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感谢贫穷?【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2-03

感谢贫穷?

刘世申 

北大学生王心仪的《感谢贫穷》一文,曾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热议。其中的原因,可能有记者媒体传播、省委书记批示等热推的因素,也可能有北大学府的光环效应。文中的观点还显得稚嫩,不必过于苛责,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心智和价值观尚没有成熟,而且也只是一篇随笔旧文,并且是被发表。但感谢贫穷这样的立意和价值观不值得弘扬和说教。有些人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有时并不明白其确切的涵义,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番推究。

贫穷是什么?

贫穷是对基本生存和生活保障资源的极度缺乏并且处于无力改变的愁苦困囧状态,如缺吃少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没有改变命运的能力与机会。贫穷由贫和穷两字构成,《左传·昭公十四年》有云:"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是极度缺乏之意,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穷者,无、困、愁、苦也。

感谢是什么?

感谢,是因对方之好意或帮助而表示谢意。感谢,是一个人在获得他人的帮助、接受他人给予的鼓励、安慰、理解或他人提供的方便、恩惠、利益时,出于内心的感激之情,向对方表达谢意的行为,即得到别人提供的主观或客观上的好处才能表示感谢。无好处、不必谢。

感谢的更高一格是感恩,是对别人所给予的特别有价值的帮助表示感激的行为或心情,如救命之恩、再造之恩等。恩是特别有价值的帮助。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谢并报答施恩者,感恩有着一定的补偿亏欠心理。

由此可见,感谢的主体和主要对象是那些曾经提供过帮助的人,在生活和文化中也延伸到有帮助行为的、有感知感觉的动物或生物,而非其他因素。谢天谢地,谢花草万物,只是一种泛化的使用,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贫穷是一种状态,一种极度贫乏、悲哀凄惨却又无力改变的状态。造成贫穷的因素很多,自然资源的匮乏如沙漠不毛之地、不发达的地方,难以摆脱贫穷;家庭缺少知识、技能、力量、择业和创收机会,或遭受生病、事故、灾难等,难以摆脱贫穷;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分配不公平、不能提供基本生活福利保障等都会导致一部分人的贫穷;懒惰也会产生贫穷......

王心仪家住农村,父母是农民。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贫穷就是:辛苦种植的粮食不值钱、家无分文,一分钱如命,命如狗屎。

贫穷并不是一种美好状态,却是一种人们极度厌恶、极欲摆脱的一种困囧状态。

贫穷也绝非成功的条件,贫穷只会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满足,获得富有、安康、发展和成功的极大阻碍。在人们的成功之路上,贫穷并不能提供帮助,相反却是拦路之猛虎。贫穷意味着苦难,而战胜苦难需要极强的毅力、非凡的意志、辛勤的付出和高度的智慧,要感谢的是自己战胜困难、苦难的毅力、意志、智慧和勤劳的美德,也就是说,真正值得感谢的是自己那种热爱生活、勇于奋斗的态度和信念,而非贫穷本身。

感谢贫穷,会给人误导,让人以为贫穷会对成功有所帮助。在贫穷状态下获得改变机会的并非常态,由贫穷到成功也不具有必然性。感谢和赞美贫穷会给人造成幻象和假象,引导人们产生错误的认知。贫瘠的土地上是长不出来幸福的花儿的。

近来有一些提法如:感恩失败,让自己获得成功;感恩敌人,让自己变得强大。商场中的失败,意味着投资或财产的巨大损失;战场上的敌人,意味着要消灭自己的肉体、剥夺自己的财产。感恩从何而来?即使说感恩,也是胜利者或成功者的一种事后抒情而已,如何能够当真?

有人说:感谢藐视我的人,激发我的斗志;感谢中伤我的人,让我每日三省;感谢不爱我的人,让我懂得自爱;感谢伤害我的人,砥砺我的意志;感谢欺骗我的人,让我更加敏锐和清醒;感谢抛弃我的人,让我不断完善和超越;感谢绊倒我的人,让我懂得如何站得更稳;感谢挤兑我的人,给了我反向的激励,让我把事情做得日臻完美;感谢压制我的人,唤醒我的斗志和生命的潜能,从而得以在沉默中喷发……

如此种种的感恩和赞美,貌似励志,但在逻辑上却站不住脚。

不可否认,对于某些人来说,在一定的意义上,贫穷和苦难磨炼了信念心志,增强了抗压能力,激发了意志和创造潜能,但更多的人会因贫穷苦难而沉沦、绝望以致湮灭。如果奥普拉没有非凡的毅力、超凡的天赋和过人的心智,早就毁灭于无尽的苦难。如果王心仪不够勤奋努力,能够考上名校北大?

王心仪们的成功,主要是自己的奋斗精神、父母的经济支持和高考制度提供的改变命运机会。王心仪要感谢的,也是这些,而非贫穷的环境与状态。

贫穷既是个人问题,也是家庭问题,还是社会制度问题。改变贫穷状态,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唯有奋斗和拼搏;从社会的角度,唯有改革与改良。

感谢贫穷、赞美苦难,是一种病态审美的情绪纾解,也是一种愚昧和无知。面对贫穷和苦难,应能拨开贫穷苦难的面纱,看到真相和实质;应有愧疚心态与悲悯情怀。如果无法探究贫穷与苦难的根源,不要盲目感谢贫穷、赞美苦难。不感谢、不赞美贫穷苦难,既是对贫穷苦难承受者的同情与怜悯,也是对贫穷苦难制造者的谴责和审判。

贫穷不值得感谢,更不配得到赞美。如果将贫穷的状态当成心灵鸡汤,那就是毒。人们不能因为家庭困难的王心仪考上了北大而感谢贫穷,更不能因为考上北大的孩子写了一篇《感谢贫穷》而感谢贫穷。

                                            2018年10月18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刘世申,在北京的安徽人,想写却写不好的文字业余爱好者,从事项目策划、投融资及咨询职业。昵称:清风明月,微信号:lss369119538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关于贫穷的征文:

      《冬歌文苑》征文启事

01、随笔||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倪宝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