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论尴尬的意义

 冬歌文苑 2021-02-03

论尴尬的意义

我很少穿鞋,平时就穿一双袜子,外面套一双姥姥手织的毛线鞋,冬天实在冷了,就穿两双加厚的袜子,再套一双毛线鞋,家里或外出都是如此。说起为什么这样,故事就多了。

首先,我的脚微微有些变形,这当然全都要“归功于”我的疾病了,因为先天性的脑瘫,总使它们不自觉的蜷缩,脚弓隆起,大脚趾像是蜗牛受了惊吓一般,藏于脚掌下。

这种状态直接导致很难买到合适的鞋子。就算鞋子勉强合适,强拉硬拽穿上了,不久后也得满脸痛苦地脱掉。

以前有部经典的影视剧叫《宰相刘罗锅》,里面有段脱靴子的情节,不知你看过没,画面异常相似。

为什么呢?因为疼啊,蜷缩的脚趾挤在硬邦邦的鞋子里无法舒展,那感觉就像用钳子夹住了脚,且力道还在慢慢加重。

年幼时症状较轻,可鞋子里面无一例外,都被抠破了很大的洞。和别的孩子相反,我最讨厌的就是新鞋,记得有一回,我妈给我买了一双红皮鞋,很漂亮,能让人想到安徒生的童话《红鞋》。我妈给我穿上,也臭美了好一会儿,但之后脚就开始疼,便只能脱掉,为此事,还闹了些不愉快。

买鞋子,最初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直到我学会网购,会给自己买芭蕾舞鞋之后,这道难题才迎刃而解。

一次,我穿着芭蕾舞鞋出去,人群中,一位年长的女性向我投来复杂的目光,开口道:“这孩子是学芭蕾的呀?怎么坐轮椅了呢?”我和我妈都笑笑不作声,而内心尴尬:你能相信我是因为无法穿正常的鞋子,才选择芭蕾舞鞋的吗?

从芭蕾舞鞋,到姥姥手织的毛线鞋,我的脚从此没有疼过,能自由的绷紧、蜷缩,只是外出的时候不好看,别人都穿鞋,只有我的脚,像端午节的粽子。

这难免是尴尬的,尤其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总要向注意到的人解释。可我宁愿忍受这样不美观的尴尬,也不愿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尴尬——在众目睽睽之下,鞋意外掉了,还死活穿不上。

是的,这便是我第二个不穿鞋的理由。

我的脚有个神奇的技能,刮到任何地方,都有几率把鞋弄掉。逛街时走着走着,鞋掉了,就需要停下来吭吭哧哧地穿;开会发言时,鞋掉了,掉在桌子底下,我只得祈祷没有人发现这事,等散会后才告诉陪伴的家人。

还好我不是汗脚,没有多少异味儿,不然就不仅是视觉上的窘迫了。

我常在励志报告会中慷慨激昂地说,残障人士和健全人没什么不同,但下了场,低头看看自己的脚,那黑色的毛线鞋,就是两个辩驳我的强有力的感叹号。

自己的肉体辩驳自己的思想,是不是挺尴尬的?

其实在朋友圈里,遇到有类似状况的朋友不在少数,因为身体有疤痕的原因,不能穿裙子,只能穿牛仔裤,偶尔穿裙子出去,也会因为轮椅和风的缘故造成尴尬的场面。

通常自嘲,是我们这类人缓解尴尬的方法之一,像模特摔倒了,要快速做出一个潇洒的动作起来,是一样的。

可乐和咖啡聊天,可乐问咖啡:“你觉得我们俩谁会比较长寿啊?”咖啡慢悠悠地回答:“不知道呀,这要看你平常作息正不正常”聊着聊着,可乐就没气儿了。

那个……天气太热,我就讲个冷笑话缓解一下,是不是比空调还管用?

你看,这便是自嘲,当你说了一个自己认为有趣的笑话时,别人却一脸茫然,甚至会长时间冷场,这时就是展现自嘲功力的时候了。

某些人没有说笑话的天赋,要么是这个段子太好笑,还没讲完自己就先笑得前仰后合了,只留听笑话的人在茫然发呆。要么就是这个段子实在太冷,讲完,全场的气氛都会结冰。

我就属于这样的人,然而我不喜欢当前者,更愿意当后者,最起码,还能练练自嘲的功力嘛。

作为娱乐圈公认情商超高的主持人何炅,就曾用自嘲这招缓解过尴尬。

魏大勋曾在《向往的生活》中吐槽某些导演,说戏拍得烂,怎么能全怪演员呢?导演就没有责任吗?有时候是导演非让演员这样演啊。

何炅一看,这是要出事儿啊,忙接过话头:哦,他说的可能是我导的《栀子花开》吧……然后又戏精似的翻了个白眼。

主动把槽点的矛头对准自己,可谓教科书式的做法了。

这样做,最明显的好处有二——

第一,确定自己是有这个雅量去原谅对方的,并且已经搭好了台阶,既避免了舆论的猜测,又能让朋友不会在以后的事业上树敌,这是出于保护的目的。

第二,让朋友警醒,会想,哦,原来不能随便在背后吐糟别人啊,如果被吐糟的当事人在我面前,或他根本就是我的朋友,我还会这样说吗?这也做到了教育的效果。

高质量的自嘲,能化解任何尴尬,或至少能让大家有台阶,能相对舒适地聚会。

你是不是认为化解尴尬很难?别急,咱们反其道行之,制造尴尬很容易啊,只需没心没肺地说实话就行了。

看过一个颇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女孩高中毕业,正准备上大学,这期间,她请了几个同学到家里来聚会,其中有个同学很虚荣,始终都在炫耀自己的包和衣服。

女孩气不过,在厨房帮妈妈洗水果时跟妈妈抱怨:那个同学也太虚荣了吧,而且她的包和衣服都是冒牌的,还有脸炫耀,我一会儿非当众敲打敲打她。

妈妈听后不紧不慢地说,孩子,从前有几个大学生,在某次打牌的时候输急眼了,便一起去揭某一个同学的短,让那个同学很没面子,结果你猜,后果是什么?第二天,那个丢了面子的同学,就用大锤把所有嘲笑过他的人都杀了,还把他们的尸体藏在了宿舍的柜子里。

这个案子,就是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杀人案”。

讲这些,不是想让你赞同虚荣或变得虚伪,而是想让你知道,成全别人的面子,不止属于善意,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你就要到别的地方上大学了,切记和人相处时的分寸,这往往与命运息息相关。

听明白没?化解尴尬靠自嘲,比如在公众场合说:“你已经很好了,你看,我比你还胖呢。”而制造尴尬,只需一句“嗯,你是比我胖,哎你心挺大的,都这么胖了还不减减肥啊?”

你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尴不尴尬?难不难受?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界,但偶尔也会弄巧成拙,形成尴尬的局面,但我有必要说一句,化解尴尬的高情商,其实无须修炼,做到“将心比心”这四个字就好了。

       人生中,我们肯定要面对很多尴尬的时刻,甚至都不堪回首,可尴尬总有尴尬的意义,至少它将教会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更自然更豁达地展现自己。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王雅静(笔名:柴女倩雪),安徽省阜阳人,1992年8月6日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由于意外早产,导致先天发育不足,患上重度脑瘫,从未上过一天学。 2008年开始,尝试开始用下巴操纵鼠标上网,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类作品千余篇。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安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自强模范、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特别提名等荣誉。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