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走近威海

 冬歌文苑 2021-02-03

走近威海

早先的威海不叫威海。春秋属莱子国,汉朝之前被称为莱夷,夷称就说明此地比较偏僻,远离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华夏文化。

威海之名,明朝才有,迄今也不过600来年。史载明洪武31年(1398年),为防御倭寇,在境内设威海、成山、靖海三卫,威海寓“威震东海”之义,“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威海即由此而来。

威海之威我没有见过,威海之耻倒是有所耳闻。600年前,举国之兵难以应对一帮走私商武的乌合之众,还蔑称其为倭寇。100年前,给真的倭寇撵上门来打了个全军覆没,被列为国耻。

我原以为威海之威还含有怒涛汹涌之意,但我目前还没有见到过威海的海浪发过威怒,相反却显得相对的温和有度。因而我对威海之“威”感觉不很明显,但威海之美倒是让我有不少震撼。

来威海的第一感觉是黑松林,大片大片的,从烟台、牟平、文登绵延至威海。有说黑松林散发的气味,对人体非常有益,这更增加了我的好感。前年秋天在松下散步时遇到一个老哥,他是外地来威海做早点的,攒了一些钱,在威海置了房。他每天晚上开车来国际海水浴场游泳。他说威海的松针都油亮油亮的,没有一点灰尘,言语中充满着自豪感。他的话也打动了我。

第二感觉是威海的风,很大很大的,但很舒服。我大妹在威海打工几年,特别喜欢威海的地和威海的风。要不是为生活所迫,她也很想定居威海。我年前来威海的时候发现,无风的时候也有海浪,而且不一定小,这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认为海浪是风兴起的,不是有成语“兴风作浪”吗?我忘了还有句俚语“海里无风三尺浪”。海浪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风?是潮汐?还是风和潮汐的叠加?也可能还有大气压力的因素以及地球自转不均衡发生轻微抖动的缘故,就我这智商,可能弄不明白这个问题,但我还是很好奇。

冬天我怕风,但夏天喜欢风。前几天我问一个石家庄来威海定居三年的邻居老哥,威海的夏天怎么样?他以过来人的口吻和无比得意的神情说,威海的夏天真是人间天堂。这也让我倍感欣慰并无比向往。

威海的空气,还有甜丝丝的感觉。这里的雾霾指数很低,海洋吹来的空气洁净、醇厚、干爽,有时还有淡淡的海藻味,不同于海南夏季的闷燥和冬季的潮湿,这里的空气很宜人舒适。

第三感觉是威海的海水很干净,湛蓝湛蓝的,不比巴厘岛的差,与马尔代夫浅水区五花石色翡翠般的海水相比要略逊一筹。而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细软的沙比海南天涯海角也不差,关键是这里不收费,而天涯海角你得付80元的门票,且还不让你游泳。我还到过深圳的大梅沙、厦门的鼓浪屿、珠海的情侣路、海南的红树林、青岛的八大关、大连的金石滩,感觉此地的浴场不说比他们强,但至少也不会逊色多少。

第四感觉是威海城市市容市貌的大气和整洁。威海市区的海岸线近100公里,沿海有环海大道,除了海景的旖旎还有路边的山景和滨海公园美景的美丽,会让你目不暇接,由心赞叹。威海马路的地砖大多是大理石铺就,而且特别干净,给人一种高端、大器、上档次的感觉。

这几个感觉让我对威海的好感大增,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网上百度才知,威海还是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么多的荣誉,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

一个地方总会因为一些人和一些事,而产生不同的情感附着。

我与威海的结缘是源于我的兄弟,他来威海安家已有二十来年。他当年作此决定也是震撼于威海的宜居和美丽。

侄子考上大学时,我第一次来威海,但那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除了下水游泳和发现水母的新奇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后来陆续来过几次,对威海的好感越来越多。前年来时,发现了一个好地方,遂一下子好感大增,那就是青缇湾。

