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女孩花和女人【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2-03

女孩花和女人

       别以为罪恶离你很远,一旦发生了,带来的苦与痛,不仅仅在于此。——题记

       班上四十五个孩子,有活泼可爱的,有聪明伶俐的,有美丽乖巧的,唯独女孩花是谨言慎行的,她总是走出人们的视线之外,默默地坐着,乖巧得令人心疼。

        花长着一颗大脑袋,白里透红的大扁脸。粗壮的骨骼,比同龄孩子成熟太多。

       花的妈妈我见过一次。花上大班的时候,开学那天,女人牵着花的小馒头手,走进学校,走到我的办公桌前,她是给花报名的。我印象中女人长着一张长脸,透着几分倔强和一些不甘。头发显然烫过,梳成了马尾巴,衣服素净淡雅,显得清新脱俗。

       吸引我注意的是不是女孩花的胆怯、腼腆,而是她的穿着。天气凉了,她穿着背心、短裤。小脸、小胳膊都冻紫了。更离奇的是,有一天,花的脖子上套了件白底印着天蓝、粉色暗花的百褶裙,刚好拖到脚。需要动手的时候,她就撩起裙子,手从裙摆下面伸出来,露出整个小身体。 还有一天,老远我看见花步履蹒跚,以为她扭伤了脚,走近一看,才知道她趿拉着大人的凉拖鞋,因为她脚太小,鞋子太大,所以她象只能象鸭子摇摆着身体,慢慢走到学校。我吃惊她怎么能够走那么远的路。

        我从接送孩子的学生家长口中得知,花是抱来的,她的养父母很疼她。现在花的养妈失踪了,她的养父因此颓废了,常常不回家,花在左邻右舍家东蹭一顿西凑一顿。过了饭点,就饿着肚子一个人蜷在床上。衣服自己穿,脏了自己洗,常常不知道穿什么衣服,事实上,她也没有多少衣服。“可怜的孩子!“人们毫不掩饰对花的怜惜。

        听到人们关于花的情况的叙述,我心里着实心疼不已。我只能带点吃的、穿的给她,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我分发点心,有多余的份子都送给她。她也不推辞。也不知道说”谢谢“。只是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我。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花转学了,她被亲生父母接回家了。本来父母不愿意接她回去,因为花回家,她父母因为超计划生育要罚重款,但迫于周围人们的舆论压力,不得不接花回家。

        花上头有两个姐姐,因为花不是和她们在一起长大的,没有融入骨子里的亲情,姐姐们有意无意欺负她。两个姐姐腻在一起,叽叽歪歪说她,故意孤立她。她的父母也偏心姐姐,过年两个姐姐有新衣服,她穿姐姐淘汰的旧衣服。干家务活的时候,姐姐洗衣服做饭,叫她去打扫猪圈,猪在她腿上蹭来拱去,她害怕极了。麦收时节,姐姐下地割麦子,她负责捆麦拎麦把。火辣辣太阳当头照着,晒得花头昏眼花脚打飘,也不敢怠慢。苦些累些花不怕,花怕的是没人疼、没人爱的滋味。花总觉得这里不是她的家,养父母那里才是,她想他们,常常偷偷地流眼泪。养父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她,带点好吃的送给她,她的亲生父母知道养父来过,还会给地脸色看。

       警察是在偏远的小乡村发现女人的,确定她的身份后,解救了她。志愿者送女人回家,问她住在哪里,她说了丈夫的名字、地址。

        家还是以前的样子,因为没有变化,在村里林立新房子中,显得低矮寒碜。女人局促站在男人面前时,男人在烧饭,见到她,脸上不悲也不喜,只是在锅里加了一勺水,说了句“添人不添米”,添上两瓢水。女人笑了,接过男人手里的事情,忙开了。

        村里人是淳朴、善良的。他们背后对女人说长道短,但骨子里还是希望她留在丈夫身边,这样家才象一个家,所以,大家表面上对她还是客客气气的,没有人问她的离家几年发生的事。

        岁月在女人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记?从她皴裂黑瘦的手上,从女人饱经风霜的脸上,人们看出了女人的在外多年艰辛和不易。人们终于知道她当年是被人贩子拐卖的,更加同情她了。

        女人回家后,象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向上帝赎罪。她到处帮助别人。谁家地里忙不过来了,她家里的活搁着,先去帮人家干完。谁家孩子没处去了。她帮着照看。下雨天帮人收衣服、抢场,这是最平常的事了。人们茶余饭后还是谈论女人,都说着女人的好。

        花也回家了,她们一家三口好象从没有分开过,生活得其乐融融。

        原以为,生活就这样好好地过下去,原以为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可是,现实却给他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半年后,女人老是觉得自己没有力气,恶心、呕吐,以为是胃出问题了,去医院检查,是恶性乳腺肿瘤。这纸诊断书,犹如睛天响了大霹雳,全家懵了。

      女人拒绝一切治疗,安安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无论女儿、丈夫如何苦苦哀求,她没有去过医院。

        女人去世后,花悲痛欲绝,哭得呼天抢地,闻者无不动容。

         出殡这天,送葬队伍好长好长。村里人都是自觉加入队伍行列的。人们说:“女人活得太亏了。”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周桂稳,70后,盐城人,自由职业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关于贫穷的征文:

《冬歌文苑》征文启事

01、随笔||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倪宝元】

02、随笔||感谢贫穷?【刘世申】

03、散文||位卑未曾忘贫穷【胡建国】

04、散文||贫穷也是一种生活【江浙一兵】

05、散文||回望贫穷【赵建平】

06、组诗||那遥远的裸色的幸福【焦红玲】

07、散文||过往是最好的激励【吕兆航】

08、诗歌||老孙其人【程立龙】

09、诗歌||贫 穷【赖辉】

10、散文||感谢贫穷【叶震霄】

11、诗歌||走出来的幸福更可贵【白锦刚】

12、杂文||杂议“贫穷”【范景来】

13、散文||饥饿年代【刘丰歌】

14、随笔||战胜贫穷,才能感谢贫穷【果爱】

15、诗歌||午夜不眠【 老九 】

16、散文||不畏贫穷甘自来【王成川】

17、散文||翻越贫穷的栏杆【周振英】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

19、诗歌||贫穷的礼赞【王静文】

20、散文||回望岁月【郭苏华】

21、随笔||压力产生动力【马泽伟】

22、散文||贫穷使人勤奋【田志坤】

23、散文||害怕贫穷【徐世荣】

24、散文||关于贫穷的记忆【王树宾】

25、散文||假如不贫穷【孙天英】

26、诗歌||秋  赋【刘凤耀】

27、散文||贫穷,不能失去斗志【张磊】

28、散文||承包后走出来的幸福往事【刘向阳】

29、诗歌||孩子,我们不贫穷【占富强】

30、散文||贫穷是积极生活的原动力【李银波】

31、散文||致王心仪同学的一封信【袁福成】

32、散文||信念心中藏 绝不败贫穷【马友妮】

33、随笔||关于贫穷之我见【 初心】

34、散文||贫穷,孕育美好品质【蒋叶花】

35、散文||贫穷的记忆【周素芹】

36、散文||怀有信念力无穷【 刘玉庆】

37、散文||想起母亲【毛新萍】

38、散文||面对贫穷作何选择【王晓菊】

39、散文||我恨你,贫穷【 陶以浪】

40、随笔||贫穷不值得我们感谢【江锐】

41、散文||与外婆同榻【 肖巧霞】

42、散文||泪忆贫穷【汪明】

43、散文||“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张变利】

44、诗歌||穷 说【刘凤耀】

45、散文||跨过贫穷的山梁【汪国彪】

46、杂文||感谢贫穷与斯德哥尔摩情结【刘世申】

47、散文||我被贫穷伤害过【施泽茂】

48、散文||贫穷相对论【王海英】

49、散文||人生在经历贫穷中积淀和升华【李品刚】

50、诗歌||窝窝头的记忆【子儒】

51、散文||寒门“贵子”【李静】

52、随笔||贫穷可倒逼人生底气【刘光明】

53、散文||煮猪食【王宝华】

54、散文||那一碗热豆腐【丁春梅】

55、小说||苹果红了【祝秀津】

56、散文||也说贫穷【太极】

57、散文||父亲嘴里的日子【 严鑫立】

58、诗歌||老学校【青青草】

59、散文||贫  穷【吉福生】

60、散文||下山入川,甩掉贫穷【张志荣】

61、散文||与贫穷掰手腕【王中霞】

62、随笔||论贫穷【邢军】

63、散文||突破束缚【刘世申】

64、散文||傻气的童年【曹翠梅】

65、散文||父亲的一生【张变利】

66、散文||精神是战胜贫穷的法宝【张守权】

67、散文||贫穷与我【刘美英】

68、散文||贫穷也是一笔财富【沐子】

69、散文||那年那月【封金花】

70、随笔||别装贫穷【栗梅】

71、散文||贫穷是一股力量【周树广】

72、随笔||贫穷是财富【李忆冬】

73、散文||感谢跋涉的脚步【张曙光】

74、散文||咀嚼贫穷的味道【欣欣向荣】

75、散文||补  丁【唐锦禄】

76、散文||难忘童年大山芋【蔡小平】

77、散文||有尊严地活着【孙天英】

78、散文||我眼中的贫穷【叶宏开】

79、散文||贫穷,是我一生弥足珍贵的财富【陈正国】

80、散文||她与婆婆的百宝柜【林彩贞】

81、散文||从贫穷中走来【周银平】

82、散文||你别累了,歇歇【杨桂女】

83、散文||不能忘却的贫穷【张国平】

84、散文||愧对贫穷【周秀桐】

85、散文||战胜贫穷【江浙一兵】

86、散文||忆贫穷【姜卫中】

87、散文||齐飞与一色盛在碗里【嵇绍波

88、散文||冬日暖阳【欣欣向荣】

89、散文||心底的烙印【宋羲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