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背影已远走

 冬歌文苑 2021-02-03

背影已远走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谨以此文纪念妻的表哥逝世一周年。

一一题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表哥拖着疲惫之躯,从办公楼走出单位大门的背影监控画面。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画面上跳动的时间清晰地显示在18时55分。一段是从电梯口走向大厅正门,另一段是从院内正门走向大楼东侧的停车点。

只见表哥背着一个挎包,拖着一条伤腿,一瘸一拐地推开大门,艰难地挪下台阶,凌乱的头发被晚风吹起,在空中飞舞,敞开的衣襟也清晰可见。半月前,表哥在上班的路上被车撞倒,右脚受伤,持续红肿,创伤面久久不愈,正在医院住院治疗。本来那天下午输完液体要回家休息,不想单位上有急事,因无法解决,打电话需要表哥去处理。表哥骑着摩托车从医院出来后,便径直来到了单位,直到傍晚快7时才处理完工作。

很难想象,他是怎么坚持骑摩托车往家赶的,他一定口干舌燥、头上冒着虚汗。当他拖着几近虚脱的病体回到院内,停好摩托车,走到单元楼梯口时,步子已经很沉重了。突然眼前发黑,一阵眩晕,倒在了离家只有几米远的楼道里。那时,家很近,而劳累的他却无力爬上楼梯,本该躺在舒适温暖的家里,却不幸躺倒在了那冰冷的楼道里。虽经邻居拔打110前来急救,但表哥还是永远离开了这个美好世界。彼时,再过两年他就能亲手触摸到幸福的退休生活;再过一月他就能亲眼看到可爱的孙子诞生在金秋十月;再过一周他就能亲耳聆听欢庆祖国70华诞的阅兵盛典。然而这一切,都永远定格在寒冷的时空里。

表哥,实为妻之表哥,亦为我的同事。表哥在单位上的表现,可以说人人有目共睹。他从事专业工作长达40年,对工作认真负责;他谙熟专业管理,精通操作流程,以出色的工作能力、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好评,不仅无数次获评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而且在全省系统专业管理工作中亦享有较高声誉,是单位公认的专业翘楚。正是因为他的专业型岗位,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才毫不犹豫地赶回去,处理解决这些专业问题。

那天晚上,我正参加庆国庆70周年文艺汇演节目排练,当接到表哥出事的电话后,急匆匆赶到了文庙广场附近的家属院。刚到大院门口,我已看到医院的救护车鸣着笛飞驰出了家属院。车内隐隐约约看到了表哥儿子的身影。我一边打的往医院赶,一边给分管领导汇报,随后与领导一齐赶到了医院的急救中心。透过抢救室虚掩的玻璃门,表哥肥大的身体躺在洁白的医疗床上,几个医生全力以赴地做着心脏功能复苏的抢救,突遇意外的表嫂愣愣地站在门口,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家里的几个表兄妹们也都焦急的站立在门口,心神不安,来回走动着,平时坚强的表妹此时眼里闪着泪花。

表哥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身旁围着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家人焦急的眼神,医生忙碌的身影,都在期盼奇迹的出现;尽管他的生命体征,已在送医的路上终止。不一会儿,急救医生出来了,轻声安慰说,赶快准备后事吧!表嫂拉着医生的胳膊,央求着要尽一切努力继续抢救表哥,哪怕是有最后一丝起死回生的希望。一个多小时后,医生终于放弃了抢救,我们无奈只能接受这个无情的现实。医护工作人员很快推来了一辆车,大家依恋地把沉重的表哥抬到推车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穿过长长的通道、宽阔的大厅,默默地推到了医院住院部大楼负二层的太平间,直到表哥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我的大脑突然出现了一阵短暂空白,谁能料到,前几天,我们还刚在中医院探视过他;而现在这个憨厚朴实、笑容可掬的表哥就倏然阴阳两隔,匆匆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表哥这个老黄牛的形象,便不由地在我的脑海里反复闪现。出生于1961年11月的表哥,参加工作40年来,一直从事业务工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锤炼成了一名行家里手。记得那是2001年,单位上对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上线,在时间紧、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表哥加班加点,连续十多天吃住在办公室,对每一笔业务和每一条移行数据进行核对,对错误信息逐项进行修改,确保综合业务系统得以顺利完成。

