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静湖情缘

 冬歌文苑 2021-02-03

静湖情缘

静湖位于东北师范大学校园的东侧,下课后,我、昊然和晓霞三人一起漫步于柳阴路,行走在富有诗意的静湖畔。

初见静湖,湖水清澈,没有风,湖面就是一面大境子,湖边的垂柳、假山、学生饮食活动中心大楼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低垂在水面的柳条上下连成一条直线,俨然一副完美的水墨画。静湖比南湖安逸,没有南湖那样喧嚣嘈杂。当初为什么叫它静湖,我不知道,如果现在让我为它起个名字,它这么安静,这么清新雅致,我也叫它静湖。

中间是湖心岛,西侧W型小桥,东侧拱桥分别连接湖边。它没有讲究对称,东面拱桥让人们从不同高度去看湖面,西面W型小桥让人们从不同的点观察湖心岛。你随意选择前去的路线,眼前有一座亭子六角翘起,像群鸟张开翅膀一样。稳居岛的中心,它的名字叫智爱亭,大红色的六根柱子格外耀眼,我没有亲眼见过醉翁亭,也许长得很像。

智爱亭周围生长着九棵松树,除了最东侧一棵黄花落叶松外,其它八棵松树的真名我真不知道。我问了几个坐在亭上的学生,他们也不知道。于是我把它放到朋友圈,大家给出的答案还很丰富,什么针叶松、马尾松、黑松、油松、针松、雪松……认真的庄老师还通过拍照识花的方式为我找寻答案,告诉我那是黑松。

有棵黑松把枝横伸向水面,你要想走过去得低头,我在想,师大人都能容忍这样的松枝横在小路上,像我要想过去,得弯下腰,低下头。这要在有的地方,这样不按规矩伸出的枝条,一定得修剪美容。

黑松可是一年四季长青,当周围同伴在寒冷的冬季脱去绿装时,它依然会用绿色点缀着这可爱的湖。

湖的南面是另一番景致。满湖的莲叶铺开,未见花开,几个迫不及待的花骨朵才伸出头来。此时正值七月,在我们江苏,应该花开满池,虽未开花,但莲叶清香已经扑鼻,其实这时,同行的晓霞应该放歌一曲,送给美丽的静湖。因为此时的静湖太安静了,虽有几个年轻男女坐在湖中智爱亭,除了远处操场上打球的声音,真得没有听到其它声音,好静,净得让人怀疑这是校园的湖吗?

湖心岛的的南边水中央还有一个小岛,上面有假山,还有一个小亭叫仁爱阁,她的东南被草塘包围,与水塘、荷塘三分静湖。

我们三人也不愿大声说话,轻步走在湖畔蜿蜒悠长的小路上,为小路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真的是小路,如果不是情侣,都不易并排行走。

波光里的荷叶,回眸一笑若含情,与你对视于那温情的瞬间。湖边有些大垂柳,扬起的飘逸长发,有的已经拖到水面,宛若甜蜜的少女在梳妆她的长发,在你眼前摇曳的不仅仅是那一湖情缘。眼前的你也许会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的名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上了年纪的柳树与柳树之间,有一张石桌和四个石凳,古朴而精致的树桩形状,这里便成了俊男靓女谈情说爱的空间,这无疑为那些萌动的师大恋人平添了一份浪漫情调。曲折的岸,斑驳的影,和着轻柔的柳条,奏出了一首首动人的恋歌。

我们也停下脚步,举着手机“咔嚓——咔嚓”。有位美女在一棵柳树下,止步不前,那树轻吻于湖面,斜卧在小道上。她倚树凝眸、韵味千姿、微笑悠然,这时的她与树留影于暮色中。

拥着清凉湖光,沿柳阴路漫步,偷偷倾听着柳荫里那呢喃的恋语,东师的学子有情于静湖的温柔。东师校园松树成排,柳树成群,花草偶见角隅,但我真爱静湖。

最后一天早上,我特意起个早,再去看一眼静湖,与她道个别,不知何时再与静湖续个情缘。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郑冬前,男,1977.9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响水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响水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初中语文教坛新秀,《人民币-中国国家名片》综合实践课获响水县一等奖,盐城市二等奖。参与编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课时提优计划》系列丛书。发表论文20余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