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看电影

 冬歌文苑 2021-02-03

看电影

 李志明||山东

看电影是小时候最向往的事情了,每当村子放露天电影时,就会早早的到放映的地方等着。有时搬块砖头或是石头之类的当座位,有时也会直接坐在地上。总之,小孩子都很少从家里自带座位的,有时也会站着看的。那时看电影可谓是万人空巷,整个村子大部分的人都会出来观看的。有时去早了,还帮着放映员挂银幕、固定音响,放映员手工倒胶片时,有时接过摇把倒几下,心里会高兴的不得了。

有一次邻村放电影,听说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下午还没放学,学校里就开始议论纷纷,据说影片非常好,内容非常精彩。那时,虽然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但对本村或是临近村庄什么时候放电影,却是了如指掌。那天一放学,就跑向放电影的地方,到了现场,电影已经开始放映,看到银幕上的人物影像,一下就懵了:原来影片是戏曲片。这是第一次见演员穿着这样的服装,还有也看不到演员的本色面目,也听不懂唱腔,总之,根本看不懂影片中的内容。只有坐在地上跟小朋友们议论演员的服装怎么是这个样子的,身上怎么带着这么多碍事的东西。也没有看出哪个是穆桂英,更看不出她的智谋与勇猛。

等电影放映结束,人们各自分散回家,路上碰上了从来不看电影的爷爷,我便上前问了一句:“爷爷,您也来看电影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好看吗?”没想到爷爷却说了句:“这是战洪州,不是大破天门阵。”“战洪州?这不是大破天门阵吗?”我赶紧向四周看了看,其他人都在几米开外,这下放心了,幸好没被别人听见。明明都在议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唯独爷爷说是战洪州,怕别人听见了笑话看不懂电影。这是第一次见爷爷看电影,也是唯一的一次。

第二天上学时,都在议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内容”,我也随着同学们议论,就是不敢提是《穆桂英大战洪州》,怕同学们笑话。那时候看电影,一般战斗故事片比较多,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还有彩色片《闪闪的红星》等等。“我是李向阳!”“高,实在是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些经典台词传颂了几十年。当时也看过现代京剧样板戏,但古装戏还是第一次见,根本看不懂是怎么一回事,以至于大破天门阵在学校里传颂了好几天。直到有一天,老师说起了前几天邻村放映的京剧片《穆桂英大战洪州》时,这才知道不是大破天门阵,而是战洪州。当天晚上就听爷爷说是战洪州的我,这才知道看不懂戏曲电影的是我们,爷爷才是懂戏曲、懂电影的。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杨家将》和《三国演义》的故事,也有很多狐仙的故事,后来有了电视机以后,才知道是《聊斋》里面的故事。最喜欢听的当属《封神演义》了,那时非常着迷,听了以后,有时第二天会到学校去卖弄的。在没有电视机以前,小孩子知道《封神演义》的非常少,都喜欢听的。再就是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了,“石猴出世”“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从小就非常喜欢听的。

长大以后,对戏曲虽然还是不太懂,但对《沙家浜》里面的“智斗”,还有《空城计》里面的一些唱段,还是挺感兴趣的。进入九十年代后,就很少看电影了,二十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二〇一七年春节期间,又踏进了久违的电影院,刚一进门,就有点懵圈了,就感觉落伍了:以前的影院能供上千人观看,而眼前的座椅只有一二百个,而且银幕和座椅的距离非常近,和以前的老影院布局完全不一样。等放映开始了,才真正地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效果,欣赏了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第一次享受到了3D盛宴。

转眼又有两三年没进电影院了,现在的豪华影院,伴有高科技的技术,有着非常好的影像效果。可有时候也总爱回忆一下以前坐在地上看露天电影时的情景,回忆一下那时看电影时的激动心情,回忆一下一场黑白电影万人空巷的时代。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志明,60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自幼喜欢阅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