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心怀家国如前辈,奋发图强趁年少

 冬歌文苑 2021-02-03

心怀家国如前辈,奋发图强趁年少

魏嘉晴||海南

我记得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日志里这样写下我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期待:希望2020年的自己能活成预期的样子,万物明朗,万事顺遂,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新冠未至,家国尚安,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想那天的日志里应当是“国泰民安”四个字!

在浓烈的家国教育环境下长大的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有着满腔爱国情怀的中华少年,一直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像父辈和爷爷那辈一样的人,可以随时为国为家为人民挺身而出!这种“幻想”的状态一直持续至2020年5月下旬,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第一期“院士回母校——线上课堂”后,我思考了整整一周,方才从戚发轫院士身上体会到“家国情怀”的真正含义。那天,我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第一篇“院士回母校——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写下心得体会那天以后,我仿佛找到了一种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明确方向,每周都心心念念地等待着学院关工委转发新的课堂链接,然后带着一种虔诚的学习态度去观看、去记录,以前辈为榜样,反思自己,然后再用实际行动努力做好自己。我记得特别清楚,观看叶尚福院士那期课堂的时候,我还在暑假见习的工作岗位上,邻座工位上的大哥哥还因为我去追了往期院士的课堂呢!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已经观看了十八位院士的线上课堂。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从前辈们那里学到了什么,我会十分坚定地回答:心怀家国如前辈,奋发图强趁年少!

最初,我怀着一种观看普通视频的态度打开链接,不曾想却被戚发轫前辈这样一句话深深感动了:“60年航天历程,我在航天一线奋战了整整59年……”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是震惊的,我的脑海里冒出许许多多的问号。我好奇,我疑惑,究竟是怎样一种信仰的力量,使得前辈耗尽大半生的光阴专注于一件事?究竟是怎样一种伟大的情怀,使得前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潜心研究?究竟是怎样一种深刻的经历,使得前辈为国家荣耀奋斗一生?我想找到答案,不仅仅是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和敬佩戚院士,更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努力向上的榜样。

我在灯光下仔细寻找着,面容祥和的老者,言辞恳切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1933年到1945年,我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是亡国奴”“这些伤员都是被美国轰炸机轰炸的,血流成河,伤口惨不忍睹。”听着听着我才意识到,前辈也曾是如我们一般张扬着朝气的年轻人啊!可就是因为目睹了被欺侮的血腥,经历过被压迫的战争,心底的家国情怀才迸发而出,方于年少发奋,誓为中华崛起!

我被戚发轫院士如此报国的魄力和精神所震撼,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还年轻,我还有梦想,我还是个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啊,也要努力成为一个走出半生回头望,于己于国于人民都无憾可言的中国人!

而后的时间里,我观看了共18位院士的线上课堂,每一次都像是在读一本写满奋斗历程的传记。18本传记久读不厌,18位少年奋发图强,18个故事深入人心。

“学造船,我可以造军舰,抵御外国人的侵略,保卫我们的海疆”“1958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没有离开过核潜艇前线一直坚持下来的,我想大概只有我一个人。”三十年不曾踏进家门,将“韶华献于国家,姓名隐于深海”诠释得淋漓尽致的黄旭华院士,在研究核潜艇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将中国核潜艇的一束空白铸成而今的碧海之剑,威于世界!先生的赫赫而无名是大写的人生,教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守,什么才是真正的圆梦; 

“我们年轻人能不能为国家未来进入空间时代做一点准备呢?我就是抱着这么一个梦想。”欧阳自远院士的这个梦想成就了中国的航天梦,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飞天。因为前辈和那一代航天人用坚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奋斗,让中国认识了浩渺的宇宙,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无数同前辈一般坚守强国复兴一线的长者们,用毕生光阴捍卫着强国的信仰。那时,先生尚年少,报国烙心中,在前辈身上我领悟到了脚踏实地的真谛,年少奋发,一生为国。还有“献身国防,深藏功名”的黄培康前辈,教会我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是院士告诉我们,要趁年轻打好基础,将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党叫到哪儿就到哪儿”的无线电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张乃通院士,简单质朴的言语,就会让听者明白,做人之根本所在……

四个月的时间,通过“院士回母校——线上课堂”这一系列采访视频,我看到泱泱华夏复兴之路上,前辈们作为中国梦的造梦者和追梦者,倾其一生为吾辈树立榜样的漫长历程。而我们,新时代的承梦者,又当如何实现前辈们所期所盼?今天,我看看自己,看看前辈们的一生,我有了答案——心怀家国如前辈,奋发图强趁年少!

因为这些榜样,让我越来越有力量,一次又一次为我指引方向;因为读过这样令人动容的传记,我再也没有抱怨过周遭的不幸,多了些许宽容和原谅,我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和所学习的专业!我反思疫情期间的自己,我检讨疫后返校那段时间的自己,方才明白,于此之前,我根本不清楚究竟何为家?何为国?何为家国情怀?我根本没明白究竟谁为少年?何为年少?

今天,大学二年级的我,有了更为深刻的家国情怀和担当,鄱悟前辈们心中的家是“人民”,国为“国泰民安之中国”,家国情怀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天,即将二十岁的我,有了更为明确的梦想和目标,明白少年是“奋发向上无畏时光逝”的中国人,年少是“走出半生归来回首望”的无愧、无憾且随时准备挺身而出的心态!

今天,有着中国青年身份的我,脚踏实地在行动着,作为周围青年的榜样在行动!因为今天,我从院士们身上学会了真正的成长。

我相信自己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都会在未来的路上,时刻以在前路开疆拓土造梦想的前辈们为榜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不能同前辈们一般成为国之栋梁,也一定会向前辈学习,胸怀家国、奋发图强,努力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此文获得海南省教育厅关工委“院士回母校——线上课堂,重温经典”活动优秀征文一等奖)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魏嘉晴,安徽亳州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19级学生,学院关工委通讯报道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