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三 姨

 冬歌文苑 2021-02-03

三    姨

杨书娟||河南

三姨走了,在初夏的午后。

当表哥打来电话时,我和先生有点不相信,心中倍感难过。

三姨今年81岁,正月初三得的脑梗。在医院抢救了几天,生命保住了,却瘫痪在床,各方面已不能自理。我们去看了几次,看着一向干净利索的老人,现在满脸皱纹,浑浊的双眼已无生机,也不认识人,心里一阵酸楚。表哥表嫂尽心尽力服侍身旁,最终病魔还是带走了老人。

三姨是先生的三姨。

初与她相识,一个干净利索六十多岁的妇人站在秋阳下的农家小院里,看着我笑。拉住我的手欢喜地说:“多好看的闺女,外甥有福啦”又急忙打上两碗鸡蛋茶,端给我和先生吃。那时在乡下,鸡蛋茶是新媳妇初上门最好的招待。我红着脸不肯吃。先生笑着说:“这是三姨的心意,吃吧!”虽感羞涩,却也在那一刻认定了她是我的三姨。看着忙着杀土鸡招待我们的三姨,心中暖暖的。

先生曾对我说他幼时家贫。三姨父是村干部,家中只有表哥、表姐两个孩子,经济条件比较好,常常接济他们家。而且三弟是在三姨家长大的,到了上学的年龄才接回来。幼时的先生每到周末最喜欢去三姨家,能吃到三姨烙的黄灿灿的葱油饼,吃饱了肚子又解了馋。

我们逢年过节看望了公婆,总也要去看望三姨。而这时,三姨满脸欢喜,总会把刚收的花生、芝麻、玉米棒子给我拿上。说我们吃这些是要花钱的,多带些。我拗不过她,后备厢里塞得满满的。

儿子出生以后,婆婆身体不好,母亲又要照顾高龄的祖母,一时找带孩子的保姆又不好找到合适的。而我又要工作,带孩子成了一大难题,让我苦恼不已。先生说:“让三姨来吧!”“能行吗?三姨年纪那么大了”我有点担心。“问问吧”先生说:“兴许三姨会来”

第二天,先生就去了三姨家,竟把三姨接来了。三姨抱着儿子很是喜欢,我的眼睛有点湿润。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三姨帮我一把,真的非常感激,我和先生都能照常上班了。一向爱闹腾的儿子,在三姨的歌谣里竟乖了很多。有时儿子睡了,三姨就把小棉衣拆洗一遍,又一针一线地缝好。而一向看见针线活就头疼的我,省去了不少心。

我给三姨在毛线店织了一件枣红色的外套。她责怪我乱花钱,以后不许再买,处处要花钱。我笑说没事的,她总要再说一遍。

一个月后,找到了合适带孩子的保姆,才把三姨送回了家。

尽管三姨带儿子时间不长,却很是喜爱他。每到周末我们总是带上儿子去看望她。有时去不了,三姨就在表哥空闲时,让表哥带着她来看儿子,总要给儿子带上吃食、玩具。儿子渐渐长大,姨奶在他心中和奶奶同样的亲。

现在三姨走了,我和先生前去吊唁,在灵前叩头祭拜,我情绪难控失声痛哭。一个慈爱的老人已离我们而去。

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回去,回到我们初相识的时候。我们在秋阳下说话,您对着我笑。吃着您烙的葱油饼,满嘴余香。泪眼迷蒙的我,看着您躺在灵柩里,走得安详,心中又是一阵戚然。愿天国没有病痛,您能够舒心安然!

三姨,一路走好!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书娟,笔名:怡澜,河南省平顶山人,从事教育工作,闲暇之余爱好写作,喜欢用文字表达美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