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情感观点关键词:认知。 朋友找我诉苦,说他的老婆“蛮不讲理”,然后列举了一大堆日常生活中两人的争执例子。 我发现他们之间的争执,大多都是一些观点上的差异导致的。 于是我问他:“你跟你老婆争论,想要获得一种什么结果呢?” 他回答:“我只是就事论事,跟她讲道理而已。” 在网上流行着一种说法:“不要试图跟一个女人讲道理。讲输了是你输了,讲赢了还是你输了。” 每个人因为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眼光见识等不同,会形成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和认知。所以在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种事物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 理解不一样,两个人就不太可能真正做得到“就事论事”。 也就是说,生活中的一些争论,结果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在面对认知差异时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01:“无知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心理学上有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名为“达克效应”,全称为“邓宁-克鲁效应”。 简单理解这种效应,其实就是一句话:越是无知的人,越喜欢高估自己;而能力越强的人越倾向于低估自己。 记得罗翔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就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豪感。” 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那些越是没什么真本事的人,反而越趾高气昂。 有句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水哐当。”那些真正懂知识、懂道理的人通常都是很谦虚低调的,反而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自吹自擂、到处显摆。 当我们了解了“达克效应”之后,再回到和女人讲道理这个问题上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方面是很多女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某些方面的认知有所欠缺,所以不愿意听你所讲的道理; 另一方面是当你试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也并不是真的很懂。 一是你自己的认知本身也不透彻,所以才会喜欢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二是你根本不懂如何跟对方和睦相处。 也就是说,像我朋友那般抱怨对方“蛮不讲理”的行为,从侧面也证实了他自己也是一个“无能”的人。 特别是在婚姻关系维系中,一味只知道抱怨对方缺点的人,自己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 02:“不要跟外行争辩,因为认知不是一个层次”我认识一个老板,以前就是做传统行业发家的,赚了一点钱,于是开了一家互联网平台公司。 但是公司开了半年不到就宣布倒闭了,原因很简单: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 据了解,这个老板之所以从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是因为上网看到一些营销号的“商业模式”短视频。 也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被这些营销号洗脑了,便在购买了这些所谓“大师”的课程,听了几次课之后便毅然决然地开了家互联网公司。 终于在半年烧掉几百万后实在扛不下去关掉了公司,而在这半年里有,他挖来的资深互联网职业经理人给了他无数建议都被他否掉了。 在公司即将倒闭之前,职业经理人在又一次跟这个老板激烈争辩之后愤然离职,并引用郭德纲老师的话发了个朋友圈动态: “不要去跟外行争论,你一个内行跟外行吵架不丢人么?” 当我们以为那些不懂的人会很心虚而不敢说话时,你会发现实际上越是不懂行的人,越理直气壮。 网络上频繁出现的“杠精”、“键盘侠”理论上都属于这样的情况。 所以当你跟一个认知结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争辩时,其实就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03:“不认可你的人,讲道理是无用的”想起前时尚芭莎执行主编于小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讲道理。” 深以为然,曾经我们也听了很多前辈、长辈们给我们讲人生的大道理,但真正听进去的有多少?还不都是当自己亲身经历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长辈们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为什么讲道理是最无效的努力?原因有二。 第一,在我们认知范围内无法深刻体会那些道理的意义所在。 在年轻的时候,经历少、见识短,所以无法设身处地理解过来人所说的话。 这是因为我们受限于自己的认知结构,难以体会“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的重要性。 第二,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认知理解,所以内心并不认可长辈们的话。 相对于“无知”来说,错误地预估了自己的认知才是最可怕的。 那些初中就辍学的人,看到很多学历不高的人也赚到了钱,所以坚定地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很多过来人的劝说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们并不认可。 等到他们真正辍学在外打工的时候,才体会到学历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 不要试图跟认知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就像你永远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不认可你的人。 结论:婚姻关系里,不能说服对方,只有相互妥协。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上来,无论是我们平时为人处世,还是经营婚姻关系,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跟层次不同的人争辩,也不要试图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一个不认可你的人。 婚姻中的两个人,本身就各自具有完全独立人格,所以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能够做到认知观点完全一致。 那么这时候一定需要有一方做出妥协和让步,否则婚姻关系一定会因为认知偏差所带来的争论争辩而越来越差。 其实我们转念一想,何必要跟相伴自己身边的人多争辩呢?即便对方有错误的认知又如何呢?只要没有超过原则底线,或者只要没有给家庭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你让一步又能怎样呢? 所以,在婚姻关系里,不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真正和睦美满的婚姻是需要相互妥协、相互容忍的。 认可你的人,你说什么都是理;不认可你的人,讲再多大道理都是枉然。 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对方的; 真正爱一个人,更不会用责备下属的口吻来教训对方。 维持婚姻关系的和睦,需要我们承认双方的认知偏差,尊重对方的认知结构,用适合的方式来相互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