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人生的第二个增长点

 潇海黎情 2021-02-03

文:小默

时间:2019年2月21日

为什么我说30岁,是人生的第二个增长点,这要从第一个增长点来说。

30岁之前,人的很多价值观来自于父母以及家族,也就是名义上的“原生家庭”。得出这个结论,要从跟小琪的一次对话谈起。

有一天,小琪突然对我说,“咱们80后这一代,最重要的是靠原生家庭”,即家庭所能提供的物质、精神上的支持。诚如我最喜爱的一句话“父母的高度,往往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以后未来的成长、求学等等各个阶段。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选择要报考哪所大学的时候,经历过大学甚至更多学历的父母会非常有主见、轻松地给孩子提供建议,而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家长们就只能想法设法地去打听,也就失去了第一手资料。

这是事实,也是很难去改变的事实。能做的就是突破这个思想限制,打开下一扇大门。

而如何突破这个限制,就是我说的第二个增长点。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看下去。

为什么?为什么是30岁?而不是25岁,还是为了单纯意义上的“30而立”的古训。这些可以说是,但也可以说都不是,真正意义上能让人实现二次增长,就在30岁左右这关键性的一段时间,没有确切的时间长短。

1、30岁,是心智成熟的分水岭

30岁之前,可以说我不,30岁之后,必须说我能。

曾记得在一个采访节目上,主持人问一位嘉宾,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压力的呢?嘉宾想了想,回答:是在我有了孩子之后。另外一个嘉宾也表示感同身受。

是啊,有了孩子,有了下一代,身上的担子也会变重。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跟走入婚姻殿堂建立家庭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下一代”是意味着未来,而“建立家庭”则意味着将来,两者都很重要。

这两年,我亲眼见证了生育高潮,包括我自己。周边的小伙伴都接连地迎来了属于他们爱情结晶的新生命,也的确感知到了他们自身的改变。很多朋友一收往日玩世不恭的架势,开始将哺育新生命作为每天的必修课,也将责任从嘴边移到了手头。

这就是成熟,而且这种成熟,是生命传承中最为精华的一步。

30岁之前,我可以浪,我可以疯,可以午夜买酒,可以尽情狂欢,但一旦有了心中那份期盼,这些东西很大程度都会自然而然的退化或是消失,这里不排除一些“老顽固”。

30岁之后,以往的那些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面临一次新的变革,那些原生家庭培育我们的各种处事态度都会被得到进一步优化。而真正能让人实现思想脱变的则是第二点。

2、30岁,是思想脱变的导火索

这里提到的思想脱变,不单单是思想上的觉悟,还包括愿意为思想付诸的行动。

很多时候,一种思想的形成,或是一个习惯的建立,是从一个行动开始的,但我们绝大多数人知道“万事开头难”,岂不知“开头之后照样难”!

因为,思想蜕变意味着你将进入一个从未体验过的区域,你将脱离你原来的舒适区,你将打破你先前的认知,从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新知。这样思想蜕变的痛苦,犹如刮骨疗伤,犹如断臂重接,甚至要超过这些。

但我们所能肯定的是,一旦你形成新的思想,也就真正找到你的第二增长点,也就迎来了你的第二春、第三春、第四春、第N春……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时候你可能感到压力巨大,灵巧一点的话,会知道这部分压力的来源是资金压力,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思索,“我该怎么解决”以及“我能怎么解决”资金压力等等,这些都是思维框架的初级阶段。

如果你撬动行动的按钮,才是关键,比如我要去学习新技能练好本事,实现自我突破等等,更细致一点,就是学什么技能等等。

这样,一步一步,你的思想就会跟着生活走,跟着人生走,而不是被牵着走,得不到任何喘息的机会。

3、30岁,是人生沉淀的四驱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人生走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才能快马扬鞭,实现抱负。但如何才能找准方向呢?

我认为,30岁是个开始沉淀的时间,每每都应该多思多想,多多总结领悟,沉淀出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然后在后续的生活中不断摸索实践,继续沉淀,继续实践。

沉淀自我,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一是为人处事,一是工作方略,一是人生百态,一是大小磨难。其中,最为要紧的是磨难,只有历经磨难,才能成长的更快,只要敢于挑战自我,才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30岁,是个很重要的节点,也是人生能否实现二次增长的关键时期,处理好也许能实现新的跨越。好好把握。

与大家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