2002年地市机构扁平化改革后,虽然表哥不在管理岗位了,但具体工作始终没变。他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依然认真做好手头的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节假日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家人们欢聚在一起过节,而他仍然坚守在空旷寂静的办公楼内,加班统计上报各种报表,陪伴他的只有电脑屏幕上一行行跳动的报表数据。

有一次在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投产工作中,他突然阑尾炎发作,紧急就医后,医生说必须要住院治疗;但他没有办理住院手续,而是上午在门诊输液,下午又回到工作岗位上,忍着病痛,按时完成了新系统正式投产的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他所负责的业务台帐管理工作虽然较忙,但却反映不出突出成绩来,尽管如此,他也从无怨言,尽职尽责,总是默默地干好自己的事。

表哥平时人缘很好。他的业务工作能力无人能抵,不仅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对相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谁有求于他,都能认真耐心地手把手帮助解决,深受同事们的尊重。表哥身材较胖,同事们因他的体形,亲切地称他为“肉哥”。表哥身患糖尿病多年,每年都要住一次医院,医生劝他要戒烟戒酒,但他和同事们一块吃饭喝酒,还喜欢与同事们划上几拳,与同事们打成一片,同事们从心底里喜欢“肉哥”,而表哥也接受了这一称呼。平日里,同事见了他都习惯地叫他一声“肉哥”,他也只是憨厚一笑,从不会与同事红脸。

表哥还是生活中的好男儿。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尊老爱幼,齐家严谨。由于父母去世早,他对岳父、姨姨、姑妈、几个叔叔都做到“孝”字为先,处处做好表率,当好老大带头人。每到逢年过节,他都早早买好礼物,逐户上门探视,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孝敬之情;他的岳父是一名铁路退休职工,岳母去世后,他就把老岳父接到城里、安顿在一个楼院,便于天天侍候,做到悉心关照,直到老人寿终正寝;他在外地的老家,有个姨姨前年不幸患了重病,在省城兰州做手术治病,由于身边无子女,表哥就请了公休假,带着妻子主动到医院陪护,先后几次,直到姨姨身体康复回家。

在家里更是一个好丈夫。他和表嫂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生活中从来没有为小事吵过架,红过脸,相反对表嫂呵护有加。尽管上了一天班,回家后已经非常劳累了,但他总爱展示自己的厨艺,炒菜、做饭,样样拿手;如果遇到家人们的聚会,他主厨的菜品常常得到家人的夸奖。他是一个闲不住的勤快人,扫地擦桌,尽可能地干些家务活,只想让表嫂生活得更舒适些。

他强大的内心深处,还包裹着一颗慈善的心。前几年,表嫂在福利院做外聘保育员,抚养过几个弃婴,对这些弃婴他视同亲骨肉一样照顾。对儿子既是慈父又是严师,他严格要求儿子,循循善诱,使儿子知书达理,好学上进。儿子热爱父亲,犯病的那天下午,正在上班的儿子接到父亲昏倒的电话后,顾不得脱掉工作服,一路开车狂奔到家属院,一直把父亲抱着送到医院......

表嫂受表哥的影响,也是一个通情达理、处处体谅别人的人。表哥一走,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坍塌。她又下岗在家,儿子在一家企业当合同长临工,儿媳又即将临产,也无固定职业。表哥的遽然离去,谁听了都说非常可惜,她只是希望申报认定工伤后,对今后的生活有个较好保障,同时也能解决一下儿子的工作问题。

在单位领导给她作解释后,她很是体谅领导和单位的难处,再也没有提过多要求。唯一盼望的是尽快获取当地部门认定工伤的通知书,也权作是对表哥工作的最好肯定,抑或对他在工作岗位上离世的最好安慰。

生命有时竟是如此的脆弱。一个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平凡人,无愧于得到人们对他的尊重,也理应得到社会对他的认可,何况他还曾是单位提名推荐过的“工匠”型人才。那天单位为他举行追思会,同事们听到后纷纷前来为他送行,做最后的诀别。亲人掩面,朋友伤怀,同事哽咽,无不对他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为单位失去一位优秀员工惋惜,为这个家庭失去顶梁柱惋惜。

本应再过20几个月,表哥就能安祥过上莳花弄草、含饴弄孙的幸福退休生活,然而他却过早地抛下温馨的家庭、心爱的妻儿、至爱的亲朋,带着几多遗憾、些许伤感仓促离去了。2019年9月23日下午,那个蹒跚离开办公大楼的背影早已随风远去,在飞逝的时光中,我对表哥的真情回忆则永远留在了心里,久久挥之不去……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