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雪拥苍山图

 冬歌文苑 2021-02-03

雪拥苍山图

参加退役军人厨师培训班中,有些许个战友是从西藏、新疆回来的,从聊天中他们对雪山的认识非常的深刻,敬畏之心,恐惧之感也是印在了心坎上。这是驻守边疆的战友对雪的感触。

对于没有见过真正雪山的人来说,学习江子的“雪山之上”应该能够给你很多启发,我想通过两则关于写情写景的“豆腐块”,同各位老师共同交流学习还请多指教!

(一)

雪山,是非凡的人间景致。在人们的印象里,雪山从来不在人群之中,而在海拔很高的人际罕至的山脉高处。我也通过百度搜索“必去的中国十大最美雪山”,我们会发现那些雪山除了少部分耳熟能详,大多数都无比陌生。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青海省东南部阿尼玛卿,青海省玉树的尕朵觉悟,新疆的托木尔峰,世界第一高的珠穆朗玛,西藏东南林芝地区的南迦巴瓦,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贡嘎雪山,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这十大雪山,我都无缘际会,甚为憾事。只是隔着屏幕在电脑里一睹他们的雄伟,或是从图片上看他们相貌奇特高古,性情孤僻苦寒与天相接的神秘。

近日计划丽江行也就随意做了些功课,收现原来可以不用去追寻“十大雪山”,玉龙雪山足够满足您的“摄奇心”。也许只有当你进入丽江抬头北望,顿觉映入眼帘的是玉龙雪山的友善与亲和,因为有了雪山的装点丽江就平添了几分性感与妩媚。

人们仰慕丽江的名声、风韵,从四面八方来到丽江,他们会发现湛蓝的天牵着手翱翔的白云,以及一座亮的耀眼的雪山,当人们回过头发现自己早就在玉龙雪山的凝视中。来到丽江在空旷的木府院墙边,四方街、凹凸不平的茶马古道上,人们都能随处看到天空中悬挂的那幅令人惊艳的“雪拥苍山图”。因为玉龙雪山早已经融入到了丽江人的生活中、血液里,更是丽江文明的重要源头和这块土地的地标。

有心观景处处景,好似人在画中游。在丽江的美学体系里,一盏千年飘香的普洱茶,一条通往西藏和缅甸的茶马古道,一个叫纳西的民族都会比玉龙雪山更有历史厚重感,更值得深究和玩味,雪山融化形成的流水,让古城充满韵律之感与生命精气,这是丽江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网络看丽江,丽江一样会美的肆意和嚣张。丽江电视台会用它的图片或者视频做节目片头;丽江的官方或民间的网站主页会用它做标识;当地的摄影家们会把它当做重要主题进行拍摄;写作者也会写出不少有关它的诗文;甚至于有关丽江的食品包装袋,烟盒也会用它的雄姿作为览客的手段。

人们相信被雪山的汁液滋养之人和花朵会有一种别样的香艳,也许这就是纳西民乐演奏中所感受的律动吧!在无声的午夜,您会不会梦见它呢?

(二)

期盼 “瑞雪兆丰年”的人们,总是在咏雪,用最美的祝福,期待来年好的收成。

脾气好的雪,让我们信赖甚至倾心,雪显的从容、慈悲、圣洁,它在空中的飘扬让我们怀疑它有一双芭蕾舞者的脚尖;他表面轻如棉絮,却有一颗六角形的结晶的心;雪是善良的,不然,怎么可能如此轻盈?

每当下雪天,我们都会用雪的命名和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用一个雪天访友临家门不入的故事来说明魏晋的风度与气质,夸一个女子聪慧可人为“冰雪聪明”,用“独钓寒江雪”形容一个人的洁身自好;我们在冬日劝好友对饮最好的理由是“晚来天欲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尊师故事是“程门立雪”,我们给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叫做“雪中送炭”……

可是雪是挽留不住的,它就像月光、流水和梦境。它铺天盖地,然而转瞬不见。满地的残雪消融,是人世间最让人伤感事情。

雪山紧紧抱住了雪。

雪山头顶着雪冠,仿佛人群中沉默的有德行的长者和智者,如果用雪山来隐喻一种人格,那人就包含着圣人具有的高迈、深沉、隐忍、睿智、沁凉、慈悲及圣洁。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老子、诸葛亮、朱熹等是一座座雪山……

当“神仙湾"上的,五星红旗迎着猎猎寒风升起时,这一尊尊如雕塑般的军人,用最挚诚的目光守护者皑皑白雪,他们才是这雪山之上的“神仙”。

如果说是雪成就了雪山,还是雪山挽留了雪?当你跨上雪顶高峰时,在那“一览众山小”的雪域中,看见了它远离尘世间的尔虞我诈,却可以让圣洁洒落在终年有雪的地方。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陈天洪,海军军士长退役,四川宜宾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