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秋 晨

 冬歌文苑 2021-02-03

秋  晨

五点十分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天还是漆黑的一片,这说明季节已走到了秋的深处。 

每当秋季来临的时候,我都特别地珍惜,几乎每天都在想用什么办法与这个季节发生点什么联系、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留下些什么痕迹。但是今年,什么计划都没有成行。城里没有秋色,一次次地想冲出城去看秋、听秋、呼秋、拥秋,一次次地梦想成空。 

大约只能窝居一室念秋、忆秋了。我想起了多年前与家人一起去郊区看的一片片野菊花,想起了前年与同学一起在米国看到的绵延七百公里山脉的层林尽染,甚至到空间寻找多年前写下的一点点关于秋的文字,到网上去搜索关于秋的文章、秋的图片,阅读秋的信息。 

今天要出趟远门,终于有机会走到秋的怀中、端详秋的面容了。 

大巴车驶出车站以后,天空终于泛白。还好,我的坐位正好靠窗。向南开的时候我与东方为邻。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窗帘。 

不一会儿,期待的景象出现了。遥远的地平线上,喷出了一轮红日。那壮观夺目,是我前所未见过的。 

在我这个距离看来,太阳的直径约有60厘米左右,颜色用金黄来形容似乎不够,但我没有金黄以外的词汇,只能说是极限黄、纯粹黄、惊叹黄,熠熠生辉!就算在一个遥不可及的距离看它,我的眼睛仍然不能抵御它的光芒的照射。 

小的时候,我们对太阳的认知是由大人教导的。不管我们懂不懂,早就有人指着图片告诉我们,这是太阳;指着天空对我们说,那是太阳。成人之后,也没有到什么地方专程看日出的经历。因此,一直以来,我们对太阳的认识平淡无奇、乏然无味,仿佛它就是一个与我没多大关系的物象,在我来前很久很久它就存在了。 

今天不然,当时心里生出了一个想法。在我们大一点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如果我们从没见过太阳,如果我们从不知这种天象,那么在首次看到这个发着万丈光芒,且无毒无害,只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大圆球出现,我们该是多么的惊奇和欣喜!我们要多么地感谢上帝送给我们的无限福祉? 

它一直跟着我们的车辆,一路为我们保架护航。车路过池塘的时候,它分离了一个出来掉到了水里,也不怕打潮了,在水中仍然发着光芒,水面波光粼粼。 

渐渐地,太阳越来越高、越来越小、光芒也渐渐弱弱了下去。此时薄雾渐渐退去,天空明媚温暖,我的目光开始转向花草树木。 

先说花吧。秋季的花是分外稀少和珍贵的。公路旁边出现的能够入镜的花只有一种,可惜我不知名字。赶紧拍下了用小程序识别,方知那是栾树的花。在高高的树的顶部,一丛丛、一蔟蔟,颜色是深粉带一点微不足道的紫,正好达到我喜欢的标准。不知是因为有雌雄之分呢还是有品种之异呢,不同的树上花的色泽是不同的。或深或淡、或艳或暗。或顶部开花或全树开花,搞得我一时分不清到底是花还是叶。 

然后是远处河沟边的芦花。先后看到三种颜色的芦花。一种是灰灰的,比香烟灰淡一点,我想那该是它的本真色、自然色、普众色。另一种是白色的,象老人头上的银丝,奕奕发光。还有一种是红色,仿佛不是真正的红,是淡褐色里渗透进了一点红,或许是深褐色。只是在暗淡的秋季里,周围的景色将它衬托成了红色。 

人造的景色,无论美得多么的惊心动魄我都没有被深深地感动过。因为心中总疼惜和怀恋着那美景背后消失的大片良田。那种惋惜不是装模作样、不是为赋新词,是真正一触即痛的感觉。也许真是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吧。但是今天当车经过一个高速立交时见到的一方草地里的人造景色时我还是欣喜了一下。枯萎的草中,突兀地开出几朵小白花,象一块钱硬币那样大小。白花的下面偶或见一两朵红色的,象是顽皮的孩童偷藏的笑脸,此时正探出来观看来寻她的同伴。我相信了有些花草是有灵性的说法。 

说完了花,自然该说说树。杨柳依旧青翠但分明已沾染了些许秋的暮气,在晨光中低头静默。女贞树擎着它细密的淡紫的籽与栾数一同承担着美秋的重任。杨树的树叶虽未落尽,但已变得稀疏,下部有的已经发枯发黑,仿佛已开始为潜伏秋冬、等待来年春发做着准备。正当我为这些即将萎去的树沮丧着的时候,一个新奇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排稍纵即逝的杨树的枝头居然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五六个鸟窝。我在心中“噗嗤”一笑,鸟儿也学城镇化,搞小区建设了。 

目光闪到了田野。沿路多半是填筑公路时取土留下的池塘,无规无则入不了文字。一会终于出现了我所期盼的景象。一片片稻田半绿半黄,道路笔直、柳树成行、河水清澈、桥梁美观,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那稻田的颜色,象极了待嫁女生的脸孔,透露出呼之欲出的成熟。 

细细观察路边的房屋时,心里情不自禁地重复喊出三个字:不需要,不需要!我是不需要那形式各异、高低不同的民房映入眼帘。因为与我想要的景象很不配套。远方出现一处排列整齐的楼盘,我仍然觉得是不需要。不一会有一别墅区闪过,我想象里面该走着高贵的妇人,晒着高档的被褥,男童女童们玩着我所不认识的高级玩具。这情形配套吗?仍然不,我需要的应该是泥墙草盖的那种房屋,寒暖夏凉、岁月静好地掩映在花草树木丛中。

时间已来到九点半,车快到站了。一路上关于秋的观察与遐想也就此打住。

插图\网络

作 者 简 介

陈秀萍,女,江苏盐城市水利系统技术干部,已退休,目前以从事“家政”为主。喜爱文学,读到一本好书的话,如回到娘家般温馨。平时爱动手写写生活中的小体会、小感悟。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