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写给《冬歌文苑》

 冬歌文苑 2021-02-03

写给《冬歌文苑》

李娟||安徽

2018年年末,通过孟芹玲老师的朋友圈关注了《冬歌文苑》,闲暇时,打开公众号,虽说未必篇篇皆精品,每每也能看到一些于我“心有戚戚焉”、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美文,同时也很崇拜羡慕那些轻笔淡墨,就写尽岁月春秋,红尘冷暖的才子才女们,文字总是拿捏得如同流云般随意,但和文苑一直没有交集。

世界很大,地球很小,相逢的人终会相逢。2019年元月3日,有幸加入了《冬歌文苑》大家庭,被总编冬歌拉进《冬歌文苑》文学交流群,至此算是与文苑正式结缘。元月20日,第一篇拙作《梦之路,前行》在网络平台上被推送,此后,又陆陆续续地发过几篇小文,我终于也可以说我是半个文苑人了。从此我与《冬歌文苑》便结下不解之缘!在这里,道一声:冬歌总编、琅琅老师、吴秀明老师、孟芹玲老师,李品刚老师,还有好多好多未提名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3月,在这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一场灾难毫无先兆地降临在响水陈家港这片土地上,"3.21"响水特重大事故,瞬间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在大灾面前,《冬歌文苑》文友们迅速发起了自愿募捐倡议,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文苑间流淌,不到一天工夫就得到了150多位文友的响应,你200,我300,认识与不认识的,为了给灾区送去一份温暖,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尽管200多人自愿捐款5万多元,对于灾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爱心无价!《冬歌文苑》不仅是一个有远方有诗意的文学群,而且还是一个有温度的爱心群。在这个难忘的春天,我仿佛看到了《冬歌文苑》的梦想正在发芽,在每一个文友的心里,在你我撰写的美文里,在感天动地的故事里,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八月,收获的季节,西宁,一群心向远方的歌者,《冬歌文苑》的文友们,从四面八方涌去。抵达那个叫西宁的地方,在青海湖边用歌声和美酒安放了一本诗集,把《歌向远方》的梦想放飞。西宁,我虽没成行,但是成行前老师们的精心准备,成行路上文婷老师送陕西特色小吃、到达西宁后才知东道主白老师因腿意外受伤仍然尽责操办一切及成行老师一篇篇优美的文字记录,从夜行的火车、现场的氛围、青海湖的美好等等都给我留下远方的记忆,特别是白老师这种尽责的精神更是我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学习的榜样。

一年来,平台每天八篇美文的推送持续不断,从未懈怠,既增加了我的见识,也让我的写作技巧有所提升。每天八篇文章中,更多的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及优美的语句,但是作者有一颗诚挚的心,竭尽所能,把心里所想的,眼里看到的,脑中所思的,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此引起大家产生共鸣。老师们用心用情写出的充满正能量的好文感动你我,也感动着认识与不认识的所有有缘人。

一年来,“五天一评”也是精彩纷呈,点评时段恰好是晚间,是我上班一天回到家后一边忙着打理家务一边负责高中学子后勤的时段,虽然没有参加,但是每期点评后,10点多几百级台阶的爬楼阅读……就像点评邀请函目标中所写:来了有收获,参加有惊喜。来了不白来,越来越爱来;说了不白说,越说越爱说,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告诉我,哦,原来好文章应该是这样写的,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呢,带着参评老师们一段段精美的点评、一个个美好的祝福进入梦乡。

一年来,《冬歌文苑》是我书我心的场所,是我施展文艺才华的舞台,是我分解忧愁的地方,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我播种希望,收获些许果实,同时也认识了更多的文友。文友老师们给了我莫大的勇气,让我在平台上发表的文章,经过老师们的指正、建议再次修改后,促使我勇敢的向当地报刊投稿并被采用,感谢《冬歌文苑》大家庭助我成长!感谢文苑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

2019年即将过去,《冬歌文苑》又用崭新的面貌喜迎2020年。因文字,我结识了冬歌文苑的文友老师们,我们共同生活在以冬歌总编为首的一个“平等、包容、互助、共进”不分学历、职位、贫富的大家庭里。衷心祝愿文苑在冬歌总编的带领下越来越精彩,越办越红火,

愿《冬歌文苑》走进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心中,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和关注她,成为文学爱好者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李娟,女,网名如月。爱诗歌、散文,闲暇时爱读书看报,爱旅游,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