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的父爱 周末,杨教授很早起床和妻子珍美出门买菜去。 在小区门口,珍美看到一对小青年穿着情侣运动装和她擦身而过,就对杨教授说:“三楼老刘想介绍一位从国防大学毕业的营级干部给女儿认识,他家在厦门有房有车,这条件很适合和小敏谈对象……” “你了解女儿的择偶观吗?”提起女儿杨敏找对象的事,杨教授不赞成珍美的想法。 “我不管她什么观?只要有房有车就过我这关。” 在厦门银行上班的杨敏,宁可在单位加班,也不想听妈妈整天唠叨找对象的事,可珍美却把此事时刻挂在心上。 “女儿不适合当军嫂,她吃不了两地分居的苦……”杨教授拉着珍美的左手从菜市场走出来说。 杨教授是厦大无线电物理专业的老师,去年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声乐。他的学生刘洋也毕业两年了,上大学期间刘洋是学校的文艺活跃份子,1米80的个子,加上阳刚帅气的运动健儿形象,早就吸引了学生会主席杨敏的注意力。知女莫若父,杨教授知道女儿喜欢的就是这类型的男朋友。 “女大当嫁,过了春节后小敏就28周岁了,她每天下班回来也不出去参加朋友聚会,就知道在家玩手机。”珍美唠叨着。 “杨敏不是小女孩了,她有自己的工作和爱好,你和居委会的老姐妹一样,就喜欢整天为儿女操心。”杨教授跟着珍美走进电梯后按了五楼的电钮说。 “女儿都快30岁了还没找对象,你不着急吗?” “我认识厦大的一个小伙子不错,他是计算机系毕业的研究生,现在厦门软件二期上班,听说是搞软件开发的工程师。” 其实杨教授好几回都想告诉珍美,刘洋在学校是多才多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敏经常和他用微信聊天不用出户就能谈恋爱,可杨教授知道珍美知道了绝对不同意她俩来往。 “我可警告你,如果男方在厦门没房子,我是不会同意小敏和他谈恋爱的。” “女儿不也住在家里吗?年轻人只要肯努力奋斗,买房是早晚的事。” “爸爸,刘洋上新闻了。”杨敏看到父母买菜回来就把手机视频转向门外让杨教授看,珍美也好奇地探过头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手机里晃动。 “他人品不错,在疫情期间还去母校搞宣传活动。”杨教授走到客厅的沙发边坐下后,不失时机夸起刘洋。 其实刘洋租住同一小区是杨教授安排的,但珍美不知道这个秘密,杨敏喜欢刘洋,杨教授心知肚明,刚才这出戏也是杨教授和女儿合作表演给珍美看的。 珍美看到镜头中的刘洋脱口而出,他好象是厦门市助人为乐的十大新闻人物,我在电视上有看到过他的新闻报道…… 第二天早上,珍美走到客厅和对着电视练歌喉的杨教授说:“小敏会不会喜欢上他了?”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陈红姐,网名迷恋军港,女,莆田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浙江省舟山市,现在莆田从事财务工作。爱好文学,曾在曾在《人民海军》《舟山日报》发表过多篇随笔。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