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独爱中国红

 冬歌文苑 2021-02-03

独爱中国红

我对颜色本不敏感,但有一种颜色例外。它时常令我血脉偾张,特别是每年10月1日这天,更让人欣喜若狂、不能自已。

这种颜色特别耀眼,代表着喜庆、欢乐、热闹与祥和,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几千年来一贯如此。

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它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它不仅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而且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不仅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而且流传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以中华民族独有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盘成一个亘古不变的中国结。

这种颜色特别鲜艳,代表着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百余年来从未褪色。

在中国近代史上, 无论是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还是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或者是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无不流淌着革命先烈的鲜血。这部鲜血染红的历史,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红色记忆。

这种颜色的名字叫做中国红。

在艺术家眼里,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晚霞最绚丽多彩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限温度;流淌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分子;表达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诠释了枫叶晚红的秋意……

而在我看来,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华文化底色,弥漫着血浓于水的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华民族面对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最危险的时刻,牢记中国红的品格,开展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不惜一切代价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于1949年10月1日站起来了。

1949年9月27日,象征革命胜利的中国红被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颜色。1949年10月1日,在那个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历史时刻,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的中国红与伟大领袖毛泽东一道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从此,中国红更加骄傲地烙印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里。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临近庆祝大会,从北疆到南国,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无论街头巷尾,还是田野阡陌,整个中华大地一片中国红,可谓寸土必染,鲜艳而又喜庆。人们脸上、公交车上、公共场所……张贴着夺目的五星红旗。《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动人旋律随处可听。中华儿女用最吉祥的中国红迎接祖国母亲70岁生日。

如果说国庆前夕全国各地的宣传、庆祝活动是为国庆节造势和预热,那么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就是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举国欢庆的高潮时刻。

国庆节那天清晨,五岁的儿子跟我要小国旗,并问我国旗为什么是红色?五颗星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并不难,但对话间一股莫名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或许是为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感到自豪的骄傲,又或许是为今天的小康生活感到幸福的激动,五味杂陈,无以言表。

国庆节当天,妻子特地给两个孩子换上中国红T恤,表达心中爱国之情,我邀请他们俩合影,并约定从今往后每个国庆节都要身着红色盛装合影留念。也许,这种仪式能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熏陶。

当今世界,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中国人对中国红的喜爱可见一斑。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泽润生民,原名王海洲,湖北监利人,现居福建漳州,地方大学毕业后携笔从戎,陆军上校转业地方工作,坚信好学才能上进。在各类期刊、报纸及网媒发表学术论文、杂文、散文、诗词、诗歌等数百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孔秋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