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上学的早晨

 冬歌文苑 2021-02-03

 上学的早晨

池丽洪||福建

启明星还没回家,月亮姑姑在山后偷懒打旽,太阳公公刚刚起床,薄雾还未散去,早起的鸟儿却早已在屋顶上歌唱。为了赶路去五里外的学校上早自习,我便早早的起床了。一家人还住在老房子里,妈妈要比我更早地起来准备早饭和我带去学校的菜。家里没有多余的屋子,从小我就和阿嬷住,早起的她总是习惯站在阳台上,一边梳着头一边看着远处的田舍和山峦。

袅袅炊烟,陆陆续续从瓦房顶升起,又懒洋洋的飘散开来。阿嬷瞄了眼说:“今天又是个好天。”我总是问她为什么?她告诉我,烟是直的、天是蓝的、无云,说明今天没有风,肯定是个好天,适合晾晒东西,相反就不适合了。她们的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天气预报,靠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些看天吃饭的本领,早起看天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我家阿嬷更是个中好手。她不但会看天赶路和女人们的手工细活,更会男人们下田上山的体力活。她就是那个时代的女强人代表,带得了孩子、干得了农活、挣得了工分、踩得了高跷、唱得了“四句诗”、讲得了各种道理。特别是“四句诗”,带着莆仙山里特有的腔调,句句蕴含着人生道理,更是押韵上口。小时候,没少听她哼唱英台山伯的故事,更没少听她讲牛郎织女和种种精灵鬼怪的传说。天色渐明,我该吃早饭了,阿嬷也要忙活起来了,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家里总有一堆零零碎碎的事儿等着她。吃过饭,带着妈妈给我准备的一星期要吃的菜和米(家里离学校远,我是住校的,要带米去蒸饭)。她把我送到山头路口,邻居家的小孩周日的时候已经回校了,所以就我一个人走了,虽然心里挺害怕的,但还是装作不怕的样子边走边回头叫她回家去。直到我下了山走上了大路,远远望去,妈妈还在山头望着。

山路两旁草木葱葱,山里早晚温差大,草叶上凝着粒粒露水,我小心翼翼的提着裤脚走过,却还是被打湿了。因为上学早,上初一时我才十一岁,胆子小的很,路是小路,不大的山坡中却有不少的坟头,听多了阿嬷的鬼怪故事,下山,几乎都是提着一口气小跑的。一路跑下去,总会习惯的回头看看山坡顶那看不见的家,每回都会有惊喜。就像今天,因为是早春,每一座山上或多或少都会有雾,或浓或淡、或冉冉而上、或久久徘徊。青翠的山林就像一个娇羞的新嫁娘,盖着薄薄的白纱,眉眼含笑。而对面三座矮山更像是阿嬷和妈妈蒸的馒头刚出笼样子,热气腾腾。白雾青山相互衬托着天幕水洗的底布蓝,我仿佛误入了桃花源。早晨的空气中有着农家饭菜的香气,泥土的芬芳,有的还混合着山间草木的清香,用力吸一口,不小心就勾起了肚里的小馋虫,刺激着我的味蕾;山林里更是热闹得不像话,各种小鸟站在枝头吱吱喳喳的,像是在开晨会,又好像是在开嗓子,一声更比一声清亮,我离得好远都听得见;山脚下的人家,鸡鸭欢快的出笼,往屋外的小溪里扑腾而去,牛儿在屋舍边的田垅里悠闲地散着步;阿婶阿妈们或是端着猪食往圈里去,或是提着脏衣篮往溪边走。溪两岸更有放心不下的庄稼人早早就往地里去看护农作物。这美好景象就像是一幅画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经久不褪。

下山后是稍为宽敞的村道,可容一辆车子通过,却还是土路,偶有手扶拖拉机“突 突 突”地经过,一路尘土飞扬,但这一切影响不了我雀跃的心情。

时候不早了,晨光映照下的山村在身后远去,我一路哼着歌往学校赶。临近了,听见教室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一天的学习又开始了。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池丽洪,网名酸果池子,福建莆田人,文学爱好者,长于莆仙,喜江南,现居苏州,偶写文自娱。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