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根

 新用户08956906 2021-02-03
lugen


止呕除烦,利尿解毒
芦根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头、芦通、華子根、芦芽根、芦柴根、芦菇根、顺江龙、苇子

性味:,性

归经:经。

适用体质:湿热体质

食材:

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用法用量: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除烦、解毒、利尿。

1.清泻肺热(肺热咳嗽证) 用治肺热、痰热咳嗽、咳痰黄稠及风热感冒咳嗽等,与金银花、桑叶等配伍,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2.清热生津(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用治气分热证所致的发 热、汗出、烦渴,常与麦冬汁、藕汁等药配伍,如五汁饮。若温热毒邪壅于肺胃之小儿痘疹,透发不畅者,可用芦根清肺胃,生津液,促使痘疹透发。本品入气分,功用缓和,无恋邪之弊,多作辅助药用。

3.清胃止呕(胃热口渴、呕逆) 用治胃热伤津之口渴多饮;或胃热上逆之呕逆。本品善清胃热,但功用较为平和。

4.祛痰排脓(肺痈吐脓) 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胸痛、痰涎腥臭等症,可配伍冬瓜仁、薏苡仁等同用,如苇茎汤。

5.利尿(湿热淋证,水肿) 用治湿热淋证及湿热水肿,多与其他利尿通淋药或利水退肿药同用。本品性善走下,功用较为平和。

芦苇的嫩茎称为苇茎或芦茎,其性能、功效、用量、用法皆与芦根相同,然其苇茎更长于清肺排脓,多用治肺痈。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现在的中药房多无苇茎供货,可用芦根取代。

芦根图片

芦根

芦根芦根芦根

相关疾病

芦根主治

主治热病烦渴、热淋涩痛、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哕等症;也可治疗肺热咳嗽、肺痈吐脓、小便短赤、吐血、衄血等症。

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内热消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与肺痈,并可用于热淋尿少和黄疽、麻疹、药物和食物中毒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急性胃炎等可辨证用之。

芦根现代药理研究

含有木聚糖等多种具免疫活性的多聚糖类化合物,并含有多聚糖、甜菜碱、天门冬酰胺及薏苡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芦根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及雌激素样作用,对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1.芦根有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对大鼠及小鼠有镇静作用,并能拮抗咖啡因的作用。在家兔的脑电图上,出现波幅增大、频率减少。
2.芦根有解热、镇痛作用。
3.芦根有抑制骨骼肌的作用。
4.芦根有松弛肠管平滑肌的作用。
5.芦根有抗菌作用。
6.芦根有抗氧化、镇吐、抗癌作用,还能溶解胆结石,并解鱼蟹、河豚所中的毒。

芦根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10~20g;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也可煎服。

芦根可泡茶,也可煮粥食用。泡茶饮用清热解表功能最为突出,还可治牙龈出血。

1、泡茶

将菊花6g,芦根20g(干)用水煎或开水沏后饮用,特别适用于风热型感冒。

2、煮粥

芦根20g,大米50g。芦根洗净,加水煮取汁备用。大米熬粥至八成熟时,倒入药汁至熟即可。可清热、除烦。

芦根禁忌

①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易伤阳气,可出现倦怠乏力、胃纳欠佳、大便溏泻等反应。

②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忌用。

③最大用量不可超过60g。

芦根选方

1.肾结石  

芦根60g,天花粉、苍术、车前子猪苓各30g,炙甘草15g,厚朴20g。水煎服,每日3~4次。邱火新以芦根排石汤共治疗肾结石180例,总有效率达94%。

2.慢性支气管炎痰热证

芦根15g,薏米20g,冬瓜子10g,桃仁8g,葶苈子6g,苦丁茶3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7日为1个疗程。陈松云等以自拟芦根葶茶饮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5例,总显效率达85.7%。

3.脓胸  

干芦根250g,以文火久煎2次,取药汁分次口服,疗程1~2个月,一般治疗10日即可见效。湛德刚共治疗6例患者,均获痊愈。

4.牙龈出血  

芦根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一般用药2~3日即可收显效。

5.治脾胃

芦根60g,麦冬90g,人参黄芪陈皮、竹茹各30g。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30g,加适量生姜煎汁,去渣,入蜜10g,生地黄汁18ml,再煎,分两次服,不拘时服。

6.治大叶性肺炎

芦根30g,麻黄3g,甘草6g,杏仁9g,石膏15g。水煎服,每日1次。

7.利尿消肿、解表发汗

芦根30g,薄荷5g。芦根、薄荷叶用清水洗净,芦根切成段。芦根先放入锅内,再放入适量清水,盖好锅盖,煎沸10分钟后,再将薄荷投入,片刻即成。

8.清热、除烦

芦根30g,大米50g。芦根洗净,加水煮取汁备用。大米熬粥至八成熟时,倒入药汁至熟即可。

芦根日常养生用法

清热,止呕——生芦根粥

粳米50克,芦根30克。将粳米淘净,芦根洗净。把芦根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1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粳米、芦根汁放入另一锅内,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至米烂成粥。

利尿消肿,解表发汗——芦根薄荷饮

芦根30克,薄荷5克。先将芦根、薄荷叶用清水洗净,芦根切成段。把煮锅洗净,放入适量清水,将芦根直接放入锅内,盖好锅盖,煎沸10分钟后,再将薄荷投入,片刻即成。取汁饮用。

益肾保肺,清肺养阴——芦根鱔鱼汤

鳝鱼500克,芦根30克,桑寄生60克,香油少许,盐3克。黄鳝去内脏,洗净,与芦根、桑寄生一同放入煲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0分钟,可用少许香油、盐调味。

芦根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味甘,寒。主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本草经疏》:芦根禀土之冲气,而有水之阴气,故味甘气寒而无不可开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火升胃热,则反胃呕逆,不下食,及噎哕不止,伤寒时疾,热甚则烦闷,下多亡阴,故泻利从多渴。孕妇血不足则心热。甘寒除热安胃,亦能下气,故悉主之也。简误:因寒霍乱作胀,因寒呕吐,勿服。


《本草备要》:泻热止呕。甘益胃,寒降火。治呕哕反胃,胃热火升,则呕逆食不下。《金匮》方:芦根煎服。消渴客热,伤寒内热,止小便数。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能解鱼蟹河豚毒。


《本草蒙筌》:味甘,气寒。无毒。解酒毒退热除烦,止呕哕开胃下食。食鱼蟹中毒即劫,怀胎孕发热即驱。

芦根药用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1~3米。根茎粗壮,匍匐。茎直立,中空,节上常有白粉。叶二裂式互生,具抱茎的叶鞘;叶片广披针形,长20~5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圆,平行脉。圆锥花序顶生,紫色或淡黄色,毛帚状,长10~40厘米,微向下垂;小穗线状披针形,有小花4~7朵。颖果长圆形。夏秋采根茎,用湿沙埋养备用或晒干。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河岸、池沼、路旁湿润处。

芦根选购储存

推荐相关穴位

推荐相关食材

芦根茶方

  • 橄榄芦根茶

    橄榄芦根茶

    功效作用:清热利咽,生津除烦。

  • 竹茹芦根姜茶

    竹茹芦根姜茶

    功效作用:凉血止血,清热镇痛。

  • 薄荷芦根花茶

    薄荷芦根花茶

    功效作用:清凉止渴,提神醒脑。适用于暑期心烦胸闷、津液干乏、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暑热症状。

芦根食疗方

芦根方剂

芦根偏方验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