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访陈汝器祖居

 冬歌文苑 2021-02-03

访陈汝器祖居

辖区的文化传播,也属我的工作之一。于是,择一阳光绚丽的早晨,漫步于初春暖阳之下,独访——宋代奉直大夫“陈汝器飞钱祖居”。这座千年古宅,座落于旧“仙游师范”北面,仅一墙之隔。

走近陈氏祖居,她灰砖黑瓦翘檐,透露着凝重古老的沉静气息,让我不由地止步观赏一会。简朴的围墙西侧,黑漆小侧门紧闭着,显得斑驳清冷。小侧门上镶嵌的长形石条上,题有金色楷体字“飞钱二世”。往左侧走几步,另有铁栅栏侧门入内。

不愧是千年古宅,尽管经陈氏后代子孙的几次修缮,但仍可以读到她历史久远之味。她现上厅、下厅,占地约500平方米。红漆色的古宅大门,虽不算高大宏伟,却不失古韵之雅。大门上的楷体黑漆金字“飞钱祖居”,为陈氏后代优秀子孙——“陈至立”题写。大门左右墙面,均镶着石影板画,画面内容动、精妙:积善济人、肇庆逢仙、飞钱格天等。祖居的两侧边小门紧闭,小门后的建筑物已不复存在。小门上各是题名:“钱库”、“琴盘”等石刻匾。

古宅下厅,林立的六大圆柱上,有隶书法楹联“宋代飞钱万世香,汉朝雅望二难著”等。下厅的周围墙面上,皆用石板镶嵌的撰刻书:《祖居史记》《飞钱历代仕宧简介》《陈氏家训》《飞钱祖居修建芳名》等,这些的史料记载,默默传承着陈氏美德家风,正向来访者讲述着陈氏祖先善良、宽厚的高尚人格。

古宅上厅,后墙中央的精致镀金屏风,异常显目。屏风的浮雕工,可是美伦美奂,有呼之欲出之感:历代仕宦生平浮影、活灵活现的龙风飞天、山水花开、鸟鸣等。金色屏风后的殿幕内,端坐的两尊神态安祥的塑像,即是“飞钱祖公妈”——陈汝器夫妻神像,及一些陈氏先祖牌位,可见陈氏后代子孙如何的敬仰他们的祖先。殿幕前自然是灵动、缭绕的香火,及新鲜的水果供品......

走进上厅,墙上挂有少量的绘画及浮雕。厅堂上的十根大柱上,亦是字体飞扬的楹联“处世飞钱福泽庆重来、为人积善天知欣获报等。古香古色的横梁上、墙上悬挂的九幅边框雕龙画凤的金字赠匾额,题字有:动天飞钱、弘扬祖德、祖德宗功、功深德积等。这些精美的匾额,歌颂着陈氏祖先动天功德,蕴含着“飞钱陈”的历史传说;娓娓讲述着陈氏祖公妈忠善、博大的胸怀......

据陈氏族谱、及查阅文史料中记载:陈汝器夫妇,生活在北宋末年的动乱时期。陈汝器之妻朱氏,自幼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乐善好施,怜贫救苦的性格。她嫁入陈家后,经营米店,每逢灾荒之年,看到饥民众多,她就会筑灶煮米粥,去救济穷苦的灾民们。后因自家米店的米用完了,朱氏把自己的陪嫁财物全部卖掉,继而变卖全部家产,买粮继续救济灾民,陈汝器由殷实富户,由此变为一贫如洗。寒冬腊月的一日,来了一位女道要求施舍朱氏施舍,朱氏说:“我已经囊空无物了”。女道指着朱氏脚上所穿的袜子,要求赠予,朱氏欣然允诺,待她解带取出后,却不见女道人。忽然天空一声响,天上飞钱至满室,陈汝器夫妇非常惊讶,立即焚香祝祷说:“愿钱减半,乞贤胤,光显门户”,话才说完,又听得一声响,飞来的钱又飞去一半。奇事过后不久,朱氏连生三个儿子,她将三个儿子:陈可行、陈可久、陈可大教育成材后,三子先后都簪缨仕途,且都是清正廉明的大官;朝廷特封他们的父亲陈汝器为“奉直大夫”,封朱氏妈为“有德太夫人”,夫妇同寿期颐高龄,活到九十多岁......

陈氏宗祠,穿越着多少岁月光阴,默默记载着家族的辉煌和传统美德。陈氏子子孙孙曾在这祖居里相聚一堂,开展着“飞钱妈”学术研讨,代代弘扬着祖德高节风尚......

走岀“飞钱祖居”,回望这座经千年洗礼的陈氏祖宅:静默端庄、古朴凝重、内涵高尚,她是陈氏家族道德情操的代言 ......

插图/作者提供

作 家 简 介

何爱红,女,福建仙游作家协会会员,《冬歌文苑》编审。业余喜好画画、看书、旅游;业余的小写作发表于《仙游今报》《湄洲日报》《侨乡时报》《冬歌文苑》《莆田作家》《莆仙文艺》等。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梁会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