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小我十岁,父母生我们姊妹四人,我排行老大,弟弟最小,他从小聪慧诚实,听话懂事。 父亲常年出外经商,家里农活都是妈妈一个人操持,父母沒有精力顾及我们的学习。弟弟从小学、中学到高中,父母从来没为他读书操过心。他勤奋好学,记得高考的那段时间,每晚学习至深夜,眼皮打仗,为了解睏,就在水井里打盆凉水从头上浇下来,待睡意渐消之后继续学习。有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 弟弟当年果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一本,填报了“矿业大学” 爸爸特别高兴,问弟弟志愿填报哪所学校?弟弟告诉他填报了"矿业大学",爸爸马上要求他改填志愿学医,要他做一名有道德的好医生,治病救人。弟弟说学医要解剖尸体,不想读。于是,爸爸向弟弟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一次,爸爸去亲戚家做客,吃饭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立即去了一家小医院就诊。谁知接诊医生无德无术,不仅没有把鱼刺夹出来,反而给他弄到了嗓子里面,叫他回家观察几天再来。爸爸回到家,喉咙又红又肿,饭食难咽,疼痛难忍,妈妈急得用土方法试试一一韭菜(没有切的韭菜)炒三成熟硬吞,谁知,韭菜在喉咙里把鱼刺裹住了真的给吞下去了。弟弟听了此事,便果断决定改填了医科大学,立志做一名有医德的大夫,为老百姓除疾解痛,救死扶伤。录取了安徽医科大学,就读心血管“临床”学科。 弟弟学成毕业,受聘于重庆涪陵医院。弟弟谨记父亲的教诲,做一名有道德的良心医生,他凭着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着过硬的本领,成为了医院的一名优秀骨干。 由于重庆与安徽安庆相隔较远,当年弟弟结婚家里人都未能前去参加婚礼,直至弟妹生孩子四月后我看病才去的重庆,这个做姐姐的如今我心中都是感觉极大的歉疚和遗憾! 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都能在一起,弟弟后来又千方百计想办法,还是调回了安徽安庆。一晃38岁,现任南京鼓楼集团安庆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医生是非常辛苦的职业,没有节假,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天天都要面对许多病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常常都是在医院陪着病人过年,晚上两三点钟才返回家。他始终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对每个病人都细心关照,呵护有加。有一年,山里一对老夫妻俩生病住院,老俩口非常低调、朴素,看起来好像条件不很宽裕,弟弟接诊的他们。住院期间,他让妈妈隔三岔五送骨头汤补充营养,让他们很快恢复了健康,病愈儿子来接他们出院,谁知还是一名上海的官员,他深深感谢弟弟对他父母的细心关照和帮助,并与弟弟结成了好友,至今互通往来。 记得有一年腊月,北风呼呼刮着,天气寒冷。妈妈做了几个弟弟喜欢吃的饭菜等他回家,因为弟弟在医院忙,几天都没回家好好吃顿饭。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回到家碗刚端到手里还没上吃一口,急诊室就来电话说接诊了一重危病人,叫他马上回医院会诊,弟弟饭也没顾得吃,毫不犹豫立即开着车又返回了医院。 弟弟始终本着忠厚为人,以德行医的原则,忠于职守,急人所急,解人所难,从不势利,从不收受红包,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每个病人出院都是含着感激的泪水,与他依依惜别。 我为有这样优秀的弟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农月,安庆怀宁人,网名清风明月,70后喜好阅读,文字,诗词,摄影,自由职业,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要珍惜每个遇到的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孙 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