,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


在酒吧喝酒时,调酒师金小贝(章涛饰)为了英雄救美,解决骚扰林睿的流氓而被老板开除。

事后,林睿果断把手一伸:我来跟你老板谈。


面对新任小狼狗的有意讨好,每天送爱心早餐、送胃药、准点接送上下班,她欣然接受,不扭捏作态。
但同时,不忘划下边界:凡是钱的问题,都可以帮你解决。

那意思很直白,谈钱可以,谈感情?为时尚早。

说到这,我还有几句槽,不吐不快。
也真不知道国内编剧究竟是偷懒,还是缺乏想象力,他们笔下的女高管,基本都套用着同一个模板。

仿佛一旦坐上这个位置,就必须抹去所有女性特质,分分钟改造成不近人情的职场铁娘子:
短发、OL套装、走路带风,是登场的标配;

高跟鞋蹬地的分贝,跟气场成正比;

跟下属打招呼,永远是微微点头、不苟言笑。

总之,人均气场两米八。


可说到底,这无非是“性转霸总”罢了。

除了性别不同,该油腻的桥段,照油不误。

甚至,尴尬指数还能更上一层楼。


现实中,优秀的女高管应该是什么样?

参考剧中的舒婉婷(刘敏涛饰)

身为SW公司华东区的一把手,她既有手腕强硬、事业心旺盛的一面。

和林睿的谈话中,她几番流露出意欲争取中国区总裁之位的野心。


与此同时,她也展示出柔情似水、相对松弛的另一面。

因为忙于打拼,她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就连偶尔和他聊聊天,都成了一种奢求。

再细看她的眼神。

里面除了满溢的慈爱,剩下的就是心酸和无奈。

现实生活中,职场精英当然有七情六欲,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

就像卸下总裁架子的舒婉婷,亦不过是个满腹心事、为亲情苦恼的单身母亲。

我想,刻画女性温情柔软的一面,并非对女性力量和信念的瓦解。

相反,以“柔软”为基底的坚强,才更具韧性与强度。


没有姐妹互撕,没有为爱勾心斗角。

剧中角色彼此竞争的动因不是男人,而是事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既不以美貌为资本,也不依靠男权的庇护实现阶层跃升,而是个个挺直腰杆,做到了独立行走。
看惯了狗血玛丽苏,再看这部人间清流剧,属实令人舒适。

转念一想,“独立女性”的话题凭什么做舆论场的常驻嘉宾?

国剧里的“伪独立女性”又为啥让人别扭?

因为编剧的想象力不过关?对社会的洞察力不足?

文艺作品是针对社会现实的再创作,尽管会有歪曲、变形,但至少不是空中楼阁。

因此,“伪独立女性”影射出的现状是——

面对母职压力和生育成本的双重压迫,所有职场女性为了谋求晋升,必须平衡好“家庭”与“事业”。

换言之,女性光要做到经济独立,都得面对这道“玻璃天花板”。

数据出自智联招聘《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长此以往,要么硬生生把自己逼成“端水大师”,要么只能退出某条赛道:

舒总全身心投入于工作,导致她错过了儿子的成长;

为了专注搞事业,林睿放弃了结婚的打算;
女主之所以有机会争总监助理的位置,直接原因在于前任助理突然决定结婚生子;


为了通过面试,小鱼强调她五年之内都没有生育计划。


严格来说,这一操作不值得推崇。
不过就像辩手席瑞所说:一个女性为了独立和证明自己付出的成本,远高于男性。

为此,没人会追问独立男性该不该如何。

而这些关于婚恋状况的灵魂拷问,也只针对女性求职者。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人间真实。

02.

聊完心酸的,再来聊点甜的。

虽说专注搞事业,但该有的感情线还得有,比如小狼狗配御姐的姐弟恋、冤家变情侣的“鱼蛋”CP。

but,本人追剧时根本顾不上嗑糖,光是几位女主之间张力满满的对手戏,就够我一品再品。

先说重头戏。

对小鱼而言,林总的身份很复杂——既是老板,也是她的伯乐兼人生导师。

本来呢,她只是在美妆专柜打工的实习生,空有业绩却不招人待见。

直到遇上来巡店的林睿,眼前的真·营销鬼才让对方萌生了爱(挖)(角)之心。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但林睿不大同意。

入职以来,她一直在换着花样地磨练章小鱼。

先是带着凌潇潇外出跑单,刻意营造危机感,试图激发对方的好胜心。


第五集,又使出了新的一招:以退为进。

她先是否定了小鱼的线上营销方案,接着话锋一转,表示可以再考虑,前提是得拿出更可行的方案。


章小鱼为学历而自卑,林睿就鼓励她拿出勇气。
职场如战场,林睿却愿意给她试错的机会。
这么个职场大忙人,偏偏对非亲非故的新人如此上心,为什么?

这份关照,显然藏了私心。
因为她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为此,她迫切地想知道,对方能否成长为下一个“林睿”。


最后,再聊聊酒吧谈心这场戏。

趁着微醺,两人第一次敞开心扉。

林睿问,你觉得我的生活算快乐吗?没等到回答,她开始自顾自地往下说。

做方案、陪客户、跑销售,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私人时间,比996还辛苦。

别人不懂这么拼命的意义何在,她却很坦诚:工作使我快乐。

她始终觉得,家庭主妇的生活远比不上带团队、刷业绩的快感:

“我看到的世界,是她们看不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小妇人》里的乔,对于有的人来说,婚姻不是必需品,成就感才是。


不光我被这段台词戳中了,小鱼也是。

听完这番自白,除了快乐别无他求的小鱼,宣布自己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再说林睿和舒总。

两人之间亦师亦敌的关系,也很微妙。

于私,她们关系亲密,如同闺蜜。

那些深夜私房话,舒总只会向林睿倾诉。

于公,她们是直属上下级,甚至有向竞争对手发展的趋势。

故事开场,她调来华南区的方静,秀了一手“一石三鸟”。

这一招,既是制衡业绩突出的林睿,也意在打压华南区的气焰,为日后竞争中国区总裁留张底牌。

顺便,还能光明正大地卖个人情给方静。


最值得玩味的,是她通知林睿时的语气:

“我们SW上上下下都知道,你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人。”

“我不想让人说我容不下外人,你懂我意思吧。”

此话一出,既是安抚,也意在强调她的身份,堪称恩威并施。


听懂了弦外之音,林睿回了四个字:

“明白,老板。”

从这一刻起,她知道当初那对亲密无间的师徒,已经不复存在了。


光是人物和情感铺陈细腻还不够,毕竟鉴定职场剧质量的标准,是职场戏的含金量。

举几个例子,先从章小鱼拿下旖旎美妆的case说起。

按照常理,要想打动合作方,那肯定是想法子给自家品牌贴金,吹就完事。

但小鱼偏不,她选择从对方的营销短板入手。

她指出,旖旎旗下缺乏高端品牌,而SW的加盟恰好能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知名度。

借此,她强调了双方合作的必要性:

一个缺高端品牌,一个缺销售渠道。

这就好比,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口渴了有人递杯水。

果然,这套直达痛点的方案打动了旖旎的石总。


这边,小鱼忙着谈连锁,扩大SW的势力范围。

另一头,为了挖掘下沉市场的竞争力,林睿决定绕开代理商,拓展直营业务。

哪晓得,她的计划才刚起步,就不得不面对重重阻力。

一开始,是品牌代理商集体抗议,生怕他们的蛋糕被瓜分。

为了安抚代理商,她当面做出保证,未来直营与代理渠道互不影响。


好不容易搞定这场商业博弈,回公司后又被舒总喊去谈话。
站在公司整体决策层面,舒总果断提出了反对意见。

她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拓展直营只会导致因小失大。

万一代理商集体退出,势必会动摇SW的根基。


你肯定想问,这几场戏哪里值得深挖了?

还真有。

某种意义上,企业就好比一台大型机械。

它的运转必须靠无数个复杂精密的齿轮咬合在一起,互相借力、互相带动,任一齿轮的故障都可能引发宕机。

而《正青春》则试图解剖这台机械,将运作的机理逐一展示给观众。



ok,再来理下剧情逻辑:

章小鱼负责跑基层业务,林睿负责打通流通路线,而最终的大局走向则由舒婉婷一手把持。

从点到线,由线到面,串起的是整条连贯的商业链条。

其中每一处环节都将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这,也就是林睿最终选择暂缓直营计划的原因。

血肉充实的人物、质感细腻的群像戏、不失深度的职场戏。

这是属于《正青春》的“青春修炼法则”。

从真香,再到针不戳。

则是我能想到最好、最恰当的追剧手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