青缇湾是威高开发的一个楼盘,也只有三栋,一栋是度假式公寓酒店,两栋是住宅,矗立在国际海水浴场的最西头,位于两湾之间的烟墩山上。这里可以270度瞰海,180度观山。西南有海洋乐园吸睛,一湾浅滩尽收眼底;正南可以坐看小石岛船只进进出出、游人赶海、夕阳西下、海上明月等景致;正北的远处水天一线、帆帆点点,近处波涛起伏、浪花卷雪,更有新人们身披婚纱在取景拍摄留下永恒的美丽美好;西南是3公里长、100多米宽的一湾金沙,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据说每年有百万之众;正南临海公园数千亩黑松林覆盖,一直延申到山大和哈工大的山峦。

这确实是观景的一处绝佳之所,也算得上是威海的画龙点睛之处,正如威高的广告语:阅尽沧海,始见青缇。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威海濒临黄海,海鲜的鲜嫩、便宜自不必提。鲍鱼按只卖,小的5块,大的15块;牡蛎按斤称,8块一斤已经是很好的了;威海是盛产海参的地方,也不多贵,100块钱至少可以买1斤的。几百块钱,可以上个一片海,参、鲍、鱼、蚝、虾、蟹、贝、螺,让你一次爱个够。

威海还盛产无花果,好吃,还特别便宜。一般3-5元一斤,最便宜的一块钱一斤。而帝都要卖到25元一斤。无花果酒也是本地的特产。

威海300多万人口,GDP3600多亿,比厦门4000多亿少一点,但厦门人口有400多万。两个城市人均方面有得一比,这也超出了我的认知。厦门的知名度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威海高的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威海还是渔具之都,据说全球80%的渔具来自中国,而中国市场的一半是威海制造。威海有1000多家渔具企业,贡献100多亿的GDP。我弟的朋友中就有安徽老乡在办钓竿厂。

威海的房地产不稳不火,以前的房价一直不动,近两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据说与两位领导人的来临有关。恒大、华润、威高可能是三大巨头。恒大也就1万多。华润湾九里是填海开发,开盘也就7000,现在要翻倍了,我在那里住过2个月,感觉很不错。威高本是生产医疗器械的,也于10年前进军房地产,挟本土优势,混得风生水起。据说产值已经达到500多亿,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行列。成为威高的业主后,平心而论,威高的建筑质量、用材和户型设计还是没得说的。

威海的房价虽不高,但家居家具的价格可不低,甚至比帝都还高不少,尤其是居然之家、银座和乐天,代表着威海的最高档次和价格。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很多商家在这些高中低家居商城里都开有店铺,仓储却集中在同一个地方。

我搞不清价格高企的缘故。有人说威海的家居其实是由北京的香河发货,而香河的家居大都来自于广东,物流和环节,抬高了物价。这也许是有道理的。

威海距离韩国最近,据说有韩企3000多家,常住韩国人有3万之多。威海有不少韩国料理、烧烤店,很多标牌都注有韩文。但韩国人和咱们国人长得很像,他们不说话时,我是分辨不出来的。

威海的广场舞给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体育馆附近,每天晚上7-9点,会聚集四、五百人,阵容庞大,井然有序,巍巍壮观。我参与过几回,1个多小时的运动量可够我受的。

威海人踢毽子的水平也不次,还可以在羽毛球场开展比赛,他们的脚比我的手还灵活。

威海的红绿灯有点与众不同,行人道绿灯时四个方向都可以行走,即车停人行,车行人停。让我感到温馨的是,在红绿灯没有覆盖的十字路口,总是车让行人。这好像是威海人的共识。在当今的国度,能做到这一点礼让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每次过马路,总会触动我内心的柔嫩,让我对威海刮目相看。

威海除了本地和山东,外地人最多的据说是东北,其次是安徽和北京。但小小一个地级市威海,竟然有46个少数民族,这一点也着实让我感到意外。

虽然近些年来,威海的交通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但还是觉得不是很便利,航空的班次较少,高铁直达的班次也不多,而开车耗费的时间太长,且并不便宜。毕竟威海曾经是莱夷之地,难以沐浴到中原的雨露阳光。

我对威海还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不多也不够深入,但越走近威海,越增加我对威海的喜爱。我发自内心的希望,胶东半岛的这颗明珠更加为人所知,更加璀璨夺目。 

        2019年5月11日于北京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刘世申,在北京的安徽人,想写却写不好的文字业余爱好者,从事项目策划、投融资及咨询职业。昵称:清风明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