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坐听芳菲

 冬歌文苑 2021-02-03

坐听芳菲

下不完的春雨,淅淅漓漓的敲打着窗棂,在这个我所不熟悉的城市。

高楼很多,放眼望不了几米远,视线就被折射回来了,如织的车辆,如流的人群,交叉路口不停变换的红绿灯,城市的风景到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城市更显拥挤些,能看到路边的花店都是在街角处,寸土寸金的地方,没有太多安置花朵的空间,租房子的中介公司倒是比比皆是,这是一个物质化的城市,年青人会喜欢。

且下雨吧,下雨的时候城市可以稍稍安然些,不再显得嘈杂。于是,我也寻一时安逸,听一曲古老的古琴曲,风雅如旧时文人。

和着高山流水,这个下午就安静了,时间仿佛如细水般缓缓流过,嘀嘀嗒嗒的钟表声与滴滴嗒嗒的雨声很押韵,我的心情随着音乐走过高山,走过流水,起起伏伏,曲线温柔。

《吕氏春秋》这样写道: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个故事廖廖数段,不长,其中的情意却绵延了千年,一路走来,行云无色,流水无声,天上人间,此情最美。听《高山》如水墨缓缓衍开,来到千山万山,登山之后会满身烟霞散不尽,听《流水》如溪流投身江海,一路潺潺不绝,奔流之后会淡定,晓来但觉衣襟湿。

而我在琴声里恍惚,仿佛自己的前世来访,突然地冒出存放在记忆里的句子:眼前的沧海曾是无尽的桑田?来自于尘的终归于土?情始于浓的终将转淡?天能长地能久,而人间情意却总是离了又聚,聚了又散?就如同这琴声转浓转淡,峰回路转,诉不尽的世态风景。

古琴一曲,高山流水知音几何?伯牙鼓琴皆因子期,而子期不在,伯牙不再鼓琴,简简单单的故事温暖了数千年的时光,如今在武汉的汉阳有琴台路,有琴台剧院,皆与此有关,汉阳因此而有了知音之名,高山流水告诉我们:其实,一切尽兴就好,不要纠缠,恰如其分的戛然而止,胜过人间无数。

或许这就是机缘吧。人生机缘,只有张爱玲描写得最恰当,是我喜欢的那种,淡淡的,浅浅的,却令人无法释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从此,江湖相忘,风雨相思,此情绵绵无绝期,此情只待成追忆。

琴声里韵味深长,琴声外无关风月,低眉入世,抬首出世,高山也罢,流水也好,懂得的人最慈悲,而我转身时,一缕阳光送我,瞬间岁月芬芳。

雨依旧在下,淅淅漓漓,今夜谁入我梦?杜鹃声声唤,不如归去……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毛新萍,笔名毛毛,新疆伊宁人,现居北京,央企管理人员,作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