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平常日子好好过

 冬歌文苑 2021-02-03

平常日子好好过

 袁福成||江苏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非常时期,宅在家里就自然会想起平常的日子。

每一对寻常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在相濡以沫中达成某种默契,在家中形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平衡。

在黙契和平衡之中,夫妻之间各自享受着由此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有许多在外人眼里的缺憾和不足,就在某种平衡中有了堂而皇之存在的理由。比如,夫妻间有一方爱打呼噜,真的有一天,打呼噜的一方不在,缺了呼噜声的陪伴,另一方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再如,夫妻间有一方不勤洗澡,爱干净的人想想心里就会恶心。但真的在一起时间长了,由不勤洗澡而产生的特定体味突然消失,另一方会觉得很不自在。这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同样道理,南方有人一个星期不洗澡便觉得不可接受,而北方就有人一个月洗一次澡也习以为常。南方人口味清淡且偏爱甜食,北方人口味偏重喜食咸品。南方人和北方人组成家庭,要么相互融合,家庭饮食、卫生习惯变得"不南不北",也有的相互包容,各自独立,各得其所。也有的完全融入对方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人把容忍和尊重对方的某些地域性的传统习惯上升到"爱"的高度,时间长了,诸如有一方爱抽烟喝酒、爱唱歌跳舞、爱熬夜赖床、爱丢三拉四……都能成为家庭和谐的另类风景和夫妻间炫爱的资本。在小家庭,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容忍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不足,互谅互让,往往会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的催化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增进感情、提升幸福指数的积极作用。

因此,评价一个小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真的没有统一标准,鞋合不合脚,脚最有发言权,如果说有统一标准,那就是相互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但在平时,存在于平常日子中的某种默契和平衡一般不易被觉察,但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会马上显现出来。

三年前,我的老伴因病离世。相濡以沫三十三年,逐步建立起来的家庭生活平衡在瞬间被打破,立马将我抛进了悲伤痛苦的深渊。由于这种来自不可抗力的外在破坏,具有全天候、全方位、毁灭性、不可逆的特点,给我个人生活带来的困惑和不适也是多元的。

首先,失伴后孤独寂寞便横空出世。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夫妻间再没有青春年少时的浪漫激情,也没有中年时期的踌躇满志,有的只是手牵手慢慢变老的温馨陪伴,这也是一种平衡。当有一方从这个世界上突然消失,一转身就永不再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属于我的那个家被彻底毁了。有人也劝我,老伴走了,不还有孩子嘛,不必过度悲伤,孩子的家就是你的家。当然,我的孩子对我很孝顺、很体贴,但仔细想想,对我而言,孩子的家再好,那也仅仅是"客栈",和我原本拥有的家不可同日而语。从此,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陪我立黄昏。孤独寂寞如影随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摆脱。

其次,失伴后家庭生活的宁静平和瞬间变得了无影踪。长年的夫妻日常生活,经过几十年的磨合,彼此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的含意,不需言说对方已心领神会。夫妻间的相互关心、关爱和心心相印,点点滴滴都体现在庸常的生活之中,即便没有浪漫激情,没有甜言密语,在平和宁静之中也照样暖意充盈、幸福无比。出门时早点回家的一声嘱托,归来时递上的一杯热茶,下雨天外出时递上的一把雨伞,发热时脑门上敷着的一方毛巾,生病时捧来的几粒药片、一碗茶汤,平日里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一日三餐的可口饭菜……桩桩件件,那一件不和幸福温馨紧密相连?随着老伴的离世,这一切已成空成梦,令人唏嘘不已。

再次,失伴后,日常生活中的困顿不适也接踵而至。夫妻二人多年的共同生活,事实上已形成较为明确的家庭分工,双方都以己所长,主动承担了家庭事务中最擅长的部分,夫妻二人相互配合,各展所长。时间越久,一方擅长的部分不可避免成了另一方的"短板和弱项"。在我们家,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家庭理财等细活历来以老伴为主。日常维修,买米买菜等使力气的粗活和对外交往基本由我负责。随着老伴的离世,加之孩子又在外地工作,家中所有家务,事无巨细全部落到了我一人的肩上。重新承担过去很少染指的家务活,就需要从头学起。如何合理安排膳食,做出可口的饭菜,如何将衣服分门别类洗净收纳,如何规划好家庭财务支出,如何订好一粒钮扣,如何换下衣服上已松驰的松紧带等等,都有许多门道要从头学起。把饭煮糊了,菜做咸了,衣服洗坏了,理财忘记按期结算,出门忘记关水、关电,忘记带钥匙,订钮扣刺破了手指等破事时有发生。回想起从头记起、学起、做起的艰辛,再和老伴健在时的配合黙契相比,常使我垂头丧气、长嘘短叹。

家庭生活中的形成的平衡一旦被无情打破,要再过上平常的日子,便成了一种奢望,要再建立新的平衡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因此,除了疾病、战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等不可抗力无法避免外,希望每一对寻常夫妻(特别是年轻夫妇)都应当十分珍视平常的日子,家庭的幸福,的的确确就蕴含在平常的日子之中,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轻易去人为打破这种平衡。

但在当下,不少年轻夫妇并未这样认为。最近,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离婚夫妇达310.4万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5万对。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离婚率已连续十五年节节攀升,而离婚的理由绝大多数(百分之八十点四)是所谓"丧偶式婚姻"即感情不和,曾经带着满满的爱意和憧憬走进结婚殿堂,但婚姻中的一方后来不是成了“公子”就是成了“公主”,出了问题后相互间又各不相让。非“公子”或“公主”的一方无法忍受,便通过轻率离婚来解决问题。离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婚姻责任义务的认识不足,包含着对婚姻缺乏经营技巧的隐忧。从道理上说,在这个世界上,谁离开谁都能活下去,但能活并不等于活得幸福,活得潇洒,活得精彩,活得更好。就我而言,也没到少了老伴就无法生活的地步,许多困难经过努力也能慢慢克服,但有些缺失却是无法复制和弥补的。失伴后的日子虽然还在继续,但生活的质量显然是打了折扣的。而年轻人离婚,还会带来单亲家庭子女抚养、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不少人离婚后重组家庭,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此时又开始怀念过去那些平常的日子,当知道平常日子的珍贵时又为时已晚。

生活的常态就如小溪的流水,川流不息且波澜不惊。不可能天天浪花飞溅、激情澎湃,不可能处处都鸟语花香、诗情画意,家庭生活中的夫妻,谁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有些缺陷和不完美如画中留白、文中留虚。水滿则溢,月盈则亏,不去追求富有理想色彩的完美,适应或容忍对方一些非原则性缺陷,并努力使其成为小家庭才有的独特风景,只有擅长和善于经营婚姻的人,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千万别小看这种平衡,这种平衡不偏不倚,不过不及,既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精髓,也符合辩证法的基本逻辑。

家庭生活中的幸福,就包含在极其平常的日子之中,我们都应当且行且珍惜!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退休后撰写的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刋、杂志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