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回乡偶书

 冬歌文苑 2021-02-03

回乡偶书

第一次相识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是在幼时。祖父从街市赶集回来,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呼喊我:“梦梦,梦梦快来看看,我给你买了什么好东西。”

我乐呵呵地飞奔而来,满以为祖父又给我这个小馋猫带来什么好吃的。远远看到一个带彩页的小读本,原来祖父买来的是唐诗读本。连图带字的几首唐诗一起放在小小的只有十几页的读本中。

幼时我不识字,只觉得读本上的画好看。祖父用乡音一字一字教我读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教一句,我背一句,有时我会抢在祖父的前面背出来。祖父欣慰地摸着我的头说:“梦梦真棒!”

那读本上只有几首短小的唐诗,祖父一有空就拿出来教我。我虽不识字,却早已字字入心了。

再遇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是背着小手咿咿呀呀学语的年纪,我摇头晃脑地拖着音节,闭着眼睛大声背出这首诗,只为得到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那朵小红花仿佛是无上的光荣,代表一切荣耀。

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后就开始解说这首诗。老师说:“这首诗说的是啊,一个老人回家啦,遇见家乡的小孩,可小孩们都不认得他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这老爷爷真是可怜。还未想完,就被桌上的小橡皮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分散了,小手就忍不住扣起橡皮来。这块方形的橡皮比那个老爷爷可爱多了。

岁月如梭,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时过境迁,牙牙学语的小孩儿已长成了大姑娘,不再那般童真,那般稚气十足了。再读这首诗时,从内心深处陡然升起一丝悲凉,一瞬间刺骨的寒风席卷了全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满头青丝少年郎,披着风雨出门闯荡,再次回到出生的故乡,少年郎已变成耄耋的老人,两鬓斑白,脊背佝偻。

曾经以为最令人涕下的一句话是“从此以后故乡只余冬夏”,却不曾想比起这句话,《回乡偶书》里的诗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几十年的风雨闯荡,再回乡,已是物是人非,懵懂孩童昂头轻问:“客人,您从何处而来?”

家乡成客地,我无法理解贺知章的内心究竟是如何的酸涩,但我想,他大概与如今的归乡父母一般吧。外出打拼过春夏秋,年关回家,期待的看着丢给老人的孩子,迎来的是孩子的惧意与躲避。我想,这时他们的心情,与贺知章是相差无几,或是有过之?

转念又想,那些离开了故乡一辈子再也不能回去的呢?落叶归根,中国人对故乡的执念是无法估量的,可能是因为念旧吧,那地方虽又破又小,但于自己,却是豪宅别墅都不能比拟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一首有资格出现在幼儿读本上的诗,也是一有资格被成年人如品茗一手好茶般反复品尝的诗。

是啊!有的人与故乡只见过两面:一是出生,二是离别。生命的到来与离去,都关乎到最美好的故乡。愿每个乡音无改的游子都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插图/冬歌

作者简介

陈梦梦,安徽东至人,池州工业学校学生。 喜欢动物,喜欢文字,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