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文明与底线

 冬歌文苑 2021-02-03

文明与底线

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一叹》中有篇文章,名《寻找底线》,是余秋雨先生参观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的一篇游记,以此纪念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纳粹屠杀的六百万犹太人。他说,我很看重耶路撒冷有这样一座纪念馆,因为有它存在,多种宗教纠纷和民族冲突碰到了一条真正划分大善大恶的底线。有了底线,也就有了共同语言与文明。

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了南京,由此,我想起了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又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按照余秋雨先生的说法,认可这个纪念馆与否,即视为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今后是否和平相处的底线呢。

我很赞同余秋雨先生的这个说法。比如德国人,不但是官方还是民间均发自内心检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在世界各地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受到世界各国及各民族的广泛赞赏,以及宽恕,这即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底线;因为这个底线,我们两国才有了共同的责任,摒弃歧义,携手前行,共创两国美好的未来。而同时期在亚洲东部,一小小的海中群岛,仅一衣带水,深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影响,甚至恩泽,在犯下同样甚至更加残忍的罪恶后,却自以为是,从1982年起,日本文部省审订通过的历史教科书,曾多次修改、篡改侵华的历史事实,所谓将“侵略中国”的记述改为“进入”。等等。日本在教科书事件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行为已激起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的华裔华侨及有识之士的义愤。没有底线,没有了共同语言,仅剩下分歧,这也实为当代中日关系冷暖之主因。

然而,真正到了南京,瞻仰了中山陵,拜谒了夫子庙,研读了江南贡院与博物院,夜游了秦淮河,感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曾数度辉煌且连绵不绝的同时,我却不忍去纪念馆了;去直视那段悲惨的人间史实,因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已成为现代世界文明史留下最为黑暗的一页。有当时远东国际法庭为证,《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这样描述的:“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案28起,19万人,零散屠杀案858起15万人,中国军民一共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是的,当我真在南京城内徘徊的时候,我还真是犹豫了,退却了,因为眼前浮现的全是发生在家乡厂窖之惨不忍睹的情形,其令人震惊、令人发指之程度,可堪比南京大屠杀。有史记载,厂窖惨案是指1943年5月9日至12日,发生在湖南省南县厂窖镇即洞庭湖西北滨的一起惨案。日本武装汽艇到处追杀水上船民,被堵截在厂窖20多里河线的2000只船,几乎全部烧光,船毁人亡,河上漂满了尸体。日军在这座小镇疯狂屠杀无辜百姓,制造了侵华第二大惨案,也是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惨案,仅三天共杀害我国同胞3万多人,每天杀1万多人,为二战时法西斯一天杀人数量之最。这些只有野蛮人才有暴力行径,受到全世界正义之士之唾弃,因为他们已经背离了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公序良俗,拼弃了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人文精神,非文明时代文明人之文明行为。这也是人类自身的悲哀!

也许,此真乃不敢去祭拜之缘故。回想起来,诚惶诚恐,时常提及,经常警醒。如果只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又何必在自己永不可愈合的伤疤上再烙一道深深的痕迹呢。

因此我对底线这个概念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本义是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超越了这个边线,即称违规。后演绎为做人以诚信、具有良知、遵纪守法等行为为底线,不能超越道德与法律规定的活动范围,才是具备大智慧的人生。从我翻阅的资料来看,底线,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较完整、较具权威性的慨念;而余秋雨先生从另一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底线的含义,为社会与国家应有道义作了有益的补充。

一个人越了底线,他就会违背了自己的良心、社会道德,甚至触犯了法律,将不断接受来自内心的遣责,或成为社会的负累。一个法西斯头子越了底线,他就成了战争狂人,更是历史的罪人。一个国家越了底线,它就会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整个地球村一场空前灾难的源头。

文明,不可轻贱,不可凌辱;每个时代都具有其所谓文明程度,虽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但都有其不可践越的底线;底线,不可无视,不可践越。文明,从有了底线开始。

摄影